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達開為何兵敗大渡河2敵軍篇,最凶狠的敵人不是駱秉章,是比比

石達開在大渡河究竟遇到了哪些敵人?如果讓大家說出一個名字,很多人都會脫口而出三個字:“駱秉章”。然而,在大渡河畔石達開最兇狠、最強悍的敵人並不是四川總督,而是比比。

不過,老鼠老鼠拖木鍁,大頭在後面,關於比比,我們放在最後再說,先談談駱秉章。

石達開為何兵敗大渡河2敵軍篇,最兇狠的敵人不是駱秉章,是比比

駱秉章朝服像

1861年,駱秉章升任四川總督。上任後,他照搬湘軍制度,大刀闊斧對川軍進行了改革,稱之為防軍體系。

就其戰鬥人員組成來說,十人為一棚,十棚為一哨,五哨為一營,以營為單位,多少不定組建成軍,設一統領管帶。統領及統領的以下營官哨官,都由總督駱秉章直接任命。

湘軍營制很講究士兵與輔助人員的配合,駱秉章的防軍系統也一樣,除了戰鬥人員外,每營還配備著一定數量的長夫和雜役。

除了戰鬥部隊,防軍系統還有相當規模的輔助部門。駱秉章在總督署側設立通省營務處,並配備了大批量的文職官員管理防軍諸項事宜。

當時的駱秉章,集四川軍政大權於一身,防軍系統的官員全部由駱秉章任命,並服從駱秉章的最高指揮。

所以說,石達開入川,是在與一個新興的,生機勃勃的軍事制度相抗衡。

石達開為何兵敗大渡河2敵軍篇,最兇狠的敵人不是駱秉章,是比比

中國畫:安順場渡口

《蜀海叢談》中有如下文字:“未三四年,石藍等與土匪同告敉平。各邑常練以次遣散,至其用兵之神,則全由熟悉地利。”這句話,評價的就是大渡河一役中石達開的對手——駱秉章。

《蜀海叢談》還舉了個駱秉章熟知地理的小例子:“嘗有獲巨盜,奉命押解來省者。已啟行矣,公(駱秉章)於瀏覽地圖之際突飛遣一員,奉令前往,限迎頭趕至某處,將盜處決。左右初不解,比囚決後,去員歸經某處,劫囚之敵已從間道伏候矣。始相與服公之神識。”

1863年5月18日,也是石達開到達紫打地的4天后,駱秉章奏報朝廷,石達開已經渡過金沙江,並來到德昌了一帶。不過,作為四川總督,他已經完成了初步的佈防工作。

那麼,駱秉章會把大兵派到紫打地嗎?

當然不會。因為自德昌一帶進軍四川腹地,有四條有代表性的道路。而且,大路和小路之間的那段大渡河沿岸二百多里,渡口十三個。駱秉章不是諸葛亮,猜不到石達開會從哪裡冒出來,也就不可能把寶押在一個地點。

那麼,這四條道路是哪四條呢?

大致畫一下:

石達開為何兵敗大渡河2敵軍篇,最兇狠的敵人不是駱秉章,是比比

(1)大路:小相公嶺-越巂廳-大樹堡-清溪縣(黑色線表示)

(2)小路:冕寧-松林地-鐵口口-梯子巖-耍耍溝-清溪縣(紅色線表示)

(3)僻路:冕寧北-夷地-磨西、面灣東-瀘定橋下游-飛越嶺(藍色線表示)

(4)捷徑:西昌黑沙馬-涼山夷地-歸化汛-峨眉縣-嘉定(紫色線表示)

梳理完畢四條石達開可能進入四川腹地的路線,可以看出,他走的是小路,即紅色線表示的那一路。

所以,為了防禦石達開,駱秉章讓總兵唐有耕與雅州知府蔡步鍾領兵2450人共同防禦清溪縣以下的大路和小路;副將謝國泰帶人前往沈邊土司的領地,與土司共同防禦僻路;同時,他命雲南提督胡中和率領所部人馬前往嘉定,防禦捷徑。

石達開為何兵敗大渡河2敵軍篇,最兇狠的敵人不是駱秉章,是比比

駱秉章佈防圖

駱秉章的地理知識不錯,但時間觀念卻不強。5月18日自成都發出的奏摺,佈防自然在18日之前。大渡河發水後,第一支清軍部隊由唐有耕率領,於17日出現在大渡河北岸。從這個時間差上能推測出,在第一個回合,駱秉章落在了石達開後面。

然而,石達開也不快,到達紫打地後,他既沒有及時渡河搶佔對岸的戰略要地,又沒有渡過鬆林河控制松林地。當天晚上,大渡河水暴漲。他無法逾越天塹的同時,駱秉章的大網便越收越緊了。

當大水肆虐的時候,唐有耕與蔡步鍾均來到大渡河北岸,他們仗著大水氾濫,佔據了有利地形架設大炮。當石達開部扎木筏試圖過河時,清軍開炮。於是,在驚濤和炮聲中,強渡的太平軍紛紛葬身魚腹。

