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业利润暴增12.4倍,别高兴太早,担忧还在后面!

采矿业利润暴增12.4倍,别高兴太早,担忧还在后面!

9月23上午, 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在2017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开幕式上表示,国内矿产品生产开始回暖,主要矿产品产量增速回升,全国采矿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2.4倍,企业效益明显好转。

而中国矿业联合会副会长、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景河也对矿业数据做了简要分析,得出一个令人警醒、迎面近似“一泼冷水”的结论:矿业是中国所有行业中表现最差的行业!并对中国矿业形式隐隐担忧!陈景河认为,一个没有持续资金关注和重视度的行业其发展前景是非常堪忧的。

采矿业利润暴增12.4倍,别高兴太早,担忧还在后面!

中国矿业目前面临的形势

还比较严峻

看到2016年中国企业联合会发布中国企业500强的数据,陈景河很是吃惊,2016年下半年,矿产品价格有较大幅度反弹。但是从2017年中国500强企业发展报告看, 500强里43家企业亏损,其中矿业企业有30家,占70%。煤炭12家、钢铁8家、有色金属10家。

进一步分析发现,在10家规模以上有色金属企业(包括黄金企业)中,2016年营业收入达到1.2万亿,资产总额2.4万亿,盈亏对冲以后却亏损122亿,净收益率是-4.96%。这还是去年行业回暖背景下的,亏损面达到62.5%。矿业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是89.88%,这在工业企业中是比较高的。2016年,矿业企业的销售净利率、资产利润率、净资产利润率均为负数,与其他行业形成鲜明对比。

陈景河表示,中国矿业是工业企业中面临形势最严峻的一个行业。

陈景河说,尽管去年下半年和今年上半年矿业市场有一定的恢复,很多矿产品价格涨了很多,但是本质上并没有多大改变。因为现在供给侧改革有政策的特点,就像煤炭,供应过剩10%,假设减掉20%,市场紧缺10%,价格就会暴涨,但产能并不会实质性的减少,在国内产能紧缺的情况下,很快就会有海外产能替补进来。

“中国基本金属消费接近全球一半,应该说已经到顶了,还能指望价格再怎么涨?前几年矿产品价格一降,很多矿产勘探项目停止了,新开发的项目也减少许多。”陈景河说,矿业行业目前的这种状态,还是非常令人担忧的。


“矿业是所有行业里表现最差的一个。”

陈景河说,矿业行业有几个特点,比如矿业项目投资周期非常长,有的甚至几十年,不确定性非常大。无论从地质勘查还是从资源开发上讲,矿业已经成为风险最大、最艰苦、又最不赚钱的行业。


“资本的天性是趋利的,以目前矿业的盈利水平,是很难得到资金青睐的。”陈景河认为,一个没有持续资金关注和重视度的行业其发展前景是非常堪忧的。

去产能和环保压力下的采矿业

2016年矿业市场的不景气造成了矿业投资的大幅下降。从管理的角度,探矿权和采矿权双双减少,地质勘查投入连续四年下降,固定资产投资连续三年下降,去年也是同比下降了20%。在开发利用方面,今年上半年有所止跌回稳的态势,到今年7月份之前由于矿产品市有所好转,固定资产投资有增速、有明显止跌的势头。


中国工程院院士古德生说,中国矿产的情况是大矿床少、中小矿多,在整个金属矿山中,小矿山大概占83%,是制约我国金属矿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安全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很多是来自于中小矿山。现在安全问题、生态环境问题大家都很重视,要搞绿色开发,但是很多问题都出在中小矿山。所以对中小矿山“多、小、散”矿群的开发,走节约化是必要的,只有这条路才会有现代化,否则就没有现代化的未来。

此前,国土部等六部门印发了《绿色矿山发展指导意见》,提出了综合利用好优先配置矿业权、优先给予支持。另外在其他方面,对于采石取土成片连片的地方,依法依规进行矿产资源整合,增加可开采资源量。

今年7月17日,国土资源部印发《自然保护区内矿业权清理工作方案》

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重点,对行政区域内各类保护区禁止矿产资源勘查开采范围的矿业权(不含放射性矿种)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分类梳理、系统分析,系统性开展各类保护区内矿业权清理工作,确保新设矿业权不再进入自然保护区。

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副秘书长马增风在前述矿业大会上说, 在矿山中最头疼的就是“散小乱污”,这些企业集散度比较低,小矿山占比比较大。今年国家对环保力度非常大,体现了国家对他检查的力度。总的来看,国土、安检环保等部门,不断加大生态、环保、安全执法督查里,对矿山生产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伴随着各项改革任务的落实和执行督查监管到位,国内矿山进入了创新发展的新阶段。

政府应从政策上给矿企松绑


“我国目前的矿业法律法规已经不适应经济环境,影响市场主体作用的发挥。”陈景河建议,对那些不合时宜的矿业政策需做适当的修订。目前很多法规,特别是一些涉矿规定,都是在过去近十年的矿业超级周期形成的。在前些年矿业权市场交易中,只要有一个矿权,就算是什么工作都没做,也可以招拍挂。在此期间,确实有一批人在中国矿业市场赚了很多钱。

“找矿不像炒地皮,过去如果拿到一块地,等房地产大涨时,地产商当然会赚很多钱。而地质找矿不同,弄到最后说不定什么也没有。”陈景河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尽管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打补丁”的制度,但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现在是在矿业低迷时期,矿业的这种政策确实是有很大问题的。

“此外,办证难、交易难、退出难是国内矿业面临的普遍问题。”陈景河说,没有活跃和透明的矿业市场,矿业行业的衰退指日可待;因此,急需相关部门简政放权,充分释放活力。

“当前矿业法规缺失保护地质勘查及开发投资者权益的条款。”陈景河表示,目前的地质勘查和矿业开发基本是由企业出资,如何保护勘查开发成果的“财产权”迫在眉睫。

“矿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涉及国家资源安全,但目前我国的矿业政策对矿业行业不够友好。”陈景河认为,政府应该高度关注矿业企业目前承担的困难,修订一些不适合矿业市场的法规。除了环保和安全务必从严要求之外,其他方面应该给矿业企业松绑,不应该设置那么多的要求。

陈景河表示,矿业企业本身也必须严格自律,尤其是在安全环保方面是不可逾越的红线,如果这方面不能保证的话,还是不要做这个行业。

陈景河呼吁和建议

一是政府部门要高度关注矿业行业目前的困难和问题,对不适合矿业市场法规作适当修改;除环保安全务必从严要求外,其他都应给矿业企业松绑;


二要高度重视地质勘查与矿业开发投资者的权益保护

,没有市场的认同和资本亲睐,矿业行业的全面萎缩并非危言耸听。


三是矿业企业必须自律,尤其在安全环保方面,这是矿业企业不可逾越的红线。


四是行业协会应多了解基层情况,为行业解决困难和问题鼓与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