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若英成為華語片票房最高女導演,然後呢?

劉若英成為華語片票房最高女導演,然後呢?

你喜歡《後來》這首歌嗎?那去看了《後來的我們》就一言難盡了。

劉若英成為華語片票房最高女導演,然後呢?

在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總有那麼一兩首歌曲,陪你度過一段難忘的日子。然後交給時間去沉澱,這些歌曲就能發酵成回憶的BGM,昇華為情懷的代名詞。

劉若英的歌曲陪粉絲走過23年歲月,18年前那首《後來》幾乎觸碰了大多數80後、90後的情感生活,“你都如何回憶我,帶著笑或是很沉默”唱進了所有失戀男女的內心。

劉若英成為華語片票房最高女導演,然後呢?

即便這些年根據音樂IP改編而成的電影一不小心就折損了原歌曲的價值,但是當劉若英宣佈要把拍攝跟《後來》一樣講述關於青春遺憾的故事《後來的我們》時,粉絲們依然相信她可以做得很好,因為她是劉若英啊,是那個唱過的歌、演過的戲、寫過的書從來沒有讓我們失望過的文藝女神。

劉若英成為華語片票房最高女導演,然後呢?

如今《後來的我們》的票房也證明劉若英導演處女作在市場上的不負眾望。雖然影片上映第一天就被爆出預售數據涉嫌造假,大批購票爭取到大面積排片率後,就利用影城退票政策默默退掉。

劉若英成為華語片票房最高女導演,然後呢?

劉若英成為華語片票房最高女導演,然後呢?

但是這一醜聞並沒有澆滅觀眾的觀看慾望,《後來的我們》票房數據依舊稱霸五一影市,從排片、場均到總票房都是第一。四天時間斬獲9.25億元票房,創華語影史女導演票房新紀錄,就讓人不能不重視起電影本身的“實力”,再將《後來的我們》簡單粗暴地定義為靠“買票房”營造了趕超好萊塢大片的市場效果,就有點太不講道理了。

劉若英成為華語片票房最高女導演,然後呢?

票房當然不能代表電影本身的質量,卻能代表大眾的喜愛程度。就算深陷造假風波,就算豆瓣評分一路低走,觀眾還是願意為影片花錢,不是因為他們錢多,也不是因為他們沒有在觀影前先看評分的習慣,一定是他們認為電影中有比錢和口碑更重要的東西。

劉若英成為華語片票房最高女導演,然後呢?

劉若英成為華語片票房最高女導演,然後呢?

劉若英成為華語片票房最高女導演,然後呢?

劉若英成為華語片票房最高女導演,然後呢?

劉若英成為華語片票房最高女導演,然後呢?

《後來的我們》,連名字都能喚起我們小情懷的電影,其中的感悟青春和懷舊情懷絕對是引發80後、90後觀眾情感共鳴的利器,也是影片本身最令人無法忽視的“實力”。既然為青春情懷痴狂,既然很愛很愛奶茶,就敢為她買一張電影票。一張電影票價,為心中滋生了將近20年的劉若英情懷買單,不貴。

劉若英成為華語片票房最高女導演,然後呢?

劉若英說,她是被五月天的《後來的我們》歌詞所感動,才催生了這部電影,但是聽過《後來》和《後來的我們》的人,都知道這兩首歌唱的都是同樣的故事。

不管是“後來/我總算學會了如何去愛/可惜你早已遠去/消失在人海”,還是“後來的我們/依然走著/只是不再並肩了/朝各自的人生/追尋了”,都能直接拿來當電影《後來的我們》的內容註釋,一對北漂男女相遇相愛,到後來遺憾分開,再到“錯過了轉身繼續,忘不了昨日的美麗,也要一路走下去”的感悟,很平實的青春故事,沒有墮胎沒有出國也沒有車禍。

劉若英成為華語片票房最高女導演,然後呢?

