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園進軍農業,蓋房子+“務農”

碧桂園要搞農業了!

6 月 15 日,中國(國際)農業科技創新論壇暨碧桂園現代農業品牌發佈會在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碧桂園總部召開。

本次活動中,碧桂園集團創始人、董事局主席楊國強宣佈進軍現代農業。

碧桂園進軍農業,蓋房子+“務農”

早在今年3月,楊國強就對外透露,將通過進軍現代農業,參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這樣一家房地產界的大佬,不再專攻打拼 30 多年的房地產,忽然轉身做起農業文章,讓人心裡陡生疑問——

一問

房地產幹得好好的,為啥想起來搞農業?

房地產企業碧桂園忽然轉身鑽進農業圈兒,是不是有些突兀?

但楊國強另有一番感受。在其看來,這是時勢使然。他說:“十九大後,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要再延長 30 年,這 30 年是個好機會。中國農業發展整體還是比較落後,十九大提出鄉村振興計劃,我們能為這個做什麼?大家看到這幾年農民工工資提升得很快,越來越多的農民到城裡去打工。留在農村的農民如果沒有用聯合收割機,生產效率就會不高,收入水平也不高。”

“之前扶貧時,我看到一個農村 400 多人,只剩下 100 多人,有的房子塌了沒人理,長滿野草。這個村子旁邊有條很美的江,本該是個美麗的鄉村,很可惜。100 多人,就業、醫療、教育、文化都不具備,人太少,學校也不可能有了。我就想,碧桂園到了今天,有條件有責任去為鄉村振興做點什麼。”楊國強說。

當前,農民工的收入在不斷抬升,單個農民沒有太大意願去種田。一家一戶的碎片式耕種,不具備使用大型機械的條件,實現不了規模化經營,收入也上不去,高的一年也才 5000 元左右;而這幾年農民工工資上漲得很快,出來打工是 5 萬元/年。農民種糧收益和外出務工收入的“剪刀差”在不斷加大。大量農民進城務工,造成土地經營分散、閒置、流動性差,甚至拋荒。土地承包關係穩定後帶來的利益預期、規模化經營方面可發掘的空間潛力,正是碧桂園進入農業的契機。

碧桂園進軍農業,蓋房子+“務農”

碧桂園 2016 年就對農業進行了嘗試

進軍農業,茲事體大,事關企業的發展戰略。此舉絕非“趕時髦”“臨時起意”“心血來潮”等率性臆測所能解釋,而是與楊國強早年的經歷和碧桂園多年來的發展軌跡有關。

今年 63 歲的楊國強,系順德區北滘(jiao)鎮人,這個鼎鼎大名的中國首批特色小鎮,其實當年給楊國強的烙印是“窮得可怕”。這位 18 歲前幾乎未穿過鞋子的窮小子,即使如今“發達”了,依舊堅持離土不離鄉,未曾想過“挪個窩”,總部依舊設在北滘鎮。與之相似的,還有何享健和他的美的集團等一批業界諸侯。愛鄉重農,大概是曾經的“泥腿子”們共同的基因。

“40 年前我種田,40 年後我還是回去種田。”這些話楊國強反覆地說,已為碧桂園上下所熟知。

對碧桂園的發展脈絡稍加梳理即可發現,從最初奮戰一二線城市,到後來另闢蹊徑轉戰三四線城市,碧桂園的發展重心一直在戰略性地下沉。及至今日,碧桂園已在全國 25 個省、區、市的 700 餘城鎮佈局住宅項目,被業界公認為“三四線之王”。

視界決定境界。楊國強曾手書《碧桂園是什麼》,在這篇堪稱碧桂園發展綱領的長文中,楊國強寫道:“以 20 多年積累的城市建設經驗,積極發展科技小鎮項目,為科技創新打造好平臺,為產業振興營造生態圈。”這與自去年始全面開啟的鄉村振興戰略高度吻合。

楊國強的目光未曾遠離農業,今又重度聚焦。立志“務農”並登堂入室,楊國強心意已決。

二問

搞房地產行,搞農業憑什麼說自己行?

