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願填報諮詢一次5萬 “頂級專家”靠譜嗎?

高考志願填報諮詢現天價收費:一次5萬 

部分機構收費指導高考志願填報,普通老師成專家,“一對一”諮詢標價數千到數萬

高考過後,考生和家長又圍繞著志願填報忙碌起來。面對那麼多學校和專業,如何選擇讓很多考生和家長犯了難,這也讓幫助考生填報志願的輔導市場漸漸火了起來,“大數據預測錄取概率”、“專家一對一諮詢”等填報服務五花八門,要價數千到數萬。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認為,專家的指導是專家的視角,不能替代學生自己的意願,學生需要結合自己的實力和興趣進行選擇,“志願填報可以有專家的諮詢,家長的參謀,但最終是學生自己的志願。”

高考志願填報諮詢一次5萬 “頂級專家”靠譜嗎?

一家機構推出的高考志願填報頁面,其中“名師一對一指導”標價為5800元—50000元。而在其內頁中,標價範圍又變成了2800元—9800元。

焦點1

“大數據”能預測錄取概率?

高招老師:分數線劃分有很多不確定因素,往年數據僅作參考

在高考前,很多機構就開始宣傳自己的高考志願填報服務,一些機構以舉辦免費講座的形式,向家長和考生推廣諮詢收費服務。

這家高考志願填報機構的客服人員還稱,他們有一個自己研發的錄取公式,只需把今年和往年的高校招生計劃數、考生成績、排名等多個數據填入公式,即可估算出各院校專業的錄取概率。

“所謂預測的錄取概率不可能百分百準確,考生和家長最多隻能以此為參考”,湖南一所高校的招生老師稱,“錄取分數線是由高校的招生計劃和當地考生的志願填報情況共同決定的,有很大不確定因素,因此分數線可能出現‘大小年’的情況。”

對於目前“大數據測算方法”,一家高考志願填報線上輔導機構的工作人員表示,其實只能在分數出來後根據“大數據”給出一個大概的範圍,但在分數線擦邊、剛超重本、二本線等多種情況下,預測就不重要了。

焦點2

多個省份教育考試院均否認提供數據給諮詢機構

據網頁商品介紹,志願一卡通包含教育部5年來各大院校錄取數據、各大院校介紹及特色、各個專業簡析等,考生可按專業、院校、排名等得出報考方案。客服人員在電話中表示,後臺有10年的教育部報考數據可供參考。

焦點3

“頂級專家”靠譜嗎?

業內人士:頂級專家天價服務多是炒作

據該客服介紹,資深專家指的是1-3年報考經驗高中老師或3年以上報考經驗社會精英老師;頂級專家是高校招生辦老師或5年以上報考經驗的社會精英老師;雲志願核心團隊則是行業專家。

雲志願客服稱,請高校招辦老師指導填志願,需要“走關係”。“我們因為行業的原因,有認識一批關係好的招辦老師,以您是我們親戚的小孩的名義去請老師幫忙服務。但是需要您幫忙保密,因為老師都是義務幫忙的。”

計橋升學規劃研究院的客服則表示,一對一輔導的價格比較高,不同諮詢師的價格不同。其名下一位師範類院校畢業、教育學碩士背景、長期從事高考志願填報和諮詢工作的高老師,收費達39800元;另一名高級諮詢師米老師收費則是8800元。

一所高校的招生老師稱,錄取分數線是由報考人數和高校招生計劃來決定的,雖然高校在每個省份的招生計劃是先確認的,但志願填報人數並不確定,所以專家也無法準確預測高校錄取分數線。

業內人士認為,“高考志願填報出現天價服務,有些是出於炒作目的,用貴來標榜自己的地位,也有人曝光度高,覺得自己是名人,聊半個小時能收幾萬塊。”

對於諮詢師的資質,該業內人士稱,“目前行業內沒有統一的資質認證,有很多公司的諮詢師都是兼職的,全職的就一個老闆。”

■ 專家觀點

考生要結合實力和興趣填報志願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認為,對往年的數據進行收集和整理,是有一定價值的。但目前高考志願填報輔導行業還不是特別規範,也有虛假宣傳的情況存在,考生和家長需要對高考錄取的規則、志願填報的常識有所瞭解。

“只有投檔結束之後,才會知道錄取分數”,熊丙奇說,“有些專家會說,在填志願的時候就知道這個學校的錄取分數是多少,這顯然是錯誤的。專家可以告訴家長和考生的,只是根據往年錄取分數和平行志願錄取規則,如何組合填報志願會有更高的錄取幾率。”

熊丙奇還強調,志願填報可以有專家的諮詢,家長的參謀,但最終是學生自己的志願。學生需要結合自己的實力和興趣進行選擇,數據、專家認為好的,不一定是適合學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