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說《水滸傳》的三觀不正?

夙夢唯惜

《水滸傳》這本書,少年時讀的有意思,課本上也說是一本講述宋朝農民起義,各路英雄替天行道的故事。後來再看,滿書看不到幾個英雄,更多的是滿滿的戾氣和殺虐之氣。實事求是的來說,水滸裡面進步開明的地方不多,作者也沒有明瞭的表達某種特定思想,更多的就是在以旁觀者的角度描述水滸108將的個人個事,即使是梁山好漢裡面,每個人的思想步調也不盡相同,有的甚至南轅北轍,正因為如此,也給了後世讀者很大的討論空間。按照最後事件發展的進程來說,水滸也許不符合我們現在人的三觀,但是應該符合當時古人的主流思想觀念。

其實看一下作者施耐庵的人物生平,也許可以知道為啥《水滸傳》裡戾氣那麼重。施耐庵生活在元朝,還中過進士,可以說是當時社會的佼佼者。但是元朝很不太平,反抗元朝的聲音從來沒有斷過,到了元末,天下大亂,各路英雄並起,戰火四起,這個過程中殺人越貨,燒殺搶掠司空見慣,甚至吃人喝血都不少見。施耐庵見證了那麼多戰禍,寫起來殺人吃人的事當然稀鬆平常了。所以在《水滸傳》裡,頗多濫殺無辜的場景,至於吃人肉這事就跟吃個豬頭肉那麼簡單,看書裡描寫,孫二孃、朱貴、李逵、燕順等等皆有詳細吃人肉的描寫,如果仔細看這些,真的容易引起人的不適。

《水滸傳》如果說核心思想,就是土匪起家做大,直到被招安功成名就。書中的核心人物宋江、吳用等人,由於才能有限,知識水平不高,如果按部就班一輩子也別想進入真正的體制內,像宋江只是個押司,九品芝麻官都算不上,吳用是個窮教書匠,想要功名更是沒門。但是上了梁山做土匪就不同了,這兩人居然做了梁山的統領,而且確實有一套,梁山越做越大,大到連朝廷都要重視起來了。於是一番周折,梁山好漢皆被招安,宋江、吳用等人也終於有了夢寐以求的功名。

有人說,水滸好漢裡有人反對招安啊,比如武松、魯智深等等。可是他們反對歸反對,也沒有見他們真的退出,頂多也就是表達一下不滿罷了。而後到了攻打方臘的時候,該上戰場殺敵就殺敵,也沒有絲毫退縮。而大部分人對於招安都是欣然接受的,畢竟有些人開篇只是個無業遊民甚至土匪,一下子有了名分,成了公家人,高興還來不及呢,而還有一大批本來就是體制內的或者是良民,被宋江吳用等人坑蒙拐騙來的,現在可以迴歸,當然更是高興。

水滸裡的核心人物宋江一生就是為了功名,最後被朝廷奸臣毒殺心心念的還是功名獲得的名聲,為了保全這個名聲,他寧願殺害可能對他名聲有損的李逵。古語有云:萬般皆下品 惟有讀書高。這裡讀書高可不是因為讀書本身,而是隻有讀好書才有可能獲得功名。從宋江最後的結局來看,水滸的核心還是迴歸到了功名身上。這種思想,最終導致了梁山好漢的覆滅。但是這種思想成就了主要人物宋江,宋江雖然最後死於非命,卻實現了自己心願,一輩子也沒什麼遺憾了。

水滸裡也不乏一些看淡功名,活得明白的人,比如魯智深、武松、燕青、李俊等少數人。在攻打方臘勝利在望的時候離開了梁山,既不失義氣,也保全了自己,這些人結局都還不錯,所謂各人有各命吧。如果施耐庵把《水滸傳》裡每個人結局都寫的類似,那就不會是四大名著之一了。



一覽眾河小

《水滸傳》原著之外,有一本清代人寫的《蕩寇志》,這部長篇小說立場與《水滸傳》完全不同,是以仇視以宋江為首的梁山泊起義的角度,是把他們當作賊寇來寫的。

有人說水滸三觀不正,我們且來分析一下,這三觀不正體現在什麼地方。

《水滸傳》裡梁山好漢眾多,單是有名有姓的,就有一百零八位之多,那麼他們當中果真都是好漢嗎?

