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路上我们为您护航——快高考了,我还总是难受怎么办?

孩子的精神看起来不太好,父母也是满面愁容,我先问了她的就医经历和诊断后,开始对她的情绪、想法以及应对方式做询问及评估,然后又了解了孩子和父母的关系以及父母的教养方式和期待。在收集足够的信息之后,我对孩子无原因的肚子疼有了大致的推断。我发现:孩子成绩本来不错,对自己的期待也很高,甚至在她的内心有一个想要让高考成为她发挥最好的一次考试的打算;但是一个多月前的模拟考,她的成绩还不如平时,这让来访者心里有点慌,她开始寻找原因,越找越发现自己对知识的掌握还有很多欠缺,可是高考眼看着就到了,现在还来得及吗?她甚至没敢表露太多让父母知道,因为这次模拟考成绩一出来,他们立刻就不淡定了,以后几天家里气氛都不好,这样一来,她更不敢让父母知道自己还有很多没有掌握好的知识点,不然,他们非崩溃了不可。可是,心里的着急无法化解,刚开始是下课想到的时候会有点胃难受,后来上课也开始难受,不仅是胃,好像肚子整个都不舒服,她很担心这样会影响学习,结果越担心越厉害,最后连学校都没法去了。

孩子在家待着会好一些,一到学校就不行了,参加考试更是难上加难,她的心里也很着急,但是又无能为力,似乎完全被症状左右。不过,当身体不适的症状出现之后,父母对学习的关注似乎少了一些,但是带着她不断就医,还是希望她赶紧好起来去上学,能够参加考试。当我询问她对于高考的期待和看法时,发现孩子对于模拟考试的成绩耿耿于怀,觉得离高考越来越近了自己怎么还能“失败”,怎么还能有那么多东西不会!上高考考场应该是把知识掌握的八九不离十才可以。“如果高考失败,那就完了”。

当这些念头总是出现无法摆脱时,这些孩子就自发地形成了一种方法,那就是生病。可以不允许我犯错,可以不允许我无能,但是不可以不允许我生病。生病可以间接地表达情绪,生病的潜台词是:“我真的承受不住了,我都生病了。”生病还可以用做消极的反抗,你要我做违心的或是做不到的事情,我不敢不做,但是我可以生病,这样我就可以理所当然地不做了。生病的人不是故意这样做的,不是装出来的,是真的疼,真的难受。但是人是有所谓潜意识的,潜意识会做什么,即使是这个人自己也并不总是知道。潜意识还有一个功能,就是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身体,在它认为必要的时候,它就会让身体生病。

生病了,就间接的表达了自己的辛苦、愤怒;

生病了,就允许了自己无能为力;

生病了,就允许自己表现不好;

生病了,就可以让别人内疚,开始关注我这个人而不仅仅是成绩;

于是,他们的潜意识就会让他们生病。越重的病,越有效果。

对于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首先,考生和家长需要了解到:其实考试本身是包含一些运气成分在其中的,出题者只会在庞大的题库中选择一部分作为题目,即使有考试大纲限定了范围,仍然有可能出现复习到了却没考到的情况。而高考考察的知识体系尤其庞大,即使完全掌握有可能,也只是很少一部分人能达成的“神话”,大部分考生无法完全掌握,所以高考的成绩高低实际上取决于你是否把自己掌握的都发挥出来了?!换言之,希望我们能力范畴之外的部分也发挥出色是一个贪心的想法。高考不是考意愿,想考好的意愿越强烈成绩越高?这只是一个安慰自己的想法而已。实实在在的复习,把现在已经掌握的在考场上发挥好就是最棒的了。

其次,考生本人和家长都要允许孩子有“表现不好”的时候,成绩有起有伏,才能更多的提醒考生欠缺或者不扎实的部分是什么然后尽力查漏补缺即可。在高考到来之前,每次考试都要进步,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压力,考生所承担的压力已经足够大,不用再额外增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