古代殺頭並不是最可怕的刑罰

在古代人的眼中,充軍,流放都是很可怕的刑罰,他們對人的傷害不亞於僅次於死刑。充軍那種可怕的制度,使得他們認為還不如殺頭來的痛快 。如果是充軍帶給人們的多是因為牽連了太多人,那因為客死他鄉的悲哀。


古代殺頭並不是最可怕的刑罰

流放,顧名思義,就是將罪犯流放到邊緣地區,這些地方,可能普通人一輩子都不會去一次,前往一個醫療和交通環境都非常差的地方,基本上和走上沒有什麼區別了。中國古代人的思想觀念都非常深厚,都渴望在死後能夠回到故鄉安葬,但是一旦被流放,此生哪怕是生老病死,也只能是客死他鄉。再者,一旦離開了自己的親人朋友且沒有機會回到家鄉的情況下,就等於和他們斷絕了關係。他們此生榮也好,辱也罷,自己既沾不上光,也不會受牽連了。

古代殺頭並不是最可怕的刑罰

充軍,即被迫從軍,為軍隊效力。在明代,人們寧願去流放也不願去充軍。因為流放還有機會,甚至可以減刑;然而一旦被判去充軍,那就是一輩子都逃脫不了的事情,因為這是關於一個國家的大事,不能輕易改變的。最可怕的還有一種叫做永遠充軍,這意味著你死後你的親屬必須接替你的職位,以此遞推,生生不息。你以為你們家沒有後人就完了嗎,可惜那你同宗族或者有關係的人就要遭殃了,官府還是會派人來抓人填補空缺的,因此百姓苦不堪言。這些都因為在充軍名冊上你的名字依然還在,所以連帶你身邊的人也會受折磨。

後來經過幾個大臣屢次上書,屢次被拒,卻依然不放棄,堅持提議的情況下,皇帝最終同意了將已經絕戶的人從名冊上除去,可以不必在抓捕其他人來填補空缺。因此再這樣的情況下,充軍可能真的不如死刑來的痛快;後者給家人後代添了多少麻煩,而前者卻能夠一死了之。

古代殺頭並不是最可怕的刑罰

清代的時候流放和充軍逐漸成了一種刑罰,但好在清代,充軍和流放都是罪犯本人的事情,其餘的人得到了解放。

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下,被流放和被充軍還真的不如殺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