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外資機構瑞銀看好中國投資機會,關注五大趨勢

知名外資機構瑞銀看好中國投資機會,關注五大趨勢

好買說

2017年,私募行業發生了一件足以記錄史冊的大事。這一年,外資私募加速進軍中國市場,富達、瑞銀、富敦、英仕曼、惠理、景順和路博邁7家外資機構拿到了私募牌照。

11月17日,瑞銀資管旗下的“瑞銀中國股票精選私募基金一號”產品成立,成為我國境內第一隻外資股票型私募基金,備受市場矚目。從2007年,瑞銀從境外進行A股基金的歷史業績超過10年,業績驕人。

作為瑞士最大的共同基金管理公司,瑞銀資管規模 7440 億瑞郎,為歐洲第四大基金公司、亞太區第三大國際公司。目前瑞銀管理 450 億瑞郎的中國客戶資產和中國相關資產。

亞洲股票團隊擁有 8 名中國投資專家(成員均來自中國/香港地區),平均具備 16 年投資經驗。中國股票投資總監施斌擁有24年從業經驗。

作為外資私募,瑞銀非常看好中國,它投資中國市場有三大理由:

中國經濟發生結構性轉變。中國經濟轉向更由服務業拉動和消費驅動的增長模式;

服務業發展勢頭迅猛。醫療保健、消費及保險行業值得關注;

中國在全球機構投資者中的地位日益重要。預計到 2030 年, 中國 A 股在 MSCI 新興市場指數中的權重將增加 6.5 倍。

看好中國投資前景,2018關注五大趨勢

瑞銀認為2018年投資者需要關注下列五大趨勢。

1、通過轉型升級和自動化應用開創未來

瑞銀認為邁向未來意味著應用創新技術來創造更多產品,中國企業正投身其中。在製造業自動化和機器人應用領域,中國是世界的領跑者,2017年共安裝了45.1萬套機器人系統,預計到2020年將達到95萬。

通過使用機器人技術並創新工藝流程,中國公司生產出了精密複雜的產品,包括無人機、高科技汽車以及智能配送系統,在汽車、電子和物流等行業創造了新的價值。

2、新經濟行業引領風潮

在改革及消費需求的推動下,中國服務行業增長迅猛,2017年增長了8.0%,高於同期整體經濟6.9%的增速。但2016年中國服務業在經濟中的比重僅為50.2%,距離發達國家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此外,中國正推行服務經濟改革,使得醫療保健、信息技術、教育和消費等行業的“新經濟”企業前景廣闊。2016年服務業佔經濟的比重:

知名外資機構瑞銀看好中國投資機會,關注五大趨勢

3、中國勞動力的全新優勢

中國過去的成功建立在其勞動力的基礎之上,未來亦將如此。不過,中國正逐漸將之前低成本、低技術的勞動力優勢轉向在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STEM)專業領域訓練有素的優秀畢業生人才。

2016年,中國培養了約470萬名STEM畢業生,而同期美國的這一數字僅為56.8萬。

這一優勢並不止步於此。據經濟學人智庫(EIU)預計,到2030年中國培養的STEM專家數量將達到4800萬,等同於西班牙的人口數,而日本同期僅能培養出250萬人才。這些優秀的技術骨幹將為醫藥、高科技和更廣泛的經濟領域的創新提供有力支撐。

2016年STEM畢業生總數:

知名外資機構瑞銀看好中國投資機會,關注五大趨勢

4、開放金融行業

滬港通、深港通、債券通的開通過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股票和債券的互聯互通機制使得投資內地市場變得空前便利,據中債登統計,截至2017年末,海外機構投資者在岸債券持有量同比增長25.1%,達9740億元(約1540億美元)。

隨著國內銀行業向外資開放等改革的深化,以及2018年6月MSCI正式將222只A股納入其基準指數所帶來的影響,2018年中國市場將進一步為境內外投資者帶來具有吸引力的機遇。

