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岁姚路将军的故事——朝鲜战场上的炮兵团长

阅读更多军旅美文

97岁姚路将军的故事——朝鲜战场上的炮兵团长

姚 路,1938年9月参加冀中八路军,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历任文书、干事、参谋、学员、连长、作训股长、营长、炮兵团长等,抗美援朝胜利后回国历任炮兵师长、外长山要塞区副司令员、国防科委第九研究院政委、旅大警备区副司令员、沈阳军区炮兵司令员等。

97岁姚路将军的故事——朝鲜战场上的炮兵团长

朝鲜战争爆发后,我当时在西南军区独立炮兵团,因为我团的火炮是法国制造的老式武器,部队决定改装,换成了苏式762野炮。进行了半年训练后,我团入朝参战。

就这样我带着炮团开进了三千里江山。炮团进驻时,朝鲜刚好打五次战役,美军不甘心一次次失利,极力想挽回正在衰落的战局。

97岁姚路将军的故事——朝鲜战场上的炮兵团长

旗开得胜 夺下“两座山”

根据军委统一部署,我们团一到朝鲜就被配属到志愿军第47军,军领导亲自迎接了我炮团并立刻在驻地部署了新的作战计划。

五次战役后,我炮团在朝鲜打了大小战斗十几次,但记忆最深的是攻打一座叫天德山,一座叫月夜山的两座山战斗。我们没到之前,47军的步兵部队已经对两座山攻击了多次,始终没有最后占领,所以我们炮兵的到达可谓是一场及时雨。

我们的炮火猛烈地投向两座山,支援着步兵夺回阵地。我和步兵团长在观察所直接指挥着,一次次打退敌人的进攻。不到两个小时,炮弹几乎轰平了两座山,使47军步兵团顺利占领山头。我们的战旗在山上飘扬着,伴随着战友们的欢呼,一名战友还写下四句诗纪念:入朝第一战, 炮兵威风显,天德和月夜,占领两座山。

战后,第47军军部对我炮团进行了通令嘉奖。战斗空隙,文工团到部队慰问。我记得那天军长非让我和一个文工团员跳舞,可是我不会跳啊,只能坐在一边看看热闹。心里觉得这一仗打得真是过瘾,真想写信给爱人告诉她这个胜利的消息。

97岁姚路将军的故事——朝鲜战场上的炮兵团长

不久,我们又配合友邻部队打了马良山防御战。美军第七军威风一落千丈,我们志愿军炮兵展示了绝对的优势,在协同作战中彰显了它无比强大的震慑力。

敌机突袭 政委遇难

我们的驻地是一个叫温井的山村,距离军部大约4公里。刚住下,军部就通知我去开会,于是我连忙赶到军部所在的山洞里。这是我第一次坐到了47军的指挥所,见到大名鼎鼎的军长曹里怀,他参加过长征,曾是红四方面军一局局长,解放战争时担任了四野47军的军长。1951年4月,他率47军6万人参加了抗美援朝。我还见到了军政委李人林,他也是我军战功卓著的老红军。

军首长详细介绍了作战方案。会后,军长对我说:“姚团长,你们炮团车辆骡马多,目标太显眼。敌人一定会发现,你们不能在村里住,要连夜上山疏散找山洞去住。”我听后点点头,随即赶回了炮团驻地,对老搭档政委邓玉林说:“我去前方看地形,选择炮阵地,你在家组织部队马上转移吧!”

97岁姚路将军的故事——朝鲜战场上的炮兵团长

姚路将军的书法

谁知我走后,不幸发生了……

刚住到村子时,政委和我在一个草房里住,两人每人搭一个高铺,两名机要员睡地铺。我走后,参谋长就住在我的铺上。夜里,敌机突然来袭,一阵疯狂轰炸,邓玉林还没下地,就被呼啸而来的弹片击中了胸膛,躺在了血泊中。参谋长幸好歪着身子躺在铺上,只是枕头被炮弹皮崩掉了角,睡在地铺上的机要员安然无恙。

第二天我一进村子就听到哭声一片,得知政委牺牲了,我心如刀绞。政委是老红军也是我的老战友,我们两个都住在一个院里。从国内出发时,他的孩子才只有8个月大!我真后悔,为什么没有按着军部部署连夜转移,可一切都晚了!我擦干眼泪,安排医疗队将政委的遗体送走,人员紧急疏散到了安全的山洞,才松了口气(现在我的老搭档安葬在石家庄烈士陵园)。

97岁姚路将军的故事——朝鲜战场上的炮兵团长

政委牺牲的消息封闭了很长时间,战争结束后,组织才告诉他爱人,没想到他爱人当即便昏了过去。从那起,我很长时间没有笑过,他还不到40岁啊……政委的遇难更加激起全团指战员对美帝国主义的仇恨,我们将悲痛化为力量,狠狠炮击着敌阵地。

军部命令副政委康俊玉代理政委,我还要兼党委书记。这个教训让我以后丝毫不敢怠慢组织的决定,让打就打,让走就走,我团再没有一人牺牲,顺利完成任务。

97岁姚路将军的故事——朝鲜战场上的炮兵团长

支援步兵 端下老秃山

老秃山是我炮兵团在朝鲜打得最痛快的一仗!

