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美团打的热闹,携程又横砍一刀!网约车又要进入“补贴战”?

勇士战胜了恶龙,然后自己成为了恶龙。

4月3日周二,携程宣布旗下携程专车已于3月底正式获得天津市交通委代交通运输部颁发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线上服务能力认定》,也就是俗称的“网约车牌照”。这标志着携程正式加入网约车第二次战争。

滴滴美团打的热闹,携程又横砍一刀!网约车又要进入“补贴战”?

早在2015年初,携程专车就开始搭建平台,并引入了许多全国知名的网约车品牌。此次取得牌照,算是正式扫清了自身运作网约车服务的最后一道障碍。

这也为最近滴滴与美团的网约车大战加上了一把新火,由此,网约车市场又开始进入了“世界大战”模式。

滴滴美团打的热闹,携程又横砍一刀!网约车又要进入“补贴战”?

此前吞并快的,拿下Uber的滴滴绝对没有想到,在自己已经成为巨兽之后,居然还会有勇士来挑战自己。

各家有各家的算盘

如果说第一次网约车世界大战的导火索是“补贴”,目的是占据市场统治地位。那网约车第二次世界大战,各家却都有各家的心思。

滴滴美团打的热闹,携程又横砍一刀!网约车又要进入“补贴战”?

美团官方的说法是,美团点评的使命是“让大家吃得更好,生活更好”。目前,美团平台上已有“吃、喝、玩、乐”等多种生活方式的服务,唯独缺了“行”这一服务。切入网约车市场是想将“行”与其它生活服务环节相互打通,更好的服务客户。

滴滴美团打的热闹,携程又横砍一刀!网约车又要进入“补贴战”?

但据专业人士分析,美团在前几年的团购大战中存活后,就一直在积极的推动自身上市,此次完善服务链,美团无疑是All in的押注了一场赌博:上市前开展风险高回报高的新业务来刺激收入,同时推高估值;但另一方面美团也潜在性的树立了无数敌人,更重要的是美团有可能被迫卷入昂贵的补贴大战中,这对美团的现金流压力更大。

滴滴美团打的热闹,携程又横砍一刀!网约车又要进入“补贴战”?

被迫迎战的滴滴,则是要疲惫的开始维护自身的“赢家通吃”局面,此前互联网资本无论杀入哪个行业,结局都是类似的,即最后的幸存者通过一个行业统治性的地位来确保自己逐渐回收此前消耗的高额补贴,并提高利润率。

滴滴美团打的热闹,携程又横砍一刀!网约车又要进入“补贴战”?

根据内部资料,滴滴2017年交易总额达到250-270亿美元;主营业务亏损2亿多美元,整体亏损3-4亿美元;今年3月初,滴滴预计2018年其主营业务将实现盈利,净利润有希望接近10亿美元,公司整体可以进入“微盈利”状态。同时,滴滴最近也调整了用户优惠,并提高了从司机那里的抽成,希望快速回血。

此时重新卷入一场新的补贴大战,滴滴的压力可想而知。

门槛低是一剂甜美的毒药

网约车市场一大特点就是重运营门槛低,用户与司机注册快限制少,企业只需要有足够的资本就可以进入,始终没有明确的政策与技术壁垒。在第一轮网约车大战中,抛开高昂的补贴,对订单和出行力的技术规划,成为网约车大战到后期比拼服务能力的硬核。

滴滴美团打的热闹,携程又横砍一刀!网约车又要进入“补贴战”?

低门槛的运营也导致网约车激发了大量的社会问题,用户和车主的矛盾随时可见,抽成不公开,黑车借机洗白,甚至很多城市爆发的出租车与网约车战争,就是明显的粗放管理与低门槛的结果。

滴滴美团打的热闹,携程又横砍一刀!网约车又要进入“补贴战”?

混乱的管理与补贴大战在破坏旧有秩序的同时,却并未建立一个良好有序的新秩序,这让网约车市场虽然有了部分政策支持,但始终是一个灰色地带的运营环境,何时能够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营造一个新的市场环境,成为超出企业之外,更应该由各地政府主导正视的严肃问题。

滴滴美团打的热闹,携程又横砍一刀!网约车又要进入“补贴战”?

无论第二次网约车大战的胜利者是谁,我们的实际出行需求一定会是最核心被满足的对象。即将到来的白刃战。不仅是对企业的新一轮考验,更核心位置的政府如何用法规来正视和平衡大众对多种出行方式的需求,才是最关键的。

滴滴美团打的热闹,携程又横砍一刀!网约车又要进入“补贴战”?

如果把第一次网约车大战比喻成刀刀见血的混战,那第二次网约车大战的形态,很有可能是丛林里互相暗中观察的大逃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