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古城變遷的見證者,特殊的“剪粘”建築方式曾風靡一時

漳州古城變遷的見證者,特殊的“剪粘”建築方式曾風靡一時

漳州東西橋亭觀音廟

一方土地的文化積蘊如果深厚,有時候一座廟宇的影響是很有分量的,譬如說東西橋亭觀音廟。

漳州的民間信仰豐富,除了南山寺,大大小小的廟宇很多,它們都是漳州歷史的見證,今天就來帶你介紹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寺廟——東西橋亭觀音廟

漳州古城變遷的見證者,特殊的“剪粘”建築方式曾風靡一時

東西橋亭觀音廟

西橋亭,也稱西橋亭佛祖廟,漳州市文物保護單位,位於福建省漳州市薌城區修文路。建於唐元和十年(816年),古稱“登仙橋”,後改為“西清橋”,民間俗稱“西橋亭”,為“三清橋”之一。橋北建觀音廟,清光緒三十一年(1095年)亭被洪水沖毀,廟坍塌,民國24年(1935年)重建,1993年重修。今亭遺址仍存,橋已成為路面。

廟宇歷經興廢,現存建築為近年重建。西橋亭歷經千年興廢,雖說橋已不存,但西橋亭仍在,成為漳州古城變遷的見證者。

漳州古城變遷的見證者,特殊的“剪粘”建築方式曾風靡一時

東西橋亭觀音廟

西橋亭屋頂上剪粘也可一看,頂上的龍鳳鳥獸花草魚蟲都是以瓷片粘貼而成,剪粘是閩南一帶建築的特殊裝飾方式,舊時工匠會蒐集各家不用的瓷碗瓷盤,根據造型進行剪切拼貼,而現在多用一次燒製而成的,便少了的那幾份巧思和誠意,且隨著寺廟翻建,舊的剪粘往往不會保存,就這麼隨之而逝。西橋亭於近年翻建,亦供奉觀音,而東西橋亭之間的壕溝也是唐宋時“濠環抱子城”的舊景。

漳州古城變遷的見證者,特殊的“剪粘”建築方式曾風靡一時

東西橋亭觀音廟

漳州古城在宋時便疏浚了護城河,因為臨近九龍江,它的水系亦特別發達,舊時習慣在橋邊修建橋亭以供人休息,橋亭中供奉觀音,亦有水月之禪意,橋亭橫跨在古水道上,那株不見天的榕樹,便在東橋亭前,東橋是橫跨梁式的石橋,建成之時恰逢漳州知識分子裡中了第一個舉人,便名“名第橋”,東橋正逢水路要口,也是舊時入漳州城的要口,沿線便是一副水岸生活的景象,東橋亭有意思的是廟背後還留存著舊時的灰塑的,下側的獅奴牽獅顯得特別生動。

漳州古城變遷的見證者,特殊的“剪粘”建築方式曾風靡一時

東西橋亭觀音廟

走進寺廟裡面,我們可以看見一排金光閃閃的獎章,西橋亭寺熱心公益事業,支持畲族建設,是2006-2010扶貧助學的模範單位,在小小的寺廟中看見了很多積極向上的能量,在保留漳州古寺特色也不忘記為漳州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漳州古城變遷的見證者,特殊的“剪粘”建築方式曾風靡一時

東西橋亭觀音廟

在寺廟的側牆上,有寫著修復薌城區西橋亭佛祖廊“三寶殿”捐資芳名,在這個長長的佛祖廊中記錄著每一個為這個古寺貢獻的人們,捐資金額多至幾萬少至幾十,都如數記載在佛祖廊上,為了紀念這些人具有重要的意義。

漳州古城變遷的見證者,特殊的“剪粘”建築方式曾風靡一時

東西橋亭觀音廟

在寺廟內可以看見左面牆上印有“大悲咒”, 大悲咒是觀世音發願要如何幫助眾生解厄的咒。

漳州古城變遷的見證者,特殊的“剪粘”建築方式曾風靡一時

東西橋亭觀音廟

在寺廟內右面牆上寫了三寶弟子吳立建 周碧芬敬謝,世出世法裡頭,親近三寶是大福德之人,也是大智慧之人,故寫在牆上,提醒珍惜這個機緣,做一個真正的三寶弟子,認真唸佛求生西方淨土,在這一生成就究竟圓滿的功德。

漳州古城變遷的見證者,特殊的“剪粘”建築方式曾風靡一時

東西橋亭觀音廟

在走出寺廟的兩個木門,用紅紙寫上風調雨順,寓意著在這個安靜祥和的觀音廟年年風調雨順,事事順意。

如今,在漳州

芳華里典雅,香港路輕輕,

等到一株木棉花開的紅顏,

一下子墜入往日懷戀的眼光中。

看漳州老街的變遷,憶年華的美好,

跟著歷史的腳步“鬥陣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