週期長、投入大、掙錢難,農業不好搞,關鍵在於痛點太多。資金、人才、質量安全……哪個問題都是痛點,哪個問題都需要系統的解決之道。

對於重重困難,碧桂園似乎不以為意。碧桂園有世界 500 強的口碑、有多年積蓄的實力、有一批高端人才、有好的銷售終端、有城鎮化的經驗、還有相當的資源整合能力,優勢很突出。

碧桂園進軍農業,蓋房子+“務農”

2017 年,碧桂園各項發展超出楊國強的預期。根據公開資料,碧桂園 2017 年銷售額達創紀錄的 5508 億元,比上年狂增 78.34%。相應的,2017 年,碧桂園躋身《財富》世界 500 強。根據業界發佈的 2017 年品牌報告,碧桂園品牌價值增至 345.59 億元。面對外界的鮮花和掌聲,2018 年 1 月 22 日,謙虛慣了的楊國強在 2018 年度首個工作會議上鼓勵 15 萬員工能夠“胸懷凌雲志,腳踏實地奮鬥”。

牛勢在延續。今年以來,碧桂園業績再出利好,前 4 個月銷售額達 2575.2 億元,持續領跑行業。在美國《福布斯》網站日前公佈的 2018 年度“全球上市公司 2000 強”中,碧桂園排名第 143 位,較去年大幅躍升 130 位。

在 2018 年的全國“兩會”上,身為政協委員的楊國強建議通過開展土地整理,將農村土地和不適宜居住的小村整理出來,撤除分戶而種的田埂溝壑,在增加耕地面積的同時,還可宜於規模化耕種,為大型農機具應用和農業生產率提升鋪路。

“為社會提供健康、安全、好吃、適價、實惠的食品。”這是楊國強的願景,也是其領導下的碧桂園進軍現代農業的動力。

楊國強深感銷售終端一直是農業發展的痛點,多年來也一直在尋求解決之道。為給市場提供又好又便宜的產品,碧桂園打造自有零售品牌——鳳凰優選。截止到 2018 年 6 月份,鳳凰優選已在廣州、寧波、武漢、常州等全國 30 餘個城市開設近 500 家店面,未來,鳳凰優選要發展到兩萬家店面。

碧桂園進軍農業,蓋房子+“務農”

另外,還有一個尚未廣而告之的自有品牌“碧鄉”,今年將推出“海南五色粽”等多種農產品,通過鳳凰優選旗下門店,向數百萬碧桂園業主直供農副產品。這兩個平臺將為碧桂園現代科技農業提供穩定的銷售渠道支撐。

浸淫房地產市場近 40 年,碧桂園自然積蓄了龐大的人力資源“蓄水池”,並在有意加碼。近年來碧桂園啟動了“千名博士計劃”,目前在職博士已超千人。

三問

碧桂園視野中的“現代農業”什麼樣?

房企事農,註定將引發“圍觀”。碧桂園如何演繹農業戲碼?

定位很關鍵。碧桂園農業將引入世界一流的現代農業科技和現代農業生產管理模式,採用“公司+農戶”發展模式,通過進軍現代農業助推鄉村振興戰略,建設農業博覽園,進軍先進農機業和種業,打造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

具體來說,碧桂園將發展規模化種養及食品加工業,選址無汙染土地、水源和優勢原產區;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農業發展,加快佈局農產品育種、生產、加工、物流、銷售於一體的農業全產業鏈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以銷定產,為社會提供健康、安全、好吃、適價、實惠的食品,與農民共享現代農業發展的利潤,引領、示範中國現代科技農業發展,讓人們感受到碧桂園“希望社會因我們的存在而變得更加美好”的企業理念。

楊國強一再說:“農民很辛苦,我們不要與農民爭利,不與中小企業爭利,我們與大企業合作共贏,要保證農民的收入,用現代化農業技術,不讓農民頭疼,同時保證他們的利益。”

在海南省東南部的陵水縣,碧桂園正在傾力建設重點設施農業項目。海南潤達基地是碧桂園設施農業的重點項目,是集熱帶特色農業、現代高效農業、生態科技農業、休閒觀光農業為一體的先行示範區。該項目採用鋼化玻璃大棚,引進國外全自動智能一體化包裝加工生產線,打造立體垂直種植系統,從而提高農產品的生產效率。

碧桂園農業的特色有三個,除了助推鄉村振興戰略、發展大農業,還將發展現代設施農業,包括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周邊佈局高科技設施農業。未來,碧桂園還打算進入機器人、人工智能領域,讓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

“碧桂園的根是農民。使命、責任、良心,這是碧桂園對精準扶貧鄉村振興的承諾,也是碧桂園立足農業的根本。”

其實對於碧桂園來說,看似是突然跨界轉戰農業市場,但實際上,碧桂園每年數千億房地產銷售額背後,手握強大的農業市場消費場景。碧桂園將農業視為未來的發展方向之一,不僅有著楊國強的家國情懷,“從農村來,回到農村去”,還同國家“鄉村振興戰略”不謀而合。而“鳳場”式養豬,寄託著楊國強的另一個夢想。