石達開為何兵敗大渡河2敵軍篇,最兇狠的敵人不是駱秉章,是比比

太平軍強渡大渡河

因為石達開不再可能走捷徑去嘉定,提督胡中和便被駱秉章調到了瀘定方面,防備石達開如果渡過鬆林河走僻路。原來防守瀘定的謝國泰則來到了紫打地。不久,越來越多的清軍齊聚與此,大網越收越緊。

不過,駱秉章還是非常擔心石達開能強渡成功的,所以又調來了蕭慶高與何必勝兩支軍隊駐紮在雅州府的榮經,作為第二道防線。

從駱秉章的佈置上我們可以看出,他的行動還是慢了那麼一點點,如果不是突如其來的洪水,僅憑清軍是無法阻擋石達開的。所以,早在佈防之前,他便飛書各地土司,請他們協助消滅太平軍。

其實,在導致石達開大渡河悲劇的敵軍中正牌清軍並沒有佔多大分量,真正可怕的是當地的土司——王應元和嶺承恩。

王應元是松林地的藏族土司,從上文我們知道,石達開到達紫打地後,前面是大渡河,左邊則是松林小河。如果過了松林小河,可以經過鬆林地去瀘定。72年後,另一支軍隊走的就是這條路線。

石達開為何兵敗大渡河2敵軍篇,最兇狠的敵人不是駱秉章,是比比

王應元像

石達開來到紫打地後,松林河上尚有一橋。為了阻止石達開來到松林地,王應元先是斷橋,後來又利用漲水阻擋石達開過河。最終,把石達開死死困在了紫打地。

不過,王應元僅僅是憑藉天氣和地勢防守而已,另一位彝族土司嶺承恩卻是主動出擊,在大渡河一戰的前前後後表現的最為積極,他是存心要置石達開於死地。

還是先來張照片吧!

石達開為何兵敗大渡河2敵軍篇,最兇狠的敵人不是駱秉章,是比比

這就是嶺承恩的孫子嶺光電,看到他,會不會有一種時光倒流,穿越到100多年前的紫打地,通過石達開的眼睛凝望死神的錯覺。

不過,在清代毀容大觸的筆下,嶺承恩長這樣子。

石達開為何兵敗大渡河2敵軍篇,最兇狠的敵人不是駱秉章,是比比

在我看來,在大渡河一戰中,嶺承恩完全可以和大水一起,並稱為石達開的兩大死神。

在大渡河一戰的序曲中,他就居功甚偉。原來,在石達開來到紫打地的一個多月之前,另一支太平軍由石達開的部下賴裕新率領,也要過大渡河。不過,他們走的是大路。誰知,這支部隊在途中遇伏,賴裕新死於非命。

賴裕新是什麼人?他可是石達開最得力,最忠心的部下。從湖口大捷之時便跟隨在翼王左右。石達開蟄伏廣西,人心離散,多少老部下投降的投降,萬里回朝的萬里回朝,只有賴裕新始終對翼王不離不棄。嶺承恩打死賴裕新,等於斷了石達開一臂。

紫打地三面圍山,一面阻水,後路一斷,就是絕地。石達開的後路,便是幾十裡外的鐵宰宰。石達開領軍多年,自然不會白痴到不在此地設兵防守。然而,嶺承恩血戰鐵宰宰,斷了石達開的退路。

石達開為何兵敗大渡河2敵軍篇,最兇狠的敵人不是駱秉章,是比比

雅西高速幹海子和鐵寨子雙螺旋隧道,如今的鐵宰宰

最後,也是最關鍵的。石達開到達紫打地後,在馬鞍山上設下大營,並把糧草囤積於此。是嶺承恩帶人趁夜色偷襲了馬鞍山大營,奪取了石達開的糧草,也使得石達開大軍失去了馬鞍山這個有利地形。

雖說嶺承恩偷襲得手後,石達開的糧草也許已經所剩無幾,但這樣的失敗,對失落的士氣無異於雪上加霜。

嶺承恩比只敢隔著大渡河放炮的清軍大膽的多,功勞也大的多。

石達開為何兵敗大渡河2敵軍篇,最兇狠的敵人不是駱秉章,是比比

清廷賞給嶺承恩的印

然而,嶺承恩雖然在大渡河一戰中居功甚偉,但他由於他是少數民族,所以石達開被俘後分功勞蛋糕,大頭都是清軍的。嶺承恩只是由原來的土千戶升為土遊擊而已。清朝官員們甚至連他的名字都搞錯了,其實,承恩只是他的字,他的大名叫作嶺廷福,彝族名字叫作比比。

想到居然是比比殺死了石達開,這可真算得上是太平天國史上的最暗黑的童話了。

預告:明天解析石達開大渡河失敗最關鍵的因素:石達開本人犯了什麼錯誤。

《石達開自述》

駱秉章:《奏為籌辦會剿漢南逆匪恭摺》;《奏為生擒逆首翼王石達開等並剿滅發逆巨股恭摺由六百里馳奏》

黃彭年:《代劉蓉致駱秉章稟稿》;《黎雅紀行》;《黃彭年復唐炯書》

《佚名日記》(《太平天國資料》)

《光緒越巂廳全志》

都履和:《翼王石達開涐江被困死難紀實》

嶺光電:《石達開在涼山失敗之經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