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愛華:領導幹部要適應在議論紛紛中開展工作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各級領導幹部特別是高級幹部要主動適應信息化要求、強化互聯網思維。”“過不了互聯網這一關,就過不了長期執政這一關”。當今時代,媒體的關注幾乎無所不及,網絡的影響幾乎無時不在。可以說,隨時要面對媒體的聚焦和網絡的拷問,已經成為當下官員工作的“新環境”;適應在議論紛紛中開展工作,是對各級領導幹部的“新考驗”;如何適時回應好網民的關切,是一個“新課題”。

在議論紛紛中開展工作,就要始終保持胸如大海的境界。在當今的輿論環境下,幹一件事情,往往會引發網絡上的品頭論足,有時甚至會遭致無中生有的臆想、別有用心的非議,這是領導幹部作為公眾人物、履行公共職權的“副產品”。對此,不能不多加註意,但也不必太過在意,更不可為其所左右,一定要正確看待、主動適應、從容應對。要胸如大海,聽得進逆耳之言、容得下不同意見、忍得了雜音噪音;要志如堅鋼,受得起委屈、經得住“起底”、耐得住質疑;要襟懷坦蕩,主動接受輿論監督,自覺檢視自己的言行,反思工作中的差距和不足,不斷去改進、去完善、去提高。始終做到大事不放鬆、小事不放過、難事不放棄,把好事辦實、實事辦好,如此方能贏得網民的信任,消弭炒作的誘因。

在議論紛紛中開展工作,就要始終保持心無旁騖的定力。網絡本是推動工作的“利器”,而不應成為干擾事業的“兇器”。但現實中,由於一些“網絡推手”把持輿論場,很多網民不明就裡、推波助瀾,真正的當事者、受益者的聲音卻出不來,一定程度上會影響一個地方的工作。作為領導幹部,如果被網絡輿情所裹挾,被“網絡推手”牽著鼻子走,放棄本該乾的工作,影響的是一方發展利益,損害的是一方百姓福祉。所以,

面對紛紛擾擾,決不能畏首畏尾、為官不為,一定要心無旁騖、敢於擔當,該乾的一定要繼續幹,該闖的一定要大膽闖。幹,可能會有失誤,但如果不幹,任由事業停滯,這是最大的失誤;闖,可能是在冒險,但如果不闖,坐視機遇喪失,這是最大的冒險。只要是符合黨的方針政策和國家法律法規的事,只要是遵循經濟社會發展客觀規律的事,只要是對絕大多數老百姓有益的事,就應該雷厲風行決策、義無反顧推進,不能成為“三久”:久拖不決、久治不愈、久攻不下。

在議論紛紛中開展工作,就要始終保持毫不懈怠的幹勁。在網絡的“聚光燈”下幹事情,來不得半點疏忽、半點懈怠,必須始終如履薄冰、如坐針氈,這就是輿論監督的功效。如果為官不為,或是胡亂作為,也會被網絡抓住不放。所以,對任何事情,都要精細化地幹,做到用心、公心、耐心。“用心”,就是深入思考謀劃、周密安排部署,把形勢研究得更透徹,把困難估計得更充分,把措施考慮得更周全,對每一種現實存在的矛盾,都要有破解之策、應對之道;對每一個難以預見的問題,都要能留有後手、“見招拆招”。

“公心”,就是始終以改善民生作為“指揮棒”,從老百姓的利益出發來推進工作,凡事都要設身處地、換位思考,“挖井先想吃水人”,只有將心比心,才能深入人心;只有深入人心,才能贏得民心。“耐心”,就是隻要方向正確,就要堅定不移,既不能因為一時的挫折而喪失信心,導致虎頭蛇尾;也不能奢望所有的問題能朝夕解決,導致急躁毛糙。要把時不我待的幹勁與靜水流深的穩勁結合起來,一年一年苦幹下去,一件一件抓好落實。

在議論紛紛中開展工作,就要始終保持清正廉潔的操守。對領導幹部來說,工作不努力,一點本錢都沒有;經濟不發展,一點地位都沒有;民生不改善,一點面子都沒有;為政不清廉,則一無所有。評價幹部的所作所為,從大的方面講,應看其是否經得起實踐、人民和歷史的檢驗;從小的方面講,應看其是否經得起巡視、審計和網絡的拷問。“硬氣”來自“正氣”,“浩氣”帶來“底氣”。正所謂“行無愧怍心常坦、身處艱難氣若虹”。所以,

領導幹部一定要做到“三好”:管好自己,堅持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帶好隊伍,對幹部嚴格教育、嚴格要求、嚴格管理、嚴格監督,讓“幹事的上去、不幹事的下去、幹壞事的進去”;做好事情,堅持敢於負責、勇於擔當、甘於奉獻,不給上級添麻煩、不給下級推責任、不給自己找藉口,忠誠履職、一心為民。(此文刊載於2014年12月12日《中國組織人事報》,此次轉發時略有改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