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愛的再深,也抵不過孩子的成長速度,珍惜還可以抱孩子的時光

有時,看著身邊的小愛我會想再過多久我就抱不動她了?長大以後的她,還會像現在這樣和我親密地擁抱嗎?

看《嚮往的生活》時,黃磊講了這麼一個故事,送給初為人父的張傑。

父母愛的再深,也抵不過孩子的成長速度,珍惜還可以抱孩子的時光

一天我拍戲到很晚回家,看見多多和她媽媽睡在我們的床上,然後我就想把多多給叫起來,讓她回自己的房間睡。我又轉念一想,算了我還是把她抱回去吧!

我兩個膀子猛地一使勁把她抱起來。抱起來那一下還行,當我彎腰把她放到床上時,真是相當吃力。

她躺在自己的床上,我就那麼看著她,就在想抱她這件事情算是過去了!我在多多床邊坐了好久,不對呀,在我印象裡她還是個小寶寶呢,怎麼突然就12歲了?

父母愛的再深,也抵不過孩子的成長速度,珍惜還可以抱孩子的時光

說到這裡黃磊的眼睛微微泛著淚光,語重心長地對張傑說:“好好珍惜你還能抱動女兒的時候,不要等到哪天突然發現自己已經抱不動她了,懊惱自己在她小的時候沒有多抱抱!”

父母愛的再深,也抵不過孩子的成長速度,珍惜還可以抱孩子的時光

節目裡,兩個爸爸紛紛感慨要珍惜還可以抱孩子的時光。縱然父母的愛再深,也抵不過孩子的成長,轉眼那個在襁褓裡的小寶寶,就已娶妻生子,嫁作他人!

曾經有個朋友這樣告訴我,身為父母,誰都有抱不動孩子的那一天,當我們抱不動孩子時,可以選擇繼續去擁抱他。

但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會選擇繼續去擁抱孩子,因為在傳統中國家庭裡,擁抱孩子這樣事情,它同樣是有期限的,它只出現在孩子出生以後為數不多的兩三年裡,甚至還不到。

父母愛的再深,也抵不過孩子的成長速度,珍惜還可以抱孩子的時光

隨著孩子長大懂事,父母們似乎也變得害羞起來,開始羞於對孩子表達自己的愛和想法,不再主動去擁抱孩子,不再主動去牽孩子的手,不再主動對孩子說愛他.......

印象中,上小學二年級的時候,一次生病輸液,因為害怕扎針,伸手讓媽媽抱時,她卻把我的手推到一邊說道:“你已經不是小孩子了,不能再讓媽媽抱了!”,我收回自己的手,抓緊衣角來緩解緊張。

其實這是不對的,和孩子相處的日子裡,少了擁抱就會少了很多表達愛意的機會,緩解矛盾的可能,走進彼此內心的可能.......

父母愛的再深,也抵不過孩子的成長速度,珍惜還可以抱孩子的時光

那件事情之後,我再沒敢要求媽媽抱我,因為我已經不是小孩子了,再後來,我長大了,獨立了,同時和媽媽也漸漸疏遠了。出去買菜,逛街,我們是一前一後,全程無任何交流。即便動情時想對媽媽表達愛,也是話到嘴邊又咽下!

總有父母抱怨孩子,小時候天天圍著自己轉;長大了,回到家就打個招呼就把自己關在屋子裡面忙自己的,一個星期也不曾打電話回家,過年寧願天南海北的旅遊也不願回去......

如果你在孩子難過傷心時,張開雙臂去抱抱他,又或者拍一拍他的肩膀,告訴他:“沒關係!”;在你們為了一件小事彼此冷戰時,主動給他一個擁抱,沖淡不愉快。

父母愛的再深,也抵不過孩子的成長速度,珍惜還可以抱孩子的時光

這些看似簡單的動作,能夠從小幫助你和孩子建立了一個非常有效的情緒通道,這個通道對他與家庭成員的關係有積極效果。讓孩子在長大成人之後,依然可以和你親密無間,。

父母愛的再深,也抵不過孩子的成長速度,珍惜還可以抱孩子的時光

擁抱,不僅僅是父母和孩子之間必須養成的習慣,也是夫妻之間必須要養成的習慣;不僅僅要對孩子做到,身為父母的我們同樣也要對自己的父母做到,無論什麼時候,我們在父母面前我們始終都還是個孩子,試著去擁抱一下父母吧,哪怕他們會抗拒!

很多人會說突然擁抱親人是件很彆扭的事情,我能理解,畢竟我們習慣了含蓄,不善去表達,我們大可不必要求自己立刻就像西方父母那樣,隨時隨地用擁抱和親吻來表達自己的愛,但我們至少要在需要擁抱的時候,不猶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