1953年2月,我们奉命开进老秃山附近,在那里建立了指挥所,我和步兵团长协同指挥。

可是翻遍朝鲜地图,根本找不到老秃山这个名字,望远镜里看到的那座山,却是敌我双方争夺剧烈的军事要地。

后来得知,这个高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是铁原通往汉城的一个重要门户,虽然海拔不是很高,却是美军极想占领的地方。

97岁姚路将军的故事——朝鲜战场上的炮兵团长

听当地百姓说,这山原是草绿花香,山下有村庄,一条小溪清澈见底,可是战争爆发后,村子被炸飞了,小溪浸染着血水。一场场恶战,让这里沙石乱飞,寸草不生。美军步兵第7师在上面构筑地堡200多个,山前山后铁丝网就围了7层,把这座山严密封锁起来。美军第7师师长特鲁吹嘘:老秃山是最坚固的阵地;美军第8军军长泰勒认为此高地十分险要美军把守严密,志愿军是无法攻克的。可我们从来就不相信他们那套战术逻辑,为和平正义而战的志愿军人民军没有攻克不下的高地!

军部命令我团二营参加此次攻击,我带二营长李国斌到司令部领任务,并指示李营长连夜参加步兵炮兵指挥会议,对火力配备工事构筑等制定了严密的作战计划,二营指战员做了认真的战斗准备。通过对老秃山先后几次的侦察,我们把攻击目标一一做了标记和编号。战士们的情绪十分高涨:我们为政委报仇的时候到了!步兵打到哪里我们就支援到哪里,一定夺下老秃山!

我更是信心百倍。3月21日清晨,我走出指挥所,呼吸着早春的空气。远处群山雾气笼罩,晨雾中的老秃山十分寂静,谁会想到今天这里将是硝烟一片。9点多,我带着地图、望远镜走进指挥所,山洞里一派繁忙,各就各位各司其责。时间一点点的过去,我团各连都做好了射击前的准备,急不可待地等待攻击的命令。

3月22日早8点,军部终于下达了攻击命令!

志愿军的野炮、榴弹炮、火箭炮几十门大炮向着老秃山方向一起开炮,顷刻间,几千米外,山崩地裂,轰鸣声震耳欲聋,炮火中,我们的指挥棚一直在摇晃,沙土不时跌落进来。望远镜里,一片冲天火光,2000多米的射程竟然打得美军不敢露头,十几分钟就把老秃山轰得溜平。炮兵们见敌人缩了回去,高兴地跳起来。接下来,就是步兵部队大显身手了。他们个个如猛虎上山,冲上阵地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白刃格斗。

不到一个半小时的速战速决,我们的军旗终于插到了敌军的山头,美军第七师一个加强营在山头全部崩溃,一些俘虏不得不乖乖打着破旗走出山洞。其实敌人一直占有军事优势,武器精良,控制着海空领域,可是我军在这次局部战斗中仅用几十门大炮就让老秃山200多个暗堡顿时偃旗息鼓,这在中国军事作战史上也堪称一个杰作。

二营李营长因为出色的战斗指挥才能,受到军部通报表彰。我这个当团长的更是越战越勇。那天也是个清晨,我洗漱完毕站在指挥所的瞭望哨,从望远镜里远远看去——300米外的一个操场有大约100多个韩伪军士兵正在出操。我立即摇动电话下达命令:“目标——山前300米操场!给我猛烈地轰!”即刻,几十发炮弹呼啸而去,顿时韩伪军士兵一片哀鸣。整个过程不到半小时就结束了,战士们说:姚团长指挥得好啊,我们给政委报了仇!

我听了十分欣慰。在朝鲜战斗的两年里,我和战士们一起住在阴冷的山洞,一把炒面一把雪,接受战争考验。炮兵虽然和步兵不能比,但是协同作战准确有力,以炮火杀伤敌人摧毁其工事,就可以大大减少和避免步兵部队的伤亡。

红旗高举凯歌还

战斗间隙,我也会想起家人:孩子长的什么样?像我还是像妻子?

1953年7月,在板门店终于签订了停战协议,两年零9个月的战争终于结束了。祖国慰问团也到朝鲜慰问我们。我们这时已搬到了百姓家,条件也好一些了。一天我正在看文件,突然通信员跑进来对我笑着说“报告团长,你看谁来了?”

没想到是妻子王玉珍,带着孩子,我是急不可待地抱起孩子,亲吻着孩子的额头。妻子当时是部队参谋,一直支持着我在前方指挥作战,没想到朝鲜战争结束的时候,她也和一些军人家属参加了入朝慰问团。

停战之后,许多部队要支援朝鲜人民重建家园,留在那里执行艰巨任务。我以为炮兵会在朝鲜住一段时期,1953年9月,上级命令我团立即回国,就这样我和妻子带着孩子在老乡家住了一些日子后,随部队胜利凯旋!

回国途中的一幕幕,仍然历历在目:炮团离开驻地那天夜里,朝鲜老百姓和人民军战友流着泪喊着再见,在车灯辉映下,这一切都汇成了一股爱的暖流。

回国后我提笔写下:难忘一九五○年,美帝侵朝战火燃,唇齿相依援友邻,枯荣与共卫家园,美韩施暴甚狂妄,勇士降贼意志坚,胜利签约板门店,高歌一曲家乡还。

我十分怀念炮兵战友们,更怀念我的老搭档邓玉林政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