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牛子瀉水逐痰,消積通便

牽牛子瀉水逐痰,消積通便


牽牛子又名丑牛,二醜(黑、白醜)其性苦寒沉降,用治喘滿腫脹,食滯痰結,二便不利,屬於實證者,有良效。

茲將朱老應用此藥的經驗介紹如下:小兒肺炎痰熱壅肺,胸高氣促,面赤,痰鳴,鼻煽,便閉。

指紋色紫,舌紅,苔黃。朱老常用牽牛子配大黃、黃芩、桑皮、連翹、魚腥草、殭蠶、瓜蔞等,服後大便暢通(約瀉下3-4次),喘促痰鳴即平。蓋牽牛子苦寒滑利,逐痰瀉水之功甚者,合大黃、黃芩等,清熱解毒,化痰通腑,用之得當,往往可收“一劑知,二劑已”之效。

朱某,男,2歲。患肺炎已3日,高熱不退(T40℃),神昏譫語,面赤,手足時見抽搐,喘促痰鳴,小便少,大便乾結。此痰熱壅盛之候,亟擬瀉熱逐痰,上病下取之法。

處方:牽牛子6g、生大黃6g、全瓜蔞12g、法半夏6g、黃連4g、鉤藤15g(後下)、桑白皮10g、殭蠶6g、桔梗6g、石膏25g、魚腥草10g(後下),入2劑,1日1劑,水煎4次分服。

藥後大便溏瀉日4次,喘促痰鳴即止,體溫下降到37.8℃;原方去丑牛、大黃,加石菖蒲3g、遠志3g、黃芩6g、連翹10g,又2劑,體溫已恢復正常,神清。

易方以二陳湯加山楂、神曲、通草等調肺胃,化痰溼,以善其後。水腫腹水牽牛子既善利大便,又能利小便。其作用較大戟、芫花、甘遂略弱,但相對副作用亦較輕,較之尋常利水藥如五皮飲以及茯苓、澤瀉、豬苓、木通為強。所以張子和說:“病水之人,如長川氾濫,非杯杓可取”。

《儒門事親》中的禹功散(黑牽牛頭末、茴香、薑汁)、導水丸(大黃、黑牽牛、黃芩、滑石)、神芎丸(即導水丸加黃連、薄荷、川芎),三方皆用牽牛,是真識牽牛者也!以上三方,皆朱老常用之方(上述肺炎案牽牛配大黃、黃芩即取導水丸意),用於胸水、腹水、水腫體實、病實者,屢奏佳效。

此方亦用於痢疾少腹脹硬或墜痛,排便不爽,常以牽牛子、五靈脂與大黃、檳榔、薤白、白槿花、苦參、石榴皮、川楝子、香連丸等相伍而用。老年癃閉老年癃閉多由前列腺肥大引起,其症排尿困難,涓滴難下;

甚至小便閉塞不通,小腹脹滿,伴見面白、乏力、神怯、腰痠、膝軟。朱老對此證常用東垣天真丹加減。此方原注甚簡略,僅“治下焦陽虛”數字,細繹其立方之意,乃以巴戟、肉桂、葫蘆巴、破故紙(即補骨脂)、杜仲調補腎命,佐以牽牛子、琥珀、萆薢通利水道;沉香、茴香疏理氣機。

又,牽牛子入藥,以入丸散為宜,每次用量1-1.5g,入湯劑則其效大減,每劑用量6-15g。此藥不可久用,體虛者及孕婦忌用之。

每日一文,陪伴中醫人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