這些緊扣歌詞的故事情節,通過充滿文藝感的鏡頭講述出來,足夠溫暖又不失感動,情感表達充沛到位,可以說,劉若英把自己恬淡中帶點憂傷和果敢的氣質滲透到了電影的風格中。作為一位新導演,能做到擁有自己的風格,劉若英已算難能可貴。如果觀眾純粹只是去感受劉若英身上特有的文藝氣息,應該就心滿意足了。

何況,劉若英選角的正確性也激發了這個青春故事的感染力。周冬雨和井柏然的表演都賦予了方曉小和林見清以真誠,一個隨性靈動,一個真實純粹,都將自身的表演天賦展現的淋漓盡致。而最令人感動的表演來自飾演見清爸爸的田壯壯,完全不見表演痕跡,卻是最直擊人心的存在。

劉若英成為華語片票房最高女導演,然後呢?

但是,如果你有更高的要求,還期待劉若英將清新脫俗的感覺也體現在電影中的話,那你可能就會失望。油膩的臺詞一直撕扯著觀影時的神經,一個平淡的故事搭配矯揉造作的對白,到底是日常表現還是文學表現?

劉若英成為華語片票房最高女導演,然後呢?

劉若英成為華語片票房最高女導演,然後呢?

“後來的我們什麼都有了,卻沒有了我們”,“幸福不是故事,不幸才是”,“我最大的遺憾,是你的遺憾與我有關”……這些臺詞有足夠被當成心靈語錄的分量,也給了那些喜歡在朋友圈刷存在感的觀眾提供足夠多的選擇,但統統不是生活中的語言。

假設那個連“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都不懂的方小曉,卻時不時帶著金句體質,如果當時開個博客或者微博,早就是張嘉佳級別的大V,還會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嗎?

劉若英成為華語片票房最高女導演,然後呢?

更令人遺憾的是,這些臺詞矯情中隱約還帶著算計和討巧成分,每一句臺詞都被拿來當成販賣情懷的營銷方案。除了矯情得不像日常的臺詞,運用空鏡頭來襯托主角的心情、回憶是彩色、現實是黑白的畫面等表達方式,都可以看出劉若英刻意給這一波“情懷殺”加上砝碼的野心。

而且,有些東西太刻意了,就失去了它原本的意義。濾鏡加太厚了就會失真,情懷太多了就變成矯情。如果把情懷比喻成一件流行單品的話,那麼看《後來的我們》,就猶如看一個把所有時尚元素堆積於一身的時髦人,外表越是光鮮卻顯得內心虛空。

《後來的我們》的內核跟大多數青春片一樣,談情懷的時候,總是繞不過回憶前任那點事。是不是少了“如果我們還在一起,我們會怎樣”的假設,就不配談情懷?

在這一點上,《後來的我們》還試探性地往前多邁出了一步。重遇後,已婚的林見清和方小曉同開一間房、在房間裡巧妙地避開見清與兒子的視頻鏡頭、回憶第一次時的姿勢、感情難以自抑牽手奔跑回房間、互相跟前任確認“你愛過我嗎?”……

劉若英成為華語片票房最高女導演,然後呢?

劉若英成為華語片票房最高女導演,然後呢?

如果沒有外人的“攪局”,兩人大概會上演一段“原來這就是我們又在一起的樣子啊”。已婚男人和前女友的感情可以理解,但行為不能理解。

劉若英成為華語片票房最高女導演,然後呢?

劉若英成為華語片票房最高女導演,然後呢?

《後來》的歌詞裡只有我和你,五月天的《後來的我們》也講明“有再多的不捨/也要狠心割捨”,可是電影《後來的我們》中明明已有他們,當見清老婆和孩子都出現的時候,就覺得“有了現任卻對前任念念不忘”這件事並不值得如此讚美。

後來,你總算學會了如何去拍戲,可惜珍貴的人生,有失有得。無論是後來電影怎麼了,也要讓後來人生精彩著。只期待後來的你,能好好唱歌,那就是後來的我們,最想的。

劉若英成為華語片票房最高女導演,然後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