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的第一帝国:六十万大军耗了两年,把一强国活活耗死!

古时打仗都有这种说法;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其实就明确指出了后勤的重要性,因为那个时代的战争都是很耗时的,所以充足的后勤补给是战争胜利的关键。那么,一个六十万的大军,持续两年的持久战争,后勤是如何供保障的?

中国历史的第一帝国:六十万大军耗了两年,把一强国活活耗死!

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帝国——秦国,当年能够统一六国,不得不说他们的后勤做得是相当好的。一开始的秦国不过是一片贫瘠之地,而当时的楚国可谓是兵强马壮,国富民强,是六国之中的佼佼者。可随着秦国的商鞅变法,改善农业,大力鼓励生产,提高效能。短时间里就让秦国的经济实力发生了质的飞跃,人民有足够的粮食吃了,军队就能有足够的后勤保障,这也就让秦国统一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历史的第一帝国:六十万大军耗了两年,把一强国活活耗死!

224年,秦国迈向了灭楚之路,老将王翦率领六十万秦军,一路征程千余公里,风餐露宿的来到楚国,而此时的楚国也尽有五十数万大军在等待迎战。在攻打其他国家的时候,秦国都是采取了强攻速决的打法,可这次面对楚国,王翦却采取了相反的战略,打持久战。要知道,离家在千里之外打持久战是个什么概念,何况是六十万大军。不说别的,单单是保证全军的日常饮食,就已经是个相当大的问题。而这个时候,秦国就展现了他强大的后勤保障能力。

中国历史的第一帝国:六十万大军耗了两年,把一强国活活耗死!

古代军队有这样一种说法,一个士兵要五个人才能供养得起。那么这六十万秦军不要三百万后勤人员,这可能就有些不现实了,这六十万大军应该是包括后勤人员在内,也就是说,实打实上战场杀敌的军队应该只有十万余人,这才说得过去。楚国作为当时的六国之首,不仅面积广阔,还人多物丰,秦国军队想要一举拿下,还是要掂量掂量的,所以采取了打持久战的包围战略。秦国在之前灭掉其他国家的时候,每攻克一地,都会建起粮仓,把那些罪犯和俘虏用以耕种粮食,以此保证各个粮仓的装载。这也就为后来的远程战争做足了准备。秦国仅在数十年间,就在咸阳、汉中、栎阳、巴蜀等地建立了 粮仓。

中国历史的第一帝国:六十万大军耗了两年,把一强国活活耗死!

可以说;秦国为了统一天下,也是下了充足的功夫,做了万分准备。不仅兴修通往各国的陆路,还大兴开凿水利,为水上运输也做了准备。在器械上,也发明了许多先进的运输工具,这也使得秦军后勤的效率得到很大的提升。正因为有这样一些超前准备,所以秦军才能够在远离家乡和富饶一方的强楚国打两年的持久战,最终硬是把楚国给耗死,搞得他们无力还击,只能投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