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科院實用技術」注重葡萄葉蟬的發生與防治

「農科院實用技術」注重葡萄葉蟬的發生與防治

葡萄葉蟬又叫葡萄浮塵子,主要危害葡萄葉片,種類很多,包括葡萄二黃斑葉蟬、葡萄斑葉蟬、棉葉蟬、小綠葉蟬、假眼小綠葉蟬、小字紋小綠葉蟬、薔薇小葉蟬、桑斑葉蟬、血點斑葉蟬、桃一點斑葉蟬、黑胸斑葉蟬、白邊大葉蟬、黑尾大葉蟬等十多種,均屬同翅目葉蟬科。

1、發生規律

一年發生2~3代,以成蟲在落葉、雜草、磚、石、土縫和牆縫內過冬,葡萄芽萌發時開始活動,展葉後即在葉背取食為害。第一代若蟲發生期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第一代成蟲在6月上中旬。以後世代交叉,第2、3代若蟲期大體在7月上旬至8月初,8月下旬至9月中旬。9月下旬出現第3代越冬成蟲。

2、危害症狀

葉蟬成、若蟲以刺吸口器取食為害葡萄葉片,成蟲會飛會蹦,可以橫向走動,喜在葉背面取食,而在正面出現被害狀。被害葉片正面先出現針尖大小的失綠斑點,進而呈現密集的灰白色小斑點,造成葉片早衰;後連成灰白色大斑,葉片蒼白、枯黃;蟲口密度大時可使整片葉變為灰白色,致失水焦枯,造成早期落葉,影響葉片光合作用和樹體有機養分積累,果穗不能正常生長髮育,果實易萎蔫、脫落。

「農科院實用技術」注重葡萄葉蟬的發生與防治

3、防治措施

3.1 農業防治

加強葡萄生長期的栽培管理,勤中耕、鋤草,理修剪、整枝,及時摘心,管好副梢,整理好枝蔓,防止果園鬱閉,改善通風透光條件,減輕危害;及時清除葡萄園內和果園周圍、水渠邊的枯葉、雜草,集中燒燬。

3.2 物理防治

於葉蟬成蟲發生期在園內懸掛黃色粘蟲板誘殺成蟲,也可安裝殺蟲燈誘殺。

3.3 化學防治

重點抓住第一代若蟲和第3代成蟲發生期進行噴藥防治,一般在5月下旬到6月上旬和9月下旬。可選用3%印楝素乳油800~1000倍液、10%蚜蝨凈可溼性粉劑2000~3000倍液、70%艾美樂水分散粒劑10000~15000倍液、25%阿克泰水分散粒劑6000~8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2000~300倍液、20%氰戊菊酯乳油2000~2500倍液等細緻噴霧,噴藥部位以葉片背面為主,間隔7天左右噴施一次,連續噴施2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