6月15日,世界500強企業碧桂園在廣東順德共同舉辦中國(國際)農業科技創新論壇暨碧桂園現代農業品牌發佈會,宣佈正式進軍現代農業,幫助農民增收,促進農村發展,助力鄉村振興。而根據發佈會上的消息顯示,碧桂園農業控股有限公司即將與“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以及開研資本有限公司合作,共同推動第三代雜交水稻的研究和推廣。毫無疑問,這是一個值得被記錄的時刻。

碧桂園進軍農業,蓋房子+“務農”

其實,在碧桂園2018年的首個工作會議上,楊老闆第一次對外透露想要轉戰農業。從農村來,再回到農村去。“40年前我種田,40年後我還是回去種田”。楊老闆也表示,未來會將更多的精力放在振興現代農業這件事情上,言語間充滿能量和堅定。

作為國內房地產行業第一梯隊的碧桂園,近年來在銷售表現上一直在超越自我,其均衡的區域佈局、物美價廉的剛需住宅產品定位、快速開發快速週轉的“雙快”模式,使其2017年業績躍升至房企銷售冠軍,成功登頂,成為行業龍頭。而更重要的是,碧桂園一直是一傢俱有家國情懷的企業,碧桂園創始人化身中國新型城鎮化進程的身體力行者。從房產商到教育扶貧再到投身農業,這家地產商的家國情懷毋庸置疑。

碧桂園進軍農業,蓋房子+“務農”

其實不難發現,曾經充滿熱鬧景象的農村,如今確是空蕩寂靜、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從農村湧入城市,曾經長滿農作物的田地大多荒蕪,剩下一些老人和小孩留守,大概只有在過年的時候才會有短暫的聚攏。而多數田地都被空置,無疑造成資源的浪費。碧桂園創始人楊國強認為,農村留不住人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城鄉發展的不平衡。如他所說,“農民種田可能一年才5000元,出來打工是5萬元,越來越多的農民到城裡去打工。留在農村的農民種田一年的收入比不上外出到城裡打工,而留在農村的農民沒有用聯合收割機,生產效率也不高,收入水平也不高。”

40年前我種田,40年後我還是會去種田

城鄉發展不平衡的問題早就引起關注,如頻頻曝出的“空巢老人”,又如膨脹的城市人口基數,無一不在反映著當前由於發展不平衡而帶來的一系列問題。即便在一二線城市的生存壓力下,大多數人抱怨之後還是繼續留下,相比農村,大城市無疑有著更好的生活配套以及更高的工資。總結就是,為了更好的生活。

實際上,當前城鄉發展不平衡的重要原因是缺資金、缺人才、缺機制,而像碧桂園這樣的企業剛好可以彌補這些缺陷。或許是農民出身,楊國強對於土地有著特別的感情。但同時也是企業家的敏銳,看到了中國農業的發展整體比較落後的問題。對此,他曾經有過一段感性的描述,“在天氣晴朗時,我們從飛機上看看中國大地,中國五千年農耕文明的痕跡還一覽無遺,那些農村星星點點。我20多天前去清遠扶貧,看到一個農村400多人,只剩下100多人,有的房子塌了沒人理,長滿野草,就像死城一樣。這個村子旁邊有條很美的江,這本就應該是個美麗農村,很可惜。100多人,就業、醫療、教育、文化都不具備,留守兒童、留守老人就在這裡出現。”

楊國強認為,碧桂園到了今天,有條件有責任去為鄉村振興做點什麼。其實,這一想法和國家的“鄉村振興戰略“不謀而合。國家的十九大首次提出“鄉村振興戰略”,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進一步落實“十九大”精神。提出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並推進農業供給結構改革、全面深化農村改革,推動農村各項事業全面發展的三方面進行了部署。

在十九大後,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要再延長30年,楊國強認為這30年是個好機會,無疑是助推現代農業發展的“定心丸”。據介紹,碧桂園農業將引入世界一流的農業生產技術、設備,採用公司+農戶發展模式,通過進軍現代農業助推鄉村振興戰略,建設農業博覽園,進軍先進農機業和種業,打造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身為全國政協委員的楊國強,所提交的提案也多是圍繞著鄉村振興展開。

實際上,面對農村“空心化”的局面,楊國強不再將重心放在鄉村配套的建設上,在他看來村民不會因為多了一些配套而返鄉。反之,發展鄉村產業才是重中之重。在確定發展產業的基調上,鄉村振興還應該解決這兩方面的問題,農村農業機械的的運用率太低以及農村人口就業問題。