以李逵為例,他的性格魯莽,做事莽撞,幾乎他和誰在一起誰就會倒黴。李逵固然有他可愛的一面,可是他在濫殺無辜方面,做得很絕決。比如他殺小衙內,殺扈三娘全家,他在賭場上翻臉不認人,搶起銀子很彪悍;他吃飯時不高興,會把湯潑在小二的臉上;江州劫法場時,他的作法是排頭砍過去,一時間殺了不少無辜百姓。

李逵喜歡說的是“只要我殺得痛快”!殺人帶來如此快感,放在如今,應當是活脫脫的恐怖分子吧?所以,這樣的李逵被稱為好漢,是讓人質疑的。

《水滸傳》中最經典的智囊橋段,要數“智劫生辰綱”,他們搶的是梁中書進貢上面的寶物,號稱“民脂民膏”,他們為了對付負責押運的楊志,用了不少計謀,可是最後搶的來的錢財被晁蓋一夥瓜分,多用在賭博等去處,對當地百姓有什麼好處並沒看出來,這明顯只是打家劫舍,算不得替天行道或劫富濟貧。

再說打虎英雄武松,他的濫殺程度最甚,如果他殺王婆和潘金蓮,斬西門慶尚在為兄報仇,他後來的做法就差強人意了。他殺王道士時,就大開殺戒,連無辜的小道士都不放過,小道士只是用來祭刀之用的。包括後來血濺鴛鴦樓,武松也是殺贓官之餘,連帶結果了不少無辜者的性命。

這種濫殺的確讓人有觸目驚心之感。

作者寫的痛快,所謂英雄豪傑殺得痛快,那讀者呢,都能接受這種殺戮行為嗎?

我們再來說《水滸傳》的主題,是“官逼民反”,但是從眾英雄豪傑上梁山的原因上看,真正被逼上梁山的有林沖等人,但是很多所謂英雄,是因為揹負命案或是當地混不下去了,才不得不到梁山泊落草為寇的。

所以,《水滸傳》中英雄們有他們壯舉,可是,有些三觀不正的成分存在,有人提出不同看法,也屬正常。


蘭闍讀書

說《水滸傳》三觀不正?

從細節上看,這些強盜都不是善類。不少文章說魯知深是個真英雄,這個筆者贊同。其實魯知深雖然沒有爛殺的劣跡,但是他大鬧五臺山,酗酒吃狗肉,推倒四大天王像,狂揍眾和尚,這也是很出格的。連魯智深都這麼出格,梁山上還有好人嗎?都是殺人放火的強盜,哪有好人呢?說什麼三觀不正,有沒有三觀還得兩說著呢。

從整體上看,《水滸傳》自晁蓋死後,打出的旗號是“替天行道”,改聚議廳為“忠義廳”,最後還被朝庭招安了,這說明作者是想把這些在體制外胡作非為的強盜們,納入到體制內來,併為朝庭立功,封妻廕子,把不正的三觀正過來,宋江就是最具典型意義的代表。

然而,朝庭並不容他們,體制內沒有他們真正的、可以安身立命的位置,想正三觀不讓你正,正了也不承認,只有死路一條,因為你當過強盜,強盜豈可立於廟堂?

所以,《水滸傳》告訴人們,千萬別去當強盜,當強盜絕無好下埸。當了強盜,千萬別投降,投降了仍然是強盜。造反就要造反到底,如果成功了,三觀正不正不是完全由自己來書寫嗎!




王寶山10

看水滸傳,其實就是自己在看自己的內心罷了 ,書是死的,人是活的。每一個人,有不同的經歷,不同的身份,不同階級,不同的教育水平,都會有不同的感悟,至於你說三觀正不正其實,一點不重要。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都要自己去發掘,你沒有到那個水平,別人說什麼也沒有用。 水滸裡高逑,說了一句名言,其實很多人都不注意,都覺得高逑不過是壞人罷了。他說了句,我一定要做殺人不犯法的人,他做到了。那就是本事。 水滸裡英雄大家都喜歡的魯智深,大碗喝酒,大塊吃肉,佛就在他心中。

武松這個人物很多人說他殺人如麻,又說他如何如何,其實他們沒看到,武松就是英雄,敢作敢為,恩怨分明,做事不拖泥帶水,最後單臂擒方臘,何等英雄氣概。

大家最不喜歡的就是宋江,其實你們沒有發掘,宋江如果真的像你們說的假仁假義,那麼多人會對他死心塌地的嗎?宋江是個義薄雲天之人,沒有錯,手上錢,還大方。做事思路緊密,內心有理想。捨身救晁蓋等7人,是拼了命去做的。他對李逵一樣是感情深厚,你們不想想就李逵的本事,離開宋江他們,能活幾天。他沒遇到宋江不過就是一個小人物罷了。宋江唯一缺點就是他是讀書人,古時候讀書是要忠君報國的。

盧俊義就是沒有宋江他的管家就不加害他了嗎???用腦子好好想想。

我讀完水滸就是給我的感覺就是不是一路人,千萬不要一起走。就這麼簡單。什麼三觀八觀的,現在的社會誰敢說自己是好人?你好在哪裡。人做事對的自己良心就行,條條框框那是騙人的。


