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新市民”周江勇:履新一个月四大关键词

2018-06-20 15:46 | 政在解读

“从今天开始,我正式落户杭州了,真正成为杭州的一员了。”

“我将为杭州改革发展倾注自己全部的热情和力量,决不辜负中央和省委对杭州的殷切期望,决不辜负历史和人民对杭州的美好期盼。”

5月14日,浙江省委常委周江勇兼任杭州市委书记,在当天下午召开的全市领导干部会议上,他如此表态。

如今,“新市民”周江勇来杭履新的一个月里,在全省推进“大学习、大调研、大抓落实”过程中,他深入调研的脚步可谓紧锣密鼓——踏访杭州的13个区县(市),先后考察了25镇15村15家企业,走访了市发改委、市财政(地税)局等14个部门,并前往大江东产业集聚区进行蹲点调研等。

此外,他还先后出席第二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第三届世界杭商大会、第三届海外华文新媒体高峰论坛、G60科创走廊第一次联席会议等会议并发表讲话。

在这一次次的调研和讲话中,周江勇阐述了什么观点和看法?他最为关注的是什么问题?我们进行了梳理,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他对如何持续推进“八八战略”在杭州的生动实践、杭州如

何更好地成为展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窗口”的观察与思考。

“在全市上下来一个大学习”

关键词一:不忘初心

杭州“新市民”周江勇:履新一个月四大关键词

履新的当天下午,周江勇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研究部署当前工作。

周江勇说,浙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萌发地,杭州作为省会城市,必须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有更高标准、下更大功夫。

周江勇强调,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杭州发展作出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作为第一位的政治任务,在全市上下来一个大学习,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持续深化“八八战略”在杭州的生动实践,全力推动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在杭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中共杭州小组纪念馆和市城市规划展览馆串起了杭州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在调研中,周江勇瞻仰红色遗迹,重温了200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到小营巷调研的场景和2011年给小营巷社区党委的复信。

杭州“新市民”周江勇:履新一个月四大关键词

“更替的是岁月,不变的是初心。”周江勇强调:全市党员干部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忘记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这是我们各项事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是杭州建设世界名城的根本目的。

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的优良传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同杭州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只要是关乎民心的事、事事都要在心,只要是符合民意的事、事事必须呼应,只要是惠及民利的事、事事定当尽力,一步一步把宏伟蓝图变为杭州人民的美好生活。

深入推进“八八战略”在杭州的具体实践

关键词二:一任接着一任干

杭州“新市民”周江勇:履新一个月四大关键词

“一任接着一任干,持续推进‘八八战略’在杭州的生动实践”,这是周江勇在对杭州各地密集调研中,反复强调的话语。

前期,在走访看望老同志时,周江勇就曾表示,当前,杭州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我们将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寄予的“四个杭州”“四个一流”的殷殷重托,坚决贯彻省委提出的“以一流状态建设一流城市”要求,在历届市委工作打下的坚实基础上接续奋斗,朝着建设独特韵味别样精彩世界名城目标迈进。

从5月下旬开始,周江勇利用一周左右时间,先后对杭州13个区、县(市)进行摸底调研,了解各地重点工作、重大项目推进情况。

“我们要翻篇归零再出发,以一流状态建设一流城市,当好全省‘两个高水平’建设的排头兵。”在与区县(市)委书记座谈时,周江勇强调,要增强政治担当、历史担当、责任担当,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深化“八八战略”在杭实践,坚持“一张图”“一盘棋”“一条心”,一以贯之推进独特韵味别样精彩世界名城建设

,努力打造展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窗口”。

杭州“新市民”周江勇:履新一个月四大关键词

履新一月期间,周江勇除了在杭州市内调研,还出了“两趟门”。一趟是5月30日晚,他率杭州市代表团赴衢州,召开山海协作工作对接交流会。

山海协作是“八八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会上,周江勇提出要念好山海经、唱好协作曲,共建大走廊、共兴大产业、共筑大平台、共促大民生、共抓大保护,持续深化杭衢山海协作的具体实践。

