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赤焰之案重审后,梅长苏为什么不能恢复林殊之名?

众所周知,梅长苏为了赤焰的案子筹谋了十三年,可谓是殚精竭虑。

自从九安山一案后,已经没有能人阻挡景琰的东宫之位。

因为景琰的拼死相救,梁帝已然对他全然相信。

《琅琊榜》:赤焰之案重审后,梅长苏为什么不能恢复林殊之名?

赤焰之案的昭雪指日可待,其实景琰也不必冒如此大风险去逼皇上重审旧案。

就像梁帝问小殊的,为什么不等自己死后,等靖王登基了再重翻旧案?

因为对于祁王和冤死的赤焰军来说,这两种意义是截然不同的。

《琅琊榜》:赤焰之案重审后,梅长苏为什么不能恢复林殊之名?

如果是梁帝亲自下旨,重审昭雪,天下人认为的确是冤假错案。当年冤枉了皇长子和赤焰军。

但如果是靖王登基后,翻的旧案。以靖王和赤焰军的交情,后世评论可能会说他以权谋私。

《琅琊榜》:赤焰之案重审后,梅长苏为什么不能恢复林殊之名?

天下人会认为当年祁王和林帅真的谋反了,到时不管拿出多么有利的证据,也会给人留下口实。

所以梅长苏和靖王不得不逼迫梁帝,亲自下旨重审旧案。

祈王和林家以及七万赤焰军终于平反昭雪了,其皇亲国戚遗骸已被迁入皇陵,恢复林氏宗祠,幸存的将士复位复爵,死难者家属得以补偿。

《琅琊榜》:赤焰之案重审后,梅长苏为什么不能恢复林殊之名?

但唯独昔日金陵帝都,最耀眼明亮的少年林殊不能恢复其名,这是为何?

首先:梁帝答应赤焰之案重审重判,条件就是林殊不能再回到朝堂之上,否则天下人会时时刻刻地指责陛下的过错。

《琅琊榜》:赤焰之案重审后,梅长苏为什么不能恢复林殊之名?

其二:为了景琰登基后,有一个良好的开端。梅长苏希望靖王在天下人心中,是一个有情有义公允无私的君主,所要清除积弊,强国捍民,要扭转大梁这数十年来的颓势,还天下一个去伪存真清明坦荡的朝局。

所以靖王身边绝对不能有像苏哲这样算计人心的谋士,否则天下人会误解景琰也是一个喜欢制衡权术,行阴诡之士的皇帝。

《琅琊榜》:赤焰之案重审后,梅长苏为什么不能恢复林殊之名?

其三:知晓林殊身份的只有身边几个好友,加上相貌大改,已无半点往日痕迹。

曾经的林殊骄傲张扬、争强好胜、银袍长枪、呼啸往来、从不识寒冬雪意为何物,十三岁上战场,奇兵绝谋,是纵横往来有不败威名的少年将军。

《琅琊榜》:赤焰之案重审后,梅长苏为什么不能恢复林殊之名?

而梅长苏低眉浅笑,面色苍白,拥裘围炉,没有一丝生气,闪动着沉沉眸色算计险恶人心。

如果昭告天下,除了惊世骇俗令人难以置信之外,可能清清白白的平冤之举,反而成了令人揣测、真假难辨的秘史。

《琅琊榜》:赤焰之案重审后,梅长苏为什么不能恢复林殊之名?

其四:就像蔺晨说的,地狱归来不可久留,林殊心理比谁都明白。

火寒之毒,是治不好的。既然迟早要死,那么恢复林殊之名又有何意义?这也是梅长苏不愿做回林殊最主要的原因吧!

对于林殊来说,翻案就是结局,目的已经达到。

已经做了十三年的梅长苏,再也回不到当年的林殊了。

《琅琊榜》:赤焰之案重审后,梅长苏为什么不能恢复林殊之名?

其实梅长苏也很好啊,得知可得天下的麒麟才子。

那首诗更美:遥映人间冰雪样,暗香幽浮曲临江,遍识天下英雄路,俯首江左有梅郎。

就让曾经金陵帝都,最耀眼最明亮的少年,永远保持大家记忆中的样子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