青衫不改舊人還zyf

看水滸,毀三觀。

問題有那麼嚴重嗎?我想是有的。首先分析下這三觀是哪三觀?上過思想品德課被洗過腦的同學們都可以順利答出的,那就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而水滸中有大把的情節是與我們對真善美的美好生活嚮往背道而馳,殺人放火,打家劫舍,姦夫淫婦,貪官汙吏幾乎覆蓋了整部水滸的所有篇章,也正因為如此,有些細節我們讀後只會覺得天雷滾滾,匪夷所思。

我們先說說李逵,他被有人成為水泊梁山的良心所在,敢講真話,雷厲風行,天真率直,我覺得有些言過其實了。水滸傳的108位好漢都是天上的魔君下凡,他們骨子裡都有著一股原始的暴力的衝動,李逵每次掄起板斧開始自己的屠殺事業的時候,都是要脫得精光的,這一點在影視劇中無法表現,但是在原著中還是有著充分表現,特別是在劫法場時,死在他手下的無辜百姓不在少數,這種殺人不眨眼的暴徒,是沒有任何道德感可言的。雖然不排除在那種特定環境下的一種最原始衝動的釋放。還有一處情節,李逵的做法毀了我的三觀,他被吳用唆使,殺死了朱仝看管的小衙內,逼著朱仝不得不上了梁山。可以說,為了所謂的聚義大業,這幫好漢是使用了各種陰損的計謀的,這在盧俊義入夥上也表現得比較突出,而那個幕後指揮的人又是智多星吳用。

前幾天,看到問答問到扈三娘在被俘虜上了梁山後,為什麼沒有因為深仇大恨而從容就義,而是做了賊寇的乾女兒,甚至還嫁給了矮腳虎王英。難道真的是梁山的大愛感動了她嗎?

都說少不看水滸,老不看三國,怕年輕人學水滸裡面的人鬥狠,其實鬥不鬥狠並不是十分重要,重要的是你要給我們一個充分的理由,給我一個完美的解釋,這樣才不會讓我們心目中的完美人設瞬間崩塌,我覺得水滸中的毀三觀情節還是多了一點,有些時候總覺得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不知道這個人為何要做出如此變態以及不合邏輯的事情,難道真的是隻為不走尋常路嗎?也許,施耐庵就是要告訴我們衝動是魔鬼這條宇宙真理吧。



光明大先生

水滸傳作為四大名著之一。本身也是十分精彩,令人津津樂道。但是由於時代原因。作為早期的小說,也有不少的不足之處。在地理和官職的問題上與歷史常識不對應。而且就是當初的封建倫理道德與現在價值觀的矛盾上。

水滸傳的價值觀問題體現在以下幾點。

第一,就是神權思想。

水滸傳裡面的神佛的逆天本領嚴格來說就是迷信思想。無論是天罡地煞,還是救宋江的九天玄女以及公孫勝和魯智深的師父所具有的洞察神力,都有封建迷信的成分。

第二,就是忠君思想。

水滸傳裡面梁山的招安就是宋江的報國思想。而僅僅是愚忠而已。相對於其餘的農民起義如田虎王慶和方臘。造反的下場就是被鎮壓,被千刀萬剮。愚忠的封建思想,自然也讓梁山人得到了相應的懲罰。

第三,就是殺人思想。

水滸傳裡面稱為好漢重視生命的僅僅幾乎只有林沖和魯智深。梁山的惡霸殺人放火的不計其數。為逼人上梁山不惜害死多少人性命。甚至還有吃人的現象。這在文明社會看來簡直就是不可理喻的。

第四,就是歧視婦女思想。

舊社會的婦女是沒有地位的。水滸傳就是如此。雖然108人有三個婦女。但是開酒店的母大蟲和母夜叉那就是開賭場和黑店的狠角色。而一丈青就是典型的逼良為娼的代表。大多數的婦女都是蕩婦和娼妓的形象。而作為賢良淑德的林娘子和瓊英下場也都是不好的。沒辦法,封建就是男性社會。

綜上所述,水滸傳的思想有這些的不妥之處讓人詬病。但是瑕不掩瑜,並沒有完全影響其名著的地位。而在社會文明的發展中,也不要苛求先人有多進步,這是強人所難的。


亂神虎

《水滸傳》作為明代四大奇書之一,是明代市井社會的英雄浪漫傳奇。水滸不是文人獨立創作的,而是從平話等文化娛樂節目整理而成的,符合當時普通市民的主流價值觀。不過,從今天當代人的眼光來看,水滸不僅三觀不正,甚至有些變態。

首先,不反皇帝只反貪官的政治觀,絕對落後。明代的民間藝人和普通文人,自然不可能看到君主專制體制的弊端,簡單地把所有社會矛盾都歸結於貪官汙吏。這在今人眼裡,十分幼稚可笑。

