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如果沒做這決定,朱棣就算膽大包天,也不敢南下造反!

明朝是我國曆史上最偉大的王朝之一,可以說從朱元璋起兵開始,一切都是按照朱元璋設想的那樣來的, 可是有一件事出乎了他的意料,那就是他最愛的兒子朱標去世了,而恰好這朱標就是太子,如此一來,英明一世的朱元璋終於做出了一個錯誤的決定,那就是跨過其他的兒子,直接把孫子朱允炆立為了皇太孫,而也正是因為如此,朱允炆為了加強爺爺留給自己的皇權,也做了一個決定。

朱允炆如果沒做這決定,朱棣就算膽大包天,也不敢南下造反!

這個決定是朱允炆做的唯一的一個大決定,也正是因為這個決定,朱允炆丟掉了皇帝的寶座,什麼決定呢?我們先賣一個關子。在朱元璋在位的時候,為了能讓朱家都享受坐擁天下的待遇,就搞了一出分封藩王,把自己的兒子們安插在大明的各個角落,以備不時之需。而幾十年下來,他們的勢力也慢慢增大,特別是朱棣,在北邊已經有和朱允炆差不多的權力了。

朱允炆如果沒做這決定,朱棣就算膽大包天,也不敢南下造反!

朱允炆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但是他覺得沒有什麼問題,他的叔叔們是不可能有什麼異心的,可是當時的很多大臣卻一直說這是養虎為患,一上朝就說一上朝就說,所以朱允炆最終還是做了那個大決定,也就是削藩政策。而既然要執行這個,那麼肯定不能先向朱棣動手,所以他打算先制裁一下其他的叔叔,於是,齊王、周王等藩王紛紛被奪去了兵權。

朱允炆如果沒做這決定,朱棣就算膽大包天,也不敢南下造反!

這時候朱棣也知道自己侄子是要加強中央集權了,於是自己主動把兵權交給了朱允炆,但是朱允炆並沒有因此停止,朱棣這才知道,削藩之後,可能就是要命了。而因為眾多藩王被削,地方和中央的矛盾也越來越大,而朱棣身為勢力最大的藩王,在和其他兄弟們商議過後,決定“清君側”,以朱棣為首,發動了靖難之役,最終,朱棣從北京打到南京,把大侄子趕了下來。

朱允炆如果沒做這決定,朱棣就算膽大包天,也不敢南下造反!

不過有趣的是,朱棣在登基之後,並沒有停止削藩政策的施行,這又是為什麼呢?難道他不害怕別人也像自己一樣嗎?說實話,他真不害怕,因為朱棣排老四,而他的三個哥哥都死了,其他的藩王全是弟弟,當然,最讓藩王們忌憚的,還朱棣的實力,他們如果想要再上演一個靖難之役,恐怕還沒從自己的地盤裡出來,就已經被朱棣掃除的一乾二淨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