5、一帶一路倡議重塑世界貿易格局

“一帶一路”倡議拉近貿易伙伴之間的距離,併為中國企業提供海外貿易基地。“一帶一路”未來5年的投資預計將高達8000億美元,為此而建的由港口、公路、鐵路和油氣管道等組成的龐大網絡將連通世界各地。瑞銀認為這不僅對中國基建相關的建築和材料公司來說是重大利好,更是為製造和服務公司提供了進入新市場的跳板。

這五大趨勢將在2018年影響中國的發展,為投資者提供一系列具有吸引力的投資機遇,但其影響還能上升到更大的層面,中國的投資潛力巨大。

投資機遇:信息技術、醫療保健和消費

中國與全球金融市場的融合越來越緊密,股通在內的股市互聯互通計劃、“一帶一路”倡議的推出等都將加速中國的全球化趨勢。在此背景下,中國擁有諸多的投資機遇。

1、政策趨勢所帶來的投資機遇

瑞銀認為去槓桿仍將是2018年的重要主題。持續的去槓桿以及嚴格落實的環保監管措施有助於緩解中國工業的產能過剩問題。關停低效能、高汙染企業以及勒令殭屍企業退出市場是中國經濟向前邁進的重要一步,由此釋放的資源將用於發展中國新經濟,促進中國經濟實現再平衡,轉向由消費與服務驅動的新經濟模式。

2、中國新經濟引領風潮

在瑞銀看來,在舊中國下表現好的是能源、物料、工業,新中國中信息科技、醫療保健和消費具有顯著投資機會,具體邏輯如下。

隨著各項改革措施的落地,收入的增長以及需求日益複雜,消費需求在經濟中將發揮引領作用。消費趨勢的變化將對整體經濟產生影響,促使企業進行產品與服務創新,以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

這也是先進製造業成為投資熱點的原因之一。在《中國製造2025》行動綱領的帶動下,新能源汽車和機器人等新興產業,以及汽車和電子產品等傳統行業的不斷升級都蘊藏了新的發展機遇。

得益於日益增長的互聯網用戶基數以及行業龍頭的創新能力,中國的信息技術業也是未來值得關注的一大重要行業。覆蓋電商、網絡遊戲和金融科技等高速增長的領域,科技行業的領跑者將維持強勁表現,隨著它們進一步推行國際擴張戰略,它們的海外影響力也將與日俱增。

民營企業在中國新經濟中占主導地位。與傳統經濟行業的公司相比,它們負債少,盈利能力強,因此投資前景誘人。

基於上述因素,瑞銀認為信息技術、醫療保健和消費等新經濟行業的表現才會長期優於傳統經濟和國有壟斷行業。

瑞銀投資策略:聚焦龍頭

在具體投資上,新成立的產品“瑞銀中國股票精選私募基金一號”主要聚焦行業龍頭,注重基本因素研究,採用自下而上選股的投資方法。鎖定潛力豐厚的精選行業,從中物色盈利增長跑贏同業且估值合理的龍頭股。依據估值及風險/回報目標靈活調整股票組合,同時根據行業整體前景作出決策,以求儘量提高投資回報。

在企業基本面研究上,瑞銀研究範疇涵蓋品牌、科技、價格競爭力、財政方針及管理質素等。潛在投資對象具備以下特質:良好企業管治、營商模式行之有效且合理可行、核心業務穩健,足以產生充裕現金流和可於一定期限內實現資產價值。

瑞銀獨創質素評估機制,注重基本因素研究,不受基準指數約束。在同業評審過程中,分析師與投資組合經理就各評估對象編制一份企業質素評核表,藉由專屬工具有系統地量化定性分析因素,以便計算得分。評核表包含30個評核項目,分為三大主要範疇:行業結構,盈利能力,企業管治、信息披露、環境和社會實踐。

目前,瑞銀中國股票精選私募基金一號火熱銷售中。好買是首家獲瑞銀同意可通過FOF投資瑞銀境內產品的第三方機構,

知名外資機構瑞銀看好中國投資機會,關注五大趨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