1、 開展土地整理,在平原土地上應用和推廣聯合收割機。通過開展土地整理,將五千年小農經濟的農村土地、不適宜居住的小村整理出來,撤除分戶而種的田埂溝壑,使得農村耕地面積得到提升。同時規模化的農地集中,也為推廣應用聯合收割機等現代大型農業機械創造了條件,使得農業生產力提高,生產效率提升。

2、 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過程中,將平原上的農村人口集中到一兩萬人的綠色生態小鎮,有教育、就業、醫療、商業、文化和交通設施。在小鎮邊,建農產品深加工的工廠和其他一些沒有汙染的工廠,解決就業問題。這樣通過農業機械化提高生產力解放出來的勞動力,也可以就近在小鎮就業。從根本上實現農村人口的就地城鎮化,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的實現。

佈局現代農業,振興農村

對於碧桂園來說,看似是突然跨界轉戰農業市場,但實際上,碧桂園每年數千億房地產銷售額背後,手握強大的農業市場消費場景。實際上,早在2016年碧桂園就推出了鳳凰優選。除了“鄉村振興”,楊國強更是將自己的一個夢想裝入其中。楊國強欲在小鎮邊建農產品深加工廠,無疑可以為碧桂園的直供提供支撐。

有意思的是,網易有丁磊養豬,而碧桂園的“鳳凰優選”也會解鎖這一模式。更重要的是,鳳凰優選要在全世界範圍,找到沒有重金屬汙染、沒有農藥殘留、貨真價實的東西,不允許利潤超過1%,在工廠直接運到“鳳凰優選”。楊國強說,“我夢想在全國包括北京、上海、深圳、廣州開上萬家這樣的店鋪,將自己農業生產的東西和剛才說的600種產品提供給所有的人。”

而這意味著,要支撐起“鳳凰優選”需要有一個能夠持續提供健康農產品的地方,而鄉村振興、小鎮邊建農產品無疑可以幫助楊國強實現夢想。不難發現,如果整個鏈條打通了,鄉村振興-產業建設-農產品深加工廠-鳳凰優選,循環中既可以幫助農村振興,為農民帶去收入,還可以令更多人在“鳳凰優選”吃到健康的食品,這無疑是一個雙贏的局面,也是一個很美好的事情。

實際上,在碧桂園持續招聘農業專家的時候,同屬地產領域的恆大也宣佈成立恆大高科農業集團,未來10年將投入1000億元與中科院打造科研基地。不僅是碧桂園,包括恆大、萬達等多家房企都在佈局農業。

顯然房企比其他類型企業擁有更大的優勢,帶著資金、人才、經驗上場,恰好可以彌補城鄉發展的缺陷。

一直以來,碧桂園所創造的城鎮化、郊區化大盤模式,對解決中國住房的問題有著明顯的優勢。而碧桂園模式之所以成功,主要在於“高速度、精品質、低成本”。為了讓更多中小城市、小城鎮住上好房子,碧桂園近年提出了“好房子戰略”,進一步下沉到四五線城市以及鄉鎮。在這一點上來說,碧桂園比較其他房企有著更大的優勢。發佈會上還播放了“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錄製的視頻。袁隆平說,很高興碧桂園農業控股有限公司投資第三代雜交水稻的研究和發展,這個很了不起,這麼一個大企業,對我們第三代雜交水稻的發展會起關鍵性的作用。他還說,將盡快去廣州與碧桂園共同掛牌成立第三代雜交水稻研究中心。

作為與鄉村連接最為緊密的房企。碧桂園在鄉村振興、農業現代化的過程中,大有可為。而作為全球最大的房企掌門人,楊國強能夠放心迴歸田園,是基於目前碧桂園公司管治的成熟完善,以及對莫斌管理能力的充分信任。

發佈會上,碧桂園農業公司與內蒙古通遼市人民政府、農業農村部規劃設計研究院、廣東省農業科學研究院、華南農業大學、以色列Dagan Agriculture、荷蘭RijkZwaan公司、荷蘭Dalsem公司等地方政府、農業科學院校、國外現代農機企業、種業公司等合作單位,分批先後簽訂現代農業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碧桂園進軍農業,蓋房子+“務農”

今後,碧桂園將在項目當地黨委和政府指導下,引導零星農戶遷移,推動城鄉融合。在連片耕地整合後,發展規模化種養殖及食品加工業,無汙染土地、水源,優勢原產區。同時,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農業,加快佈局農產品育種、生產、加工、物流、銷售於一體的農業全產業鏈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與農民共享現代農業發展的利潤,引領中國現代科技農業發展。

“未來20年,最賺錢的行業不是做房地產,而是做農民!”

