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顶级投资机构的心里话就总结在这里了(研究员吐血整理)

世界顶级投资机构的心里话就总结在这里了(研究员吐血整理)

笔者所在的公司小组投资理念是典型的价值投资,即在政策扶持、充满前景的行业中寻找“低估值,高成长”的企业(何为低估值?何为高成长?并没有通用的数值,笔者认为过往多年的业绩复合增速加上分红收益率高于估值两倍以上是最好的),未来有可能成为像万科、腾讯这样的伟大公司,去赚取公司由小变大而带来价值提升的收益。低估值是确保当前有足够高的安全边际,高成长是确保股价如果不涨甚至下跌的情况下,估值将继续降低或者股价大幅上涨后仍然不会存在太多的泡沫。

在过往多年的投资历程中,这种投资方式一直是屡试不爽,但是在去年下半年和今年上半年的行情中,我们看好的公司股价走势多少有些令人失望。笔者一直在反思,近期市场上很多估值和成长性良好但现金流不佳的公司股价大幅下挫,仅仅是因为出现了两三家同类公司步伐过快,回款速度跟不上扩张速度,叠加去杠杆带来的流动性收紧出现危机而导致全民对这种成长方式的不信任吗?思索多天后未果,前些天去了趟新加坡,感觉找到了答案。

此次新加坡之行,拜访的机构既有贝莱德、kkr、eastspring等掌管着数万亿资产规模的大机构,也有规模不足十人、正在蓬勃发展也面临一定发展困境的小公司。但提及对未来2-3年经济形势看法的时候,几乎全都给出了悲观预期。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桥水甚至公然表示“看空一切金融资产”。中美贸易战、欧盟成员国屡屡出现“黑天鹅”、全球进入加息通道、中国去杠杆收紧流动性等一系列因素,使得这些国际投行在判断未来经济形势的时候都慎之又慎。而如果这些主流机构对未来2-3年经济形势不容乐观达成共识,那么他们肯定会在市场上大肆购买像食品、医药、零售百货等防御类板块。而这些防御类行业里的大多数公司,现金流也都不错,从而也就间接造成了现金流相对较差的公司股价表现不好的情况,正像开篇叙述的那样。

但有了失败的经历,我们还要投资那种管理层有决心和魄力正在扩大公司规模,不惜背负大量债务,承受现金流压力的公司吗?笔者给出的答案是肯定的。也许暂时的经济形势和市场偏好使得我们要短期规避,但“风物长宜放眼量”,要想收益率长期跑赢指数,怎么能不去寻找那些将来可能变得伟大的公司?试问哪个伟大的公司不是在当初认为正确的时机加大了杠杆(杠杆也可以理解为风险)而脱颖而出的呢?

虽然投资理念没有发生变化,但是我们也应该不断地去完善选股模型,去提高投资的成功率。目前笔者总结出了一些需要在“好行业,低估值,高成长”的投资理念下需要追加的前提条件,涉及宏观层面、行业层面、管理人层面、竞争对手层面、产品层面、财务层面等,如下所示。当然笔者给出的条件比较苛刻,一家公司能满足以下所有条件可能比较困难,但笔者始终坚信,多一个合理条件的束缚,就多一份选择成功的希望。毕竟投资非儿戏,投出去的可都是真金白银,这是一个特别讲究严谨的职业。

1、注重对经济周期的判断,分析当前是处于什么阶段,衰退?复苏?过热?还是滞涨?不是所有的经济周期都适合股票投资(笔者认为经济复苏期和过热期适合股票投资)。下为各个经济周期中最适合投资的品类排名:

Ⅰ衰退:债券>现金>股票>大宗商品

Ⅱ复苏:股票>债券>现金>大宗商品

Ⅲ过热:大宗商品>股票>现金/债券

Ⅳ滞胀:现金>大宗商品/债券>股票;

2、公司所处的行业市场空间是否足够大?是否是政策鼓励,前景光明?行业增速是否较快?行业运行规律是什么?但严重依赖政府补贴的行业最好要规避,因为受不确定的补贴政策影响比较大;

3、如果可以与高管面对面地交流,要注意其眼神和表情是否坚定和自信,说话是否条理清晰,战略规划是否明晰,考虑问题是否周全,对风险是否有充足的认识和防范措施,是否为科班出身,是企业家还是商人,是否诚实可信、锐意进取等;

4、要聆听公司竞争对手对公司的评价,最好投资那种令竞争对手尊敬或害怕的公司;

5、公司产品在所处的细分行业中市场占有率要靠前,最好是技术独一无二的,产品份额遥遥领先的;

6、主业是否聚焦?如有业务延伸和多元化经营,主线逻辑是否清晰?

7、产品的净利润率越高越好:如果只用一个指标来衡量公司的优劣,那么笔者认为净资产收益率(ROE)是首选,它衡量的是股东投入1块钱能赚到多少钱,其也是杜邦分析中最重要的指标。如果分解来看,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杠杆系数,这代表了三种不同的经营模式。一家公司盈利,必然源于产品净利率的提升,总资产周转率的提高或者放大杠杆撬动更多的资源。我们要分析公司究竟是依赖高净利润率的产品或服务(茅台模式),还是依赖管理层的营运能力(沃尔玛模式),或者是因为公司使用了足够大的杠杆(银行模式)。沃尔玛模式需要寄托于管理层的营运能力,高杠杆模式对确定性的要求比较高,所以笔者首推茅台模式。一本万利的生意,对管理层营运能力要求没那么高,遇上优秀的管理层,是锦上添花,遇到愚蠢的管理层,也还经得起折腾;

8、注重现金流的分析,但也不是说现金流不好的公司便嗤之以鼻。公司在扩张路上,我们可以容忍现金流适度地不理想,但我们要明白其现金流为何不好?其商业模式?其产业链地位?其现金投向?如果公司负债率过高、短期债务过大、应收账款账龄过长或数额庞大、产业链上没有话语权、商业模式导致公司回款过慢等,这样的公司最好还是规避为妙;

9、公司做大规模的同时是否有优化期间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的意识和举措?是否注重研发投入,研发投入占公司营收比例是多少?

10、现金周转周期(存货周转周期+应收账款周转周期)最好可以控制在6个月以内;

11、是否有良好的业绩激励措施,如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是否能调动起全员的干劲?

暂时想到的就是这些,欢迎大家继续补充,共同进步!投资中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有一双慧眼,在50元以下投资了腾讯,100元以下投资了茅台,并坚持到现在!

世界顶级投资机构的心里话就总结在这里了(研究员吐血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