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文化尋蹤(1)巢湖地區文工團

去年我曾寫過老巢縣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兩個專業文藝團體——巢縣藝光京劇團和巢縣廬劇團的故事。這兩個專業團體大都演古裝戲,體現的是古典藝術,宣傳的是傳統文化和民間文化,為老城的人們提供精神食糧。可惜到了物質食糧匱乏的年代,京劇團解體了;幾年之後,就到了破舊立新的年代,廬劇團的戲服也在熊熊的烈火中化為灰燼。至此,兩個專業團隊全都退出了歷史舞臺。

巢湖文化尋蹤(1)巢湖地區文工團

到了上世紀60年代中期,巢湖專區成立,1971年9月改稱為巢湖地區,一個新的專業文藝團體應運而生。這就是前幾天李金硯先生撰文回憶的巢湖地區文工團。讀了李先生的大作和讀者留言,我也想起當年文工團的一些事來,寫出來作為補充,留下一段歷史回憶。(由於年代較久,有些人名記憶不一定準確,請知情者指正)。

巢湖文化尋蹤(1)巢湖地區文工團

當年,巢湖地區轄管巢縣、無為、廬江、含山、和縣和肥東六個縣。作為地區所在地,巢縣的行政地位突然上升。外來人口增多,一批以“巢湖地區”開頭的單位就相繼出現了。臥牛山上建造起巢湖地委辦公大樓,裡面有地區文化局、教育局等政府機關。70年代初期,我作為知青和幾位下放幹部一起,兩次被臨時抽調到辦公大樓裡的地區五七辦公室(後改為知青辦公室)幫忙整理材料,籌備知青積極分子代表大會,每次都有好幾個月時間。巢湖地區文工團也大約在那個時期建立。

巢湖文化尋蹤(1)巢湖地區文工團

地區文工團的大樓依山而建,地址就在臥牛山老賓館“臨湖賓館”西面的斜坡上。因為離地委大樓不遠,我常去文工團串門,跟著鋼琴伴奏唱唱歌,也結識了一些演職人員。記得地區文工團歸地區文化局管理,當年的文化局長是汪餘昆(去年我才瞭解到,汪局長是《陷巢州》劇作者之一)。

巢湖文化尋蹤(1)巢湖地區文工團

在籌建過程中,巢湖地區文工團得益於來自合肥的省級文藝團體的幾位老牌演員。其中有董團長,還有省話劇團的鎖必琪、萬先康、朱通等幾位老師。除了話劇隊,還有歌劇隊和舞劇隊,樂隊指揮兼作曲是汪士淮老師。還有一位男高音老演員(名字忘了,只記得他演唱的《挑擔茶葉上北京》很動聽。)

巢湖文化尋蹤(1)巢湖地區文工團

建團初期,除了老演員,還有一些年輕演員,如省藝校畢業的女高音劉老師(含山人)等。後來有一些知青出身的文藝高手也應招入團,比如,一位姓張的女高音,姓李的男中音(他倆都是蕪湖人)。還有幾位顏值較高的上海知青,一位姓張的男中音和幾位女高音。過了一兩年,又從合肥招來七八名帥哥,其中有王詩槐和池國慶等人。

巢湖文化尋蹤(1)巢湖地區文工團

地區文工團演出以現代藝術為主,唱歌多用西洋唱法,演奏大都採用西洋樂器。演出的話劇也是西方“舶來品”,有別於京劇團和廬劇團的中國古典戲曲。由於當年巢湖還比較封閉,城裡的文藝愛好者不少,水平也不低,但大都擺弄的是二胡、竹笛,揚琴,月琴等民族樂器。那時本地人會用“洋嗓子”唱歌,會鼓搗“洋樂器”的很少,所以,文工團演員幾乎沒有巢湖本土人,他們大都來自合肥、蕪湖、上海等大中城市。記得只有一位揚琴演奏員陳法明老師來自含山含弓劇團。

巢湖文化尋蹤(1)巢湖地區文工團

當然,巢湖本地人當年也有少數會西洋樂器的高手,比如一中老三屆同學,我的老友孫章國和孫章倫兄弟,以及他們的妹妹孫章瓊分別是小提琴兼長笛,手風琴演奏和獨唱高手,後來都考入外地專業文藝團體,成了專業演員(他們的哥哥孫章華是省文工團中提琴演奏家)。年輕一點的還有夏嵐,她當年也是在文工團考場參加了省藝校考試,後來師從上海著名女中音歌唱家靳小才,逐步成長為安徽省歌舞劇院女中音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安徽大學藝術學院兼職聲樂教授,安徽老年大學兼職教授。

巢湖文化尋蹤(1)巢湖地區文工團

我和一中校友,老朋友孫章國(左),1971年攝於巢湖望城崗。

孫章國後來任省小提琴專業委員會理事,黃山市小提琴委員會主席,以及黃山市攝影家協會常務副主席。退休後仍在老年大學任教,黃山臺《家園》作過數次專題報道。

巢湖文化尋蹤(1)巢湖地區文工團

地區文工團後期在健康路和巢湖路交界口蓋了新樓(現在的耳街對面),大約在77年之後逐步解體。演員隊伍中後來發展最好的當屬王詩槐,他參加了77年高考,錄取到上海戲劇學院。後來,他進入上海電影製片廠,成了“當家小生”。1985年,他在根據曹禺著名話劇改編的同名電影《日出》中飾演男主角方達生,該片獲得了第九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他也因此獲得第一屆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獎。接下來,王詩槐先後主演了瓊瑤電視劇《在水一方》、《幾度夕陽紅》,還有《華羅庚》等,成了享譽全國的著名演員。王詩槐當年在地區文工團是“多面手”,演過話劇、舞劇、歌劇,還參加過合唱隊,這也為他今後從事表演事業積累了經驗。他自己也認為,這段歲月是他人生中最難忘的經歷。

巢湖文化尋蹤(1)巢湖地區文工團

巢湖地區文工團雖然存在不過十年時間,卻促進了巢湖的文藝發展從古典走向現代,從中國傳統走向國際化,為巢湖的文化建設做出了貢獻。

最憶是巢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