其次,對女性的歧視,讓人反感甚至厭惡。水滸裡的女性,漂亮的幾乎都是蕩婦,如潘金蓮、潘巧雲;有英雄氣概的都是母老虎,如孫二孃、顧大嫂。女人在作者的眼裡幾乎就是洪水猛獸,讓人難以接受。

第三,對禁慾主義的推崇。水滸裡缺少今天健康的性觀念。梁山好漢,要麼是如矮腳虎王英等色鬼,那麼如宋江、楊雄等禁慾主義者,個別如林沖,有健康性觀念的,卻沒有好下場。在今天看來,簡直就是變態。

最後,對暴力的宣揚和對生命的漠視。梁山好漢雖然打著替天行道的大旗,乾的卻是殺人放火、殘害無辜的勾當。李逵的嗜殺、宋江吳用的狠毒……除了魯智深等極個別人可以算英雄,無數的無辜百姓命喪梁山頭領手裡。對此,作者卻帶著欣賞的眼光。讓人是可忍孰不可忍。

所以,從今天的眼光來看,水滸就是一部三觀極度扭曲甚至變態的小說。


江南俗士1

江湖豪氣,人物小氣

且說這江湖道義,舉旗號替天行道!有仇必報!這是作者的狹隘道義觀!官必壞,吏必賢。這是寫作的套路。為顯其能,則是黑白不分,無“惡”

不作!豪傑們的血腥屠殺渲染太過了。反而並沒有顯示其高大形象。林沖和武松是最精彩的兩個形象。其他都比較“小氣”!

男人正氣,女人邪氣

男女的形象反差是作者審美上的不正。宋朝是歧視婦女的朝代嗎?不是,作者有意寫壞女人,是襯托豪傑的江湖深義。所謂兄弟如手足,妻女如衣服。所以,劇評對全劇結局,燕青與妻子遠走是不合乎作品原意的。只有兄弟情才值一提!

過程喪氣,結果揚氣

英雄的絕技是最受江湖所折服的,為描述一位英雄過程,這情結把人氣死了,他沒出手,我們看了真喪氣,這今天看起來老土的情節,都來自江湖說書人的智慧。抑揚頓挫,峰迴路轉!但我們現在人,看電視劇,看兩集就猜到結果了!不好玩啊😄!結果美好是一種說唱賣點。元代還有說書把三國劇情反轉的劇本!


閒適人家



水滸裡面的好漢,除魯智深外,基本都與正義無關。

其餘人物大多三觀不正,殺人如殺雞。

即便是武松,殺人殺的眼紅,“血濺鴛鴦樓”殺完仇家,連無辜百姓也捎帶上了。

醉打蔣門神,也不過是給施恩當打手,搶地盤罷了。

那個舉著“替天行道”大旗,人稱“孝義黑三郎”的宋江。為了達到壯大梁山,拉幫結派的目的,陷害得盧俊義家破人亡,設計使秦明全家被殺,陪葬的還有青州城外的無數百姓,指使李逵砍死滄州知府年僅四歲的兒子,逼迫扈三娘嫁給猥瑣齷齪的王英。



李逵更是見人就殺,扈三孃家裡都投降當內應了,他竟然不分老幼,見人就是一板斧。為了拉盧俊義入夥,四歲的兒童都給他殺了,這與惡魔有區別麼?

孫二孃就是一個做人肉包子的,她殺的可都是窮苦的平民,有錢有勢的主可不會進她的店。

施恩欺行霸市,搶收保護費,說白了,就是仗著自己的老子是監獄的頭頭,自己算是官二代,然後成為一霸。

王英喝醉了酒要喝醒酒湯,非要吃人心,還要活殺。見到美女就要強做壓寨夫人。



等等事例多不勝數,但搶劫被稱為聚義,分贓成了濟貧,包庇則是義釋,殺人說成除害,嘯聚山林竟然說是為了招安,攻打地方說是替天行道。

這樣的事情即便是在古代,也是三觀碎成了渣。


馬踏狼煙2

當年小時候讀水滸,就有兩個橋段讓人很不爽。第一個是金槍手徐寧吧,好像是叫這個名字,原諒我很久沒讀水滸了。當梁山被呼延啥的鐵騎討伐的時候,他們為了贏,就去偷了人家的寶甲,忽悠人家落草,人家徐寧好歹也是一個本分人,就這麼被迫當了賊。

-

另一個自然就是盧俊義了,盧俊義雖然和腐敗的官員有些過節,但是本來也還算處理得不錯,算不得什麼危險,結果硬生生被一波所謂好漢毀得家破人亡,最後落草。也是夠悲催的了。

-

最後說那句“逼上梁山”,原本理解是世道不公,民不聊生,最後被逼為賊,施耐庵或者是想這麼寫。但是他構思不足,筆力不夠,最後卻寫出了很多人落草是被“梁山好漢”們禍害進去的,這不管是不是三觀問題,但肯定是讓人讀著不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