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一座大土堆,县志记载是荆轲墓,考古队赶到:是汉武帝的女儿

导读:荆轲是战国时期一名刺客,因为刺杀秦始皇嬴政而名垂天下。根据史书记载,荆轲刺杀秦始皇失败之后,在大殿之上被当场杀死,随后为了泄愤,秦始皇又下旨将他的尸体车裂。荆轲最后葬身在何处,已经无从考证,但在陕西关中一带,有很多荆轲墓。

其中最有名的应该是位于陕西省澄城县与黄龙县交界处的“介头庙”,相传荆轲的头颅就埋葬在里面。现在介头庙已经毁于战火,只留下一个大土堆。除此之外,在陕西蓝田县境内,相传也有一座荆轲墓……

陕西一座大土堆,县志记载是荆轲墓,考古队赶到:是汉武帝的女儿

陕西省蓝田华胥镇支家沟村,距离西安市区大概20公里,这里地处骊山南麓,南面与著名的白鹿原隔河相望,发源于骊山的红河流经村子注入灞河,在两河交汇的台地上,矗立着一座高大的覆斗状封土,高达 10 米。在封土的北面一千米的位置,还有一座山头状土丘,当地人称疙瘩庙。

在帝王陵墓多如牛毛的关中地区,这样大型的封土堆随处可见,往往下面埋葬的都是身份显赫的帝王将相、王公贵族。支家沟村的大土堆,世代相传墓主人就是当年刺杀秦始皇的荆轲,因为后人崇敬他的英勇无畏,前来祭拜的人络绎不绝,所以荆轲墓的封土就越堆越高。1994年修订的《蓝田县志》中记载:“华胥镇支家沟村战国大墓,墓主人为刺杀秦王的荆轲。”

陕西一座大土堆,县志记载是荆轲墓,考古队赶到:是汉武帝的女儿

九十年代,西安到商州的高速公路要从支家沟村通过,荆轲墓的位置是必经之路,在得到消息之后,陕西省考古队决定对大墓进行抢救性发掘。听说要挖掘著名刺客荆轲的陵墓,考古队员都非常兴奋,希望能够出土重要的文物,揭开众多的历史谜团。

可随着考古工作的进行,考古队员发现墓葬的形制和出土的文物,根本不是战国时期的东西,而带有明显的西汉时期的特征,最终考古队认定这是一座高等级的西汉大墓,并不是村民口中所说的荆轲墓。

陕西一座大土堆,县志记载是荆轲墓,考古队赶到:是汉武帝的女儿

虽然确定了古墓的年代,但为了弄清大墓的主人,考古队员继续进行挖掘。历经两千多年的大墓,历史上曾经多次被盗,在墓室中能够发现的盗洞就有5处,有盗洞的年代甚至出现在唐朝时期,而最近的一次盗墓行为则是在1996年之后,因为考古队员在一个盗洞中发现标注生产日期为1996年6月的矿泉水塑料瓶。即便如此,墓中还是出土的大量珍贵的文物,这为确定墓主人的身份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陕西一座大土堆,县志记载是荆轲墓,考古队赶到:是汉武帝的女儿

在出土的文物中,有很多是皇宫中只有皇帝才能使用的高等级随葬品,并且还发现刻有“元年右工”、“大官”、“胞人”、“内者令”、“共养省中”等铭文。通过翻阅史料,比对出土文物,考古队员将墓主人锁定在了汉武帝之女,汉昭帝之姐——鄂邑长公主身上。

《汉书·昭帝纪》中记载:“武帝崩,戊辰,太子即皇帝位,谒高庙。帝姊鄂邑公主益汤沐邑,为长公主,共养省中。”

陕西一座大土堆,县志记载是荆轲墓,考古队赶到:是汉武帝的女儿

汉武帝死后,年仅8岁的昭帝继位,作为姐姐鄂邑长公主被召进宫中负责照顾弟弟,因此成为昭帝早期政治舞台上一位显耀的人物。这也与墓中出土大量宫中禁物的情况相吻合。后来鄂邑长公主与权臣霍光不合,秘密参与燕王旦与左将军上官桀、桀子票骑将军安、御史大夫桑弘羊的谋反行为,被处死。

关于公主的葬地,在史书中也有记载:“长公主共养劳苦,复以蓝田益长公主汤沐邑。”公主死前的封地是在蓝田,根据汉朝时的制度,其死后应该归葬属地。这与支家沟大墓的位置也相吻合。

参考文献:《汉书》、《蓝田县志》、《大众考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