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古城变迁的见证者,特殊的“剪粘”建筑方式曾风靡一时

漳州古城变迁的见证者,特殊的“剪粘”建筑方式曾风靡一时

漳州东西桥亭观音庙

一方土地的文化积蕴如果深厚,有时候一座庙宇的影响是很有分量的,譬如说东西桥亭观音庙。

漳州的民间信仰丰富,除了南山寺,大大小小的庙宇很多,它们都是漳州历史的见证,今天就来带你介绍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寺庙——东西桥亭观音庙

漳州古城变迁的见证者,特殊的“剪粘”建筑方式曾风靡一时

东西桥亭观音庙

西桥亭,也称西桥亭佛祖庙,漳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修文路。建于唐元和十年(816年),古称“登仙桥”,后改为“西清桥”,民间俗称“西桥亭”,为“三清桥”之一。桥北建观音庙,清光绪三十一年(1095年)亭被洪水冲毁,庙坍塌,民国24年(1935年)重建,1993年重修。今亭遗址仍存,桥已成为路面。

庙宇历经兴废,现存建筑为近年重建。西桥亭历经千年兴废,虽说桥已不存,但西桥亭仍在,成为漳州古城变迁的见证者。

漳州古城变迁的见证者,特殊的“剪粘”建筑方式曾风靡一时

东西桥亭观音庙

西桥亭屋顶上剪粘也可一看,顶上的龙凤鸟兽花草鱼虫都是以瓷片粘贴而成,剪粘是闽南一带建筑的特殊装饰方式,旧时工匠会搜集各家不用的瓷碗瓷盘,根据造型进行剪切拼贴,而现在多用一次烧制而成的,便少了的那几份巧思和诚意,且随着寺庙翻建,旧的剪粘往往不会保存,就这么随之而逝。西桥亭于近年翻建,亦供奉观音,而东西桥亭之间的壕沟也是唐宋时“濠环抱子城”的旧景。

漳州古城变迁的见证者,特殊的“剪粘”建筑方式曾风靡一时

东西桥亭观音庙

漳州古城在宋时便疏浚了护城河,因为临近九龙江,它的水系亦特别发达,旧时习惯在桥边修建桥亭以供人休息,桥亭中供奉观音,亦有水月之禅意,桥亭横跨在古水道上,那株不见天的榕树,便在东桥亭前,东桥是横跨梁式的石桥,建成之时恰逢漳州知识分子里中了第一个举人,便名“名第桥”,东桥正逢水路要口,也是旧时入漳州城的要口,沿线便是一副水岸生活的景象,东桥亭有意思的是庙背后还留存着旧时的灰塑的,下侧的狮奴牵狮显得特别生动。

漳州古城变迁的见证者,特殊的“剪粘”建筑方式曾风靡一时

东西桥亭观音庙

走进寺庙里面,我们可以看见一排金光闪闪的奖章,西桥亭寺热心公益事业,支持畲族建设,是2006-2010扶贫助学的模范单位,在小小的寺庙中看见了很多积极向上的能量,在保留漳州古寺特色也不忘记为漳州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漳州古城变迁的见证者,特殊的“剪粘”建筑方式曾风靡一时

东西桥亭观音庙

在寺庙的侧墙上,有写着修复芗城区西桥亭佛祖廊“三宝殿”捐资芳名,在这个长长的佛祖廊中记录着每一个为这个古寺贡献的人们,捐资金额多至几万少至几十,都如数记载在佛祖廊上,为了纪念这些人具有重要的意义。

漳州古城变迁的见证者,特殊的“剪粘”建筑方式曾风靡一时

东西桥亭观音庙

在寺庙内可以看见左面墙上印有“大悲咒”, 大悲咒是观世音发愿要如何帮助众生解厄的咒。

漳州古城变迁的见证者,特殊的“剪粘”建筑方式曾风靡一时

东西桥亭观音庙

在寺庙内右面墙上写了三宝弟子吴立建 周碧芬敬谢,世出世法里头,亲近三宝是大福德之人,也是大智慧之人,故写在墙上,提醒珍惜这个机缘,做一个真正的三宝弟子,认真念佛求生西方净土,在这一生成就究竟圆满的功德。

漳州古城变迁的见证者,特殊的“剪粘”建筑方式曾风靡一时

东西桥亭观音庙

在走出寺庙的两个木门,用红纸写上风调雨顺,寓意着在这个安静祥和的观音庙年年风调雨顺,事事顺意。

如今,在漳州

芳华里典雅,香港路轻轻,

等到一株木棉花开的红颜,

一下子坠入往日怀恋的眼光中。

看漳州老街的变迁,忆年华的美好,

跟着历史的脚步“斗阵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