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宮女13歲進宮25歲出宮,大多會得此病

在封建社會里,男尊女卑的思想一直是貫穿著整個社會,在古代,女子一直是扮演著一個悲慘的角色,而在周圍蠻夷之中,對女性更是悽慘,比方說北方的匈奴、鮮卑等、突厥等女性都是作為生育工具,甚至還有丈夫死了嫁給兒子的傳統。而到了戰亂時期,女性更是作為一種戰利品。古代宮女13歲進宮25歲出宮,大多會得此病,只有太監願意娶她們。

古代宮女13歲進宮25歲出宮,大多會得此病

清朝挑選秀女,一般年齡在13到20歲之間,然後經過層層的選拔,身體各方面的檢查後,就會被充入後宮,一方面選擇優秀的當嬪妃,一方面充實後宮的傭人,正常沒被挑選的秀女,都要在皇宮裡侍候個五六年才能出宮嫁人。但是,出宮後正值成熟懂事的年齡,最後卻沒人敢娶,而即使個別的嫁人了,卻無法生育,而這個現象一直延續了幾百年的歷史,不得不說真是個讓人捉摸不透的謎題。

古代宮女13歲進宮25歲出宮,大多會得此病

宮女絕大多數有一種叫“血鬱”的病,這是一種由於身體虛弱,精神憂鬱而引起來的一種症狀,生理情況和心理情況都有。在現在看來,這種病只是一種小病,好好休息,多加調養並且吃一點藥就可以了。然而在清朝那個時期,宮女們是沒有那個條件能夠去進行診治的,更別提所謂的休息了。因此多數宮女不能生育,這更是男人不娶的重要原因。

古代宮女13歲進宮25歲出宮,大多會得此病

由於太監已經失去了能力,很悽慘,但有些宮女還有出宮的機會,運氣好的還會找個丈夫嫁了,但基本上都很難懷上孩子,這一切的根源還是封建制度,以及對宮女的壓迫。“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類宮女在普通老百姓眼裡看來都是不能娶的,因為她們生育能力受到損害。這時她們反而受到了太監們的青睞,雖然太監不是完整的男人,但他們精神與面子也是要的,這些出宮宮女生活也需要依靠啊,所以她們也別無選擇,只能選擇嫁給太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