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合組織經濟合作新亮點,超大農業紅利與你息息相關!

從黃浦江畔到黃海之濱,上合組織,歷經17載,風華正茂。

6 月 9 日到 10 日,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八次會議在山東青島舉行。在之前外交部舉行的中外媒體吹風會上,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表示,峰會將發表青島宣言,並通過一系列合作文件,涉及海關、農業、環保、旅遊等各個領域。

近年來,藉助各國間自然資源和農業經濟的互補性,農業合作成為上合組織國家間合作的重要內容,也是經濟合作的一大亮點。“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更是為上合國家間加強農產品貿易和農業經濟技術交流提供了新的契機。

1

經濟互補

農產品與資源差異性明顯,互補性強

上合組織成員國位於世界糧食主產區,其中,中亞和俄羅斯位於黑土地帶,主產小麥、大豆、玉米,中國和南亞盛產水稻、水果、蔬菜等。上合組織國家間農產品與資源差異性明顯,互補性強,具有開展農業貿易與投資合作的優勢。

社科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中亞室主任張寧:

1、季節互補。哈薩克斯坦和俄羅斯適合糧食種植,但冬季漫長寒冷,對反季節蔬菜水果需求量大。

2、技術互補。比如烏茲別克斯坦的棉花種子技術、中國的設施農業技術和節水灌溉技術、俄羅斯的遺傳學等,各有優勢。

3、市場互補。各地飲食習慣不同,不同農產品需求也不一樣。比如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南亞國家發展畜牧業需要植物蛋白,比如大豆。這恰好是俄羅斯黑土地的長項。

目前,上合組織國家都面臨著提高糧食安全保障水平、調整農業生產結構、發展農業技術、穩定農產品價格、增加農業投入等重任,都需要在適應民眾飲食需求、滿足工業原材料供應、增加出口收入、保障糧食供應安全等四大目標之間做出綜合權衡。在這樣的背景下,土地資源顯得尤為珍貴。

黑龍江中俄區域經濟研究院院長宋魁:

上合組織的主要國家,基本都是農業資源比較豐富的國家,特別是像俄羅斯。俄羅斯遠東地區與我國黑龍江省處於世界三大黑土帶區域,這三大黑土帶理應該為兩國吃到放心的糧食,一塊做出貢獻,同時也能夠為人類的糧食安全做一些貢獻。

上合組織中的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都是世界重要的農產品貿易國。這些國家由於農地資源充裕,出口的農產品主要以土地密集型農產品為主,而對勞動密集型農產品有巨大的市場需求,這與中國的農產品貿易形成了較強的互補性。除此之外,農業科技、農業機械、農產品加工等也是中國與上合組織國家農業合作的重要內容。

社科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中亞室主任張寧:

1、農業科技,比如科研院所間在節水技術、病蟲害防治、獸醫、檢驗檢疫、選種育種、土壤改良等方面合作活躍。

2、農產品、農業機械,農用物資貿易,比如,進出口蜂蜜、生皮毛和牛羊肉等畜牧產品,甘草和棉花等經濟作物。

3、共建種植園、科技園等農業園區。比如在塔吉克斯坦建設的棉花種植園,在哈薩克斯坦建設農業高科技園區等。

4、農產品加工,比如,我國在哈薩克斯坦設立的新康番茄加工廠,市場佔有率達 1/4。

5、農業政策和發展戰略協調,主要表現在農業部長會議討論重大發展問題。

6、人員培訓,通過舉辦培訓班、國際會議等方式,交流農業生產經營管理經驗。

上合組織經濟合作新亮點,超大農業紅利與你息息相關!

2

合作模式

農業合作機制逐步建立,不斷完善

從成立之日起,經濟合作就一直是上合組織的最重要合作領域。值得注意的是,上合組織所有的經濟合作文件,以及幾乎所有元首和政府總理發言建議中,都強調農業合作的重要性。

2003 年,《上海合作組織多邊經貿合作綱要》把農業領域的合作作為經濟合作的優先方向之一;

2006 年,第 5 次上海合作組織元首峰會決議明確將農業列為優先合作方向,將農業合作從一般合作提高到優先合作級別;

2010 年,上海合作組織首屆農業部長會議簽署《成員國政府間農業合作協定》,農業領域的合作機制得以確立;

2014 年,上合組織第三次農業部長會議簽署了《上海合作組織第三次農業部長會議紀要》,審議通過了《〈上海合作組織政府間農業合作協定〉2015 - 2016 年農業合作計劃》。

近三年來,上合組織國家簽署一系列質檢協議,涉及小麥、牛羊肉、蜂蜜等,標誌著中國向俄羅斯和中亞國家進一步開放市場。

一系列合作協議的簽訂,將上合組織國家間農業合作不斷推向縱深,也正在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這些協議和機制的推動下,近五年來,農業成為上合組織最大的合作亮點之一。

社科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中亞室主任張寧:

相關合作協議越來越細緻具體,具有可操作性,使得農產品貿易規模取得突破性進展。農業帶動的農民致富也在很多成員國取得很好的社會效果。在經濟總體不景氣、增長緩慢的大背景下,維護農產品價格相對穩定,漲幅在可接受範圍內,也是社會穩定的重要支撐。上合成員國沒有一個因為食品價格上漲引發社會動盪。

上合組織經濟合作新亮點,超大農業紅利與你息息相關!

3

前景廣闊

農產品貿易發展迅速,未來還有更大空間

近年來,上合組織成員國間的農產品貿易發展迅速,進出口總額由 2005 年的 24.32 億美元增加到 2015 年的 1204.18 億美元。目前,中國與上合組織其他各類成員(包括正式成員、觀察員、對話夥伴國)的農產品貿易規模達到 110 億美元左右。儘管如此,這一數字在中國外貿總額中所佔比重相對較低,有待進一步提高。

黑龍江中俄區域經濟研究院院長宋魁:

在糧食貿易方面,還受到一定政策的制約。比如說進口俄羅斯的麵粉、白糖,需要許可證,這樣的話限制了進口。俄羅斯方面有一些標準不完全一致。上合組織之間正在形成一些合作機制,隨著合作的深入,政策的協調,真正做到互聯互通,降低關稅標準,消除貿易壁壘,使上合組織之間的糧食和農產品貿易,以及農業產業合作更健康有序的發展,造福於上合組織各國人民。

“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與實施,為中國與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深入開展農業貿易和經濟技術合作創造了機遇。展望未來,上合組織國家間農業合作潛力巨大,空間廣闊。

社科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中亞室主任張寧: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