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不再對其“兜底” 政信類信託收益率逼近10%

政府不再对其“兜底” 政信类信托收益率逼近10%

在嚴監管、去槓桿的宏觀背景之下,信託業增速放緩已是不爭的事實。6月20日,中國信託業協會發布2018年一季度行業數據顯示,全國68家信託公司受託資產規模為25.61萬億元,較2017年四季度末下降2.41%,為近兩年來首次負增長。同時,5月末政信信託餘額為1592.60億,相比上年同期下降近三成,但政信信託產品收益率卻快速躥升。在5月新發行的政信信託產品中,已經不乏預期收益率超過9%的產品,且不少產品一經發行便被“秒殺”。

政信信託收益率逼近10%

事實上,政信類信託產品因有地方政府“背書”,一直受到投資者的追捧。

政信信託是指信託公司與各級政府在基礎設施、民生工程等領域開展的合作業務。政信合作類信託的融資方一般是政府的各類融資平臺,政府融資平臺負責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城市開發等,這類信託產品最大的特點是融資主體相對比較有實力,且地方政府對還款做出承諾或直接以地方政府的債權收益權作為融資標的。

“從以上投資者所投資的兩個項目來看,如果它們在名單目錄裡面,說明其造血能力可能就一般,貴州和成都的政府負債率和償債風險都比較高,而平臺類項目要在兩年內就通過自己造血很難,所以基於宏觀、微觀和當下的金融環境,我對於政信項目是不看好的,它主要的風險來自於流動性。”上述資深信託經理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據上述投資者反映,她是通過第三方理財平臺購買的上述兩款信託計劃,除了9.2%的收益率之外,第三方平臺還額外返給她1.4%的渠道費,但這些並沒有體現在合同裡。

“這明顯屬於不正規的高息攬儲手段,也就是說,我以4%看似沒有什麼優勢的利息去攬儲,但是同時又通過融資企業找來的第三方額外再補4%的利息,加起來就高達8%,但第三方給的利息是不體現在法律文書裡的。不放在正規合同裡的收益都是有貓膩的,比如是否涉及到避稅或者不正當高息攬儲等。”上述資深信託經理表示。

政信信託不再政府“兜底”

在被問到為何會選擇政信信託產品時,上述投資者表示:“不相信政府還能相信誰?”

事實上,由於隱含政府信用的關係,政信類信託項目一直被認為是安全性較高的產品,2012-2013年,政信類信託實現爆發式增長。但自2014年國務院發佈《關於加強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的意見》(“43號文”)之後,中央對地方政府債務問題的規範力度就已持續加大。僅2017年以來,財政部就曾出臺“50號文”“87號文”等多個文件,著重強調地方政府違規擔保、以政府購買服務名義違法違規融資等問題。出具政府承諾函承諾保本付息、出具人大決議將債務納入政府預算、承諾回購信託股權等行為,均屬於地方政府違規舉債或違規擔保。

而自2017年開始,地方政府被問責、信託公司被點名的聯動監管就已啟動。2017年12月23日,審計署公佈了《財政部關於堅決制止地方政府違法違規舉債遏制隱性債務增量情況的報告》。該報告提及,對於遏制隱性債務增量,財政部從地方政府、金融機構和中央企業三個層面下手。

從信託公司層面來看,此前,山東信託因“部分政府融資平臺業務由地方政府變相提供擔保”的違法案由,被山東銀監局予以處罰。國通信託也因“在設立信託計劃時,未對部分委託人是否為合格投資者進行嚴格資格審查;在信託業務經營中,違規接收了地方政府部門提供的承諾函”,被湖北銀監局罰款70萬元。

從地方政府層面來看,2017年12月22日,財政部通報《江蘇省嚴肅處理部分市縣違法違規舉債擔保問題及時防範化解地方債務風險》,顯示江蘇8個設區市的15個縣(市、區)共32個項目,涉及地方政府及其所屬部門通過信託或資產管理計劃等方式違法違規舉債擔保問題,江蘇對負有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共計57人給予了不同程度的處分。同時,財政部通報《貴州省處理部分市縣違法違規舉債擔保問題嚴肅財經紀律》,顯示貴州4個設區市的5個縣(市、區)的相關負責人受到不同處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