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工程:守護長江“生態屏障”

三峡工程:守护长江“生态屏障”

點擊「三峽小微」可快速關注

三峡工程:守护长江“生态屏障”

《 經濟日報 》( 2018年6月11日 13 版)

三峽工程是治理和開發長江的關鍵性骨幹工程,也是迄今為止世界最大規模的水利樞紐工程。自蓄水以來,三峽工程防洪、發電、航運、補水、生態等巨大綜合效益全面充分發揮,有力推動了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三峽工程究竟是怎樣發揮這些作用的?

6月11日,《經濟日報》刊發《三峽工程:守護長江“生態屏障”》文章,下面是文章全文。

防洪是最大的生態保護

進入汛期,連綿的陰雨成了三峽庫區的主角。5月10日清晨,濃霧又一次籠罩著沿江而建的湖北宜昌秭歸縣縣城,但是江面平靜,一片祥和。汛期的幾次強降雨沒能給三峽大壩帶來絲毫威脅。

談起三峽工程,很多人首先想到的都是水電站,但實際上,防洪才是三峽工程的首要任務。

三峡工程:守护长江“生态屏障”

攝影:黃正平

“防洪是最大的生態保護。”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黨組副書記、副總經理林初學說。三峽工程的建成,標誌著以三峽工程為骨幹的長江中下游防洪體系基本形成。數據顯示,2016年全年,三峽水庫累計攔蓄洪水122.7億立方米,極大緩解了長江中下游地區的防洪壓力;截至2017年底,三峽水庫歷年累計攔洪運用44次,總蓄洪量1322億立方米,幹流堤防未發生一起重大險情,保證了長江中下游的安全穩定,降低了防汛成本。據中國工程院關於三峽工程試驗性蓄水階段評估的估算,三峽工程多年平均防洪效益為88億元,工程防洪減災效益顯著。

實踐證明,三峽工程在長江防洪體系中發揮著關鍵性和不可替代的作用,極大地改善了當代和未來可持續的發展空間。

綠色電力的生態效益

2017年3月1日12時28分,三峽電站中央控制室累計電量顯示屏上的數值跳到了10000。至此,三峽電站成為我國第一座連續14年安全穩定高效運行、發電量突破一萬億千瓦時的水電站。

一萬億千瓦時意味著什麼?一萬億千瓦時足夠一億個三口之家使用5.72年,足夠北京使用10.5年,足夠全國使用60天,減排效益相當於在我國增加了三分之一個大興安嶺林區。

三峡工程:守护长江“生态屏障”

攝影:王雲帆

三峽電站總裝機容量為2250萬千瓦,年設計發電量為882億千瓦時,安裝有32臺70萬千瓦巨型水輪機組,佔全世界巨型水輪機組的近40%。巨型水輪機組帶來豐富清潔電能的同時,也給其運行管理帶來了巨大挑戰。

在科學調度下,三峽電站保持了長週期安全穩定運行,巨型機組“得令就能開機”“開機就能發電”。2015年,長江所有上游來水全部通過機組發電流向了大壩下游,實現了“未棄一方水”,水資源利用率達到了100%。

數據顯示,2003年至2016年,三峽電站發電耗水率逐年降低,從初期運行的5.9立方米每千瓦時降低到4.3立方米每千瓦時。三峽—葛洲壩梯級累計節水增發電量高達649.3億千瓦時。

“黃金水道”作用不可忽視

在三峽大壩五級船閘,一艘艘滿載物資的大型貨船正在依序排隊過閘。若是逆流而上的船隻,過了三峽船閘,便可直達重慶。

“自古川江不夜航”,三峽工程建設前,長江從宜昌到重慶一段河道狹窄,水流洶湧,夜不能航。這導致長江這條世界第三大河流水運發展遠未達到應有的規模,年貨運量遠低於世界同類河流。

三峡工程:守护长江“生态屏障”

三峽工程使長江航道成為名副其實的“黃金水道”,圖為過往船隻通過三峽大壩五級船閘。 攝影:王軼辰

2010年10月,三峽水庫蓄水至175米運行後,渠化重慶以下川江巷道里程600多公里,結合實施庫區礙航礁石炸除工程,消除了壩址至重慶間的139處灘險、46處單行控制河段和25處重載貨輪需牽引段,庫區航道年通過能力由1000萬噸提高到5000萬噸,實現了全年全線晝夜通航,萬噸級船隊可由上海直達重慶,航運成本降低三分之一以上。“長江航道成為名副其實的‘黃金水道’,為長江經濟帶建設和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總經理助理張曙光說。

通航條件改善後,船舶單位平均能耗顯著降低。據測算,與蓄水前相比,長江水運能耗降低約37%。2003年至2010年,重慶市運輸船舶共節約燃油近239萬噸,相當於減排二氧化碳717萬噸、二氧化硫9.56萬噸、氮氧化物12.7萬噸。按照目前年貨運量1億噸計算,庫區每年航運能耗降低約8.5萬噸標準煤,相當於減排二氧化碳21.8萬噸;與公路運輸相比,每年可節省約200萬噸標準煤,減排二氧化碳513.4萬噸。

兩張亮麗的“綠色名片”

“中華鱘和三峽珍稀植物,是三峽工程生態環境建設兩張亮麗的綠色名片。”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副總工程師孫志禹表示,三峽工程在規劃設計階段就開展了長期的系統的生態環境研究論證,嚴格落實了生態環境保護措施。

位於宜昌市區的三峽集團中華鱘研究所黃柏河基地的大型控溫養殖車間內,一尾尾中華鱘幼魚在可以調節水溫的孵化裝置裡歡快地嬉戲,成長到一定階段,它們就將被放歸大自然。

上世紀80年代,國家成立了葛洲壩中華鱘研究所。2008年,中華鱘保護機構整體劃歸三峽集團管理。2009年,世界上第一尾中華鱘全人工繁殖子二代苗種在研究所三峽壩區基地誕生。2012年,宜昌市政府和三峽集團共同倡議建設中華鱘放流紀念設施,中華鱘放流活動走向常態化、規範化。截至目前,三峽集團中華鱘研究所共計向長江放流中華鱘500餘萬尾。

三峡工程:守护长江“生态屏障”

三峽集團培育的珍稀植物已用於葛洲壩防淤堤、三峽右岸84平臺和雞公嶺生態修復等工程。 攝影:王軼辰

此外,迄今為止,三峽水庫已連續開展了11次生態調度試驗,通過“人造洪峰”為四大家魚自然產卵繁殖創造有利條件,增殖效果明顯。後期,三峽水庫將結合來水條件及消落計劃,單獨或聯合溪洛渡、向家壩水庫繼續擇機開展生態調度試驗。

“三峽集團培育的珍稀植物已用於葛洲壩防淤堤、三峽右岸84平臺和雞公嶺生態修復等工程。”張曙光說,三峽地區特有植物通過人工手段迴歸到其原始分佈區域,擴充種群數量,達到了生態保護目的。

不能否認,三峽工程改變了長江水資源的時空分佈和原有水流狀態,改變了魚類和水生生物的生存環境,會對某些魚類種群的生存造成一定影響;三峽及其上游梯級水庫群形成後,長江中下游泥沙量大幅減少,清水下洩對下游河道產生沖刷作用,導致部分河岸崩塌,在同等流量情況下部分河段水位下降等。“對這些問題,要不斷探索,採取各種技術和工程措施,儘量避免和減少不利影響。”中國工程院院士陸佑楣表示。

三峡工程:守护长江“生态屏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