紋飾中深藏的奧祕,搞金銀器收藏,這些知識必須懂

金銀器收藏一直是民間收藏的一個重要門類。形形色色的金銀製品有不少都是代代家傳之寶。但是金器不同於青銅器和鐵器,它不易腐蝕,從皮色及氧化程度不容易分辨時代。所以,金器藏品只有從造型及紋飾的特徵來推斷真偽、年代。

紋飾中深藏的奧秘,搞金銀器收藏,這些知識必須懂

古代金銀器的紋飾也有規律可循。商周早期的金銀器素面較多,見出當時的工藝技術和美意識尚處於初級階段。至春秋戰國時期,紋飾開始有了複雜豐富的變化。蟠螭紋、雲雷紋,獸面紋開始出現。至秦漢尤其是漢代,盤龍紋、雲龍紋、花葉紋、波折紋、弦紋等大行於世。這和春秋戰國及秦漢青銅器與石刻的美術方法即“固定圖案重複連續”的特徵十分吻合。

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輸入中土,各種具有佛教意味的忍冬紋、蓮花紋、聯珠紋、瑞鳥圖形化生童子與飛天圖形,在金銀器匠作中屢有出現。至隋唐宋元以降,動物植物圖案與特定的畫飾如童子嬉戲、舞馬銜杯、伎樂音舞、騎射狩獵乃至花卉瓜果、鳥獸蟲魚、人物故事、亭臺樓閣等大行其道;一般圖案紋飾反而退為其次,而主題題材如寫實的歷史典故和特定的花果鳥獸題材崛起成為風尚。這顯然是由魏晉唐宋以來繪畫高度發達造型日趨豐富的藝術趨向與背景所決定的。

紋飾中深藏的奧秘,搞金銀器收藏,這些知識必須懂

明清時期,金銀器的美飾又趨於中和兼容,既有云龍雲鶴紋,飛鳳祥雲紋的圖案方法,又有象徵寓意吉祥的雙龍戲珠、折枝牡丹、飛鳥逐花、魚躍嬉水等等,當然也有更寫實的人物歷史故事圖飾。值得特別提出的,是元明清時的金銀器開始有了考究的鑲嵌工藝,鑲嵌紅寶石藍寶石綠寶石;鑲嵌珍珠瑪瑙,還有金錯銀,銀錯金,最極端的例子,是在金器上竟然鑲嵌整座玉雕佛像,可謂登峰造極。

古代黃金中的銀、銅、鐵含量偏多。含銀越多越呈淡黃色;含銅者呈淡黃色,且稍微發綠,若入土時間偏長則會呈慄黃色;金中含鐵偏多者一般呈玫瑰紅色。時下,古玩商大多依據“七青、八黃、九五赤”的口訣來識別古金器的成色。

鑑別金器的成色還可通過以下方法:金密度比普通金屬大,放在掌心掂試有沉重感;笨大而輕飄的金器皆為贗品。用兩根金條相擊,含金量為99.9以上的黃金多無響音;摻有銀質的有聲無音;含銅質偏多的會有長音。成色高的黃金體質較柔,成色低的黃金體質偏硬。金含銀者硬,金含銅者更硬。而銀器的鑑定一般會根據器物的造型、紋飾和氧化程度來進行判斷。

紋飾中深藏的奧秘,搞金銀器收藏,這些知識必須懂

此外,對金銀器的保管收藏要注意:1。減少酸鹼等對鍍層的損害。由於空氣、食物中含有的硫化氫和硫化物易使銀器變黑,使用後應儘早用溫水加洗潔精清洗(清洗時切忌用漂白粉、去汙粉等化學藥劑),洗後用柔軟的棉布擦乾;2。存放時應用布或紙包好,然後分開存放在乾燥而不含硫與煙氣的地方;3。長期使用後,如果金銀器表面氧化,可將洗淨的金銀器浸入加有鋁箔或鋁片、溫度約78℃的鹽水或蘇打水中1-3分鐘,然後用海綿或純棉布塗上光亮劑乾擦。好的光亮劑可形成一層透明的保護膜;4。如器物出現斑點,可先用浸醋的布擦塗,然後清潔擦乾,或用切成一半的洋蔥蘸糖擦拭後洗淨晾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