現在,不甘寂寞的房地產直接殺到農業,意欲融合發展,共同掘金。早前已有綠城、中糧等房企通過和農業科研機構、當地政府合作的方式,試水“農業+地產”的轉型模式。

上週,華潤置地攜手中國農科院下屬企業中環易達發佈了全新農業品牌:耕雨,並宣佈正式開始打造自己的田園綜合體。

在眾多產業嫁接模式中,綠色生態的“農業+地產”模式受到越來越多房企的關注。

碧桂園進軍農業,蓋房子+“務農”

為什麼這麼多房企都認為農業大有前途?

作為近幾年房企轉型的一個重要方向,越來越多房企看好地產和農業的融合,並從中衍生出農副產品銷售、文化和生態旅遊等多種盈利模式。目前看來,儘管“農業+地產”現在還處在探索階段,但其已經具備了至少兩個成功的關鍵因素:

一、符合大環境的發展趨勢,可以享受政策紅利

一直以來,國家都在大力開展城鄉建設、促進鄉鎮發展,並且不斷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

有了國家政策的扶持、當地政府的協助,房企在農業方面的開發,可以更好地發揮自身統籌規劃、市場化運營的優勢,不但能加快建設進度,提高週轉效率,還可以享受諸多政策紅利,比如爭取一定的扶持資金、拿地方面相對有利的優惠條件等等。

二、市場已經出現了嶄新的剛性需求

物質條件越豐富,人的消費需求也就越高。比如現在的很多客戶,不是為了解決住的問題買房,而是被居住的品質、體驗或者情懷打動。

很多城市都出現這樣的現象:居民們越來越喜歡購買安全、優質、新鮮的農副產品,也非常熱衷於到城郊採摘果蔬,親近自然。

大家都在追求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更加宜居的生活環境。被鋼筋水泥包圍的城市居民對農業、生態旅遊都有剛性消費需求,這是一個風口。

房企和農業、旅遊等領域融合可以更好的滿足這一需求。

碧桂園進軍農業,蓋房子+“務農”

“農業+地產”深度融合怎麼玩?

地產和農業的融合從涉及消費者的各個生活場景出發,可以抓住三個“先天優勢”:商業、社區和產業開發。具體來說,不但可以讓城市居民“走出去”體驗,還可以將農業作為一種業態體驗引入城市生活中來。

以華潤置地為例,其農業品牌“耕雨”就規劃了以“農業+商業”(農夫計劃)、“農業+社區”(農園計劃)、“農業+產業”(田園計劃)為立足點的三種不同的產品線,用創新的產品對傳統的農業生產、銷售和消費方法加以改進,也衍生出多種盈利模式。

一、農業+商業:商城、寫字樓屋頂的智能農場

利用日照充足、並且不干擾其他商業功能的屋頂進行農業活動。除了常見的蔬菜培育,屋頂農場還可以提供更多農耕體驗,例如親子農莊職業體驗、智慧農業科技體驗、集採即食體驗等等。這些體驗不但可以滿足客戶對農業的消費需求,也可寫字樓、商場帶來一種差異化的新戰略,通過情感體驗讓客戶的感受提升。

碧桂園進軍農業,蓋房子+“務農”

二、農業+社區:提高居民生活品質、增加社區交流

很多房企都曾將農田引入社區,比如萬科的一米菜園。作為住宅配套、物業增值服務,農業進社區,可以提高居民生活品質,增進社區交流。小徑灣社群農園是華潤置地“農園計劃”的落地項目,將在社區內引入農場、自然學校、生態餐廳等。把客群鎖定在高檔社區居民、家庭,健康生活、品質生活追隨者以及慕名而來的遊客。

碧桂園進軍農業,蓋房子+“務農”

社群農園的盈利主要來自產銷、深度體驗、自然教育等手段的結合,具體可以通過農產品銷售、深加工產品製作銷售、社區餐飲、社區商超、中央廚房體驗、場地租賃、遊客門票、住宿等多個項目實現。

三、農業+產業:打造田園社區引入城市消費人群

以現代科技打造高效農業生產系統,同時做好相關的生活配套服務設施,打造田園生活社區與田園教育社區;並利用當地農業資源打造養生體驗中心、田園綜合體,設置綠色休閒體驗活動。

碧桂園進軍農業,蓋房子+“務農”

田園計劃的盈利方式主要是農產品銷售、深加工產品銷售、租賃、銷售、招商運營、土地溢價、品牌溢價、觀光門票、住宿、餐飲、產銷、體驗、娛樂等。據瞭解,華潤置地的“田園計劃”將落地惠州羅浮山耕雨小鎮。

碧桂園進軍農業,蓋房子+“務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