另一趟“远门”,是6月1日去上海参加G60科创走廊第一次联席会议。

G60科创走廊是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引擎。此次会上,周江勇表示,杭州将着力与兄弟城市携手打造便捷通道,不断缩短时空距离,进一步畅通G60科创走廊发展动脉。同时,着力推进创新协同、产业共兴和改革联动,携手为G60科创走廊建设发展持续提供澎湃活力。

“把脉”杭州经济社会发展

关键词三:高质量发展

杭州“新市民”周江勇:履新一个月四大关键词

大学习、大调研、大抓落实,是为了推动作风大转变、工作大提高、事业大发展。在这一个月里,走访调研,聚智汇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把脉”,是周江勇安排工作的主线。

5月19日、20日,周江勇用两天时间,走访了马云、宗庆后、李书福、王水福、鲁伟鼎等民营企业家。“新时代是创新创造的时代,是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更加需要一批具有家国情怀和强大实力、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更加需要传承和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周江勇希望大家继续当好标杆并发挥辐射示范作用,激励更多企业发展壮大,推动杭州当好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

两天之后,周江勇出席第三届世界杭商大会,也再次向杭商提出殷切希望:广大杭商不忘家国情怀,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追梦者”;践行新发展理念,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弄潮儿”;以世界名城建设为己任,做眷恋家乡反哺家乡的“爱乡人”。

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坚持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6月8日,周江勇在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暨“三名”工程领导小组会议上强调,要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抓好人才工作,

以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不断吸引人才,更好地发挥人才对杭州发展的支撑作用。

杭州“新市民”周江勇:履新一个月四大关键词

实现杭州新一轮高质量发展,不仅要高举创业创新大旗,更离不开党建的“保驾护航”。截止目前,周江勇已前往14个市级部门进行调研,每到一处,他都强调要更好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在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上下功夫、见实效。

5月28日,周江勇先后赴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委统战部走访调研,并主持召开党建工作汇报会。他强调,要深刻认识党建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站在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实现杭州新一轮高质量发展高度,以更严要求、更实举措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激励党员干部

保持一流状态、追求一流水平、创造一流业绩,推动杭州党建工作继续走在前列。

将宏伟蓝图变成实景

关键词四: 世界名城

杭州“新市民”周江勇:履新一个月四大关键词

“杭州生态本底好,文化底蕴深,转型力度大,建设起点高,发展格局已经很大了,建议再大一点,坚持国际化视野,往世界名城方向走。”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通往世界的杭州,也正以更开放的姿态敞开怀抱。这一个月内,周江勇就参加了在杭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第三届海外华文新媒体高峰论坛,会见了来自美国、法国、匈牙利以及英中贸易协会的国外客人。

“茶和世界,共享发展”,是此次茶博会的主题。开幕式上,周江勇在致辞就提出:于杭州来说,茶是杭州文化积淀、经典产业、品质生活、开放纽带。本届茶博会必将有力推动杭州茶文化、茶产业与世界的交流,必将为杭州推进城市国际化、建设世界名城提供重要助力。

在以“融合新时代:华文媒体的使命与担当”为主题的海外华文新媒体高峰论坛上,周江勇也卖力“吆喝”:杭州不仅是浙江的杭州、中国的杭州,也是亚洲的杭州、世界的杭州。希望进一步深化杭州与广大海外华文新媒体合作,推动杭州与海外侨胞、杭州媒体与海外华文媒体互动交流,讲好杭州故事、浙江故事、中国故事。

杭州“新市民”周江勇:履新一个月四大关键词

杭州对外开放力度不断加大,对内的改革也愈加深入。5月23日,周江勇主持召开十二届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他强调,既要雷厉风行,又要久久为功,坚定不移将改革进行到底。此次会议确定了杭州2018年重点改革任务,并明确以“最多跑一次”改革撬动各领域改革,每一项都与加快建设世界名城、增进百姓获得感息息相关。

当前的杭州,正处在“后峰会、前亚运”的重要窗口期。也正如周江勇在调研中所言,“杭州这本书,要好好地读。”在加快建设独特韵味别样精彩的世界名城路上,杭州将不断书写荡气回肠的发展新篇章,让世界透过杭州这个“窗口”,领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无尽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