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根本不存在?《離騷》也不是他的作品,端午節白過了?

端午佳節已到,我們不禁又想起了端午佳節的歷史來源。我們都知道,之所以會出現端午節,就是為了紀念屈原,而可能對一些孩子們來說,紀念屈原和他們沒什麼關係,吃粽子才是他們喜歡的。但是現在又有人提出來了,可能歷史上根本就沒有什麼屈原,他流芳百世的那些楚辭很有可能是出自於漢唐時期的士大夫或者是博士之手。

屈原根本不存在?《離騷》也不是他的作品,端午節白過了?

無論是紀念屈原,或者是對於端午節的節日來源的牽強附會,都已經算得上是學界的一個共識,不過否定屈原存在的想法,知道的人還是比較少的。這樣的理論提出其實並不是最近才有的,在清末時期就有這種說法了。這種說法得到了那些疑古派人們的認同,而在民國時期,無論是朱東潤還是胡適,他們也非常認同這樣的說法。並且在80年代,一些日本所謂的漢學家們也認同這樣的說法,那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知識分子懷疑屈原其實根本沒有存在過呢?

屈原根本不存在?《離騷》也不是他的作品,端午節白過了?

其實就是因為在關於他的典籍之中有很多破綻,並且也沒有考古的證據能夠證明屈原真正存在過。在先秦時期的典籍之中,就沒有屈原的身影,而關於屈原的記載,其實最開始還要溯源到史記,雖然說史記的研究價值不可估量,但受到作者的好惡以及時代的侷限,在史記之中也有著不少的瑕疵。

在實際中,對於屈原記載的列傳之中,存在著很多明顯的問題,第一點就是邏輯不通,關於漢朝皇帝的順序記載,司馬遷都有錯誤。第二點就是前後矛盾,在關於屈原的列傳之中,文字記述非常之短,但是卻有五處謬誤,實在是有些讓人懷疑。所以資治通鑑也不願意收錄關於屈原的事情。

屈原根本不存在?《離騷》也不是他的作品,端午節白過了?

那麼如果屈原不存在的話,離騷到底是誰寫的呢?我們從這則作品的內容之中能夠發現,它和關於屈原的傳說,其實又有著一些相違背的地方。離騷有它自己的詩體,每句詩中都有著一個助詞,那就是兮。

雖然說讀起來朗朗上口,但是在整首詩歌之中,其實有3/4的部分是有押韻規律的,但是另外的1/4根本沒有押韻的規律。也就是說整篇離騷中的押韻並不連貫,並且因為不規則的押韻佔的比例很大,所以我們也不能夠看作是例外。

屈原根本不存在?《離騷》也不是他的作品,端午節白過了?

所以從這點來看,我們能夠發現,離騷並不會是單一作者在單一時期的某個作品,更有可能會是多個作者在多個時期共同創作而成的作品。而我們再想一想,楚辭編撰的時間是西漢的前中期,那麼它的真正作者也就出來了,極有可能就是那些西漢的儒學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