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故一九四二》反觀生活在幸福中卻依然不滿足的我們

《溫故一九四二》反觀生活在幸福中卻依然不滿足的我們

《溫故一九四二》的作者是劉震雲。講述的是在抗戰時期河南延津發生饑荒,而當時的國民政府卻依然徵收跟往年豐收時一樣的糧食。人們把最後一點糧食交了上去後,為了活下去,而選擇逃荒到陝西。

地主範殿元,因為災民到家中搶奪村裡最後的一點糧食,兒子在跟災民搶,守之間,被人從後面捅了個透心涼而死去。

他一把火燒掉了院落,也燒死了些 災民。在感覺家鄉沒有活路後,就帶著一家子人和錢財,跟隨逃荒大部隊去陝西。

在逃荒路上遇到,村中村民瞎鹿帶著一家老小走在隊伍中。瞎鹿看到範地主們馬車,就跟著他們一起走。

逃荒的路上炮火連天,他們走了數日後,從前線撤退下來的士兵,與逃荒隊伍混在一起前行。而這時日本飛機,在隊伍的上空盤旋著,士兵大亂,災民也大亂。日本看下方士兵更多,投下了炸藥。炸死了很多士兵與災民。這時範地主的馬車被炸燬,錢財,糧食被士兵與災民哄搶一空。

瞎鹿娘在混亂中死去,因為一直在吃樹根,樹皮,就算被炸死身上也沒有流一滴血。最後他們挖了坑把瞎鹿娘給埋了。

在之後的逃荒路途中,瞎鹿在追尋,搶奪到的驢時,沒在回來,範地主的兒媳婦在路上生產時,因長期吃樹皮,樹根,營養不良而死去。

當他們走到洛陽,以為可以領到了救災糧食 。去領救災糧食時被告知在他老家豫北才能領到,地主婆頭一歪餓死。

他們在洛陽的葦子坑,看到人販子,在挑選排在那裡的幾百名婦女。地主女兒,聽到人販子說包吃包住,就對地主說把她賣了。地主聽後堅決反決,但這時他女兒說,家中連柴火都沒得吃 ,請範地主讓她逃個活命。這時瞎鹿媳婦花枝,也穿上嫁衣站在隊伍中。

《溫故一九四二》反觀生活在幸福中卻依然不滿足的我們

範地主的女兒被選上買走,花枝第二天被牛販子買走。臨走時花枝把一雙兒女交給了,只做了一日夫妻,範地主的長工:栓柱。而範地主和栓柱得到了賣她們的糧食。

《溫故一九四二》反觀生活在幸福中卻依然不滿足的我們

幾天後,他們扒上開往陝西的火車。在他們扒火車時,有些災民沒有扒住掉到火車的車輪下,被火車輪軋成了兩斷。

在火車行駛到半路時,栓柱因為疲憊而睡著了,當他醒來時,身邊兩小孩都不見,他跳下火車,跳下火車後發現糧食還在火車上,想追上拿回糧食時,沒追上。

最後範地主帶著孫子坐火車快到陝西時,火車被陝西的士兵攔下。他跳下火車帶著孫子,抄小路到陝西,不想碰到日本士兵,在受到一番辱沒 後,選擇往回走。

那時幸福對他們來說,就是可以吃飽飯。然而現在的我們,生活在幸福中而不知。

我們時常會聽到,或者看到,抱怨自己的生活壯況不理想,抱怨工作環境的不理想,抱怨家庭生活不理想,感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辛福的人。

可是我們現在的生活對於一九四二年逃荒的災民,對於隨時都有可能會跟死神親密接觸,戰亂中的敘利亞人民,我們是有多麼的幸福。

我們生活在國家和平穩定,不用面對戰亂帶來的恐懼,在遇到災難時期,國家社會的救助,讓我們更快的從災難中走出來。

《溫故一九四二》反觀生活在幸福中卻依然不滿足的我們

我朋友,她老公每月都會把所有的工資交給她打理,也不抽菸打牌,而且每到她生日,結婚紀念日,她都會收到她老公為她精心準備的禮物,只是偶爾會因為玩遊戲,沒回答她的問題。

她就時常對我抱怨說,她的命怎麼這麼苦,老公一天到晚的玩遊戲,也不陪她,感覺她老公不愛她。每當我聽到她的抱怨,就很想對她說,她現在的婚姻生活,是那些婚姻不幸的人羨慕的。他們羨慕她老公對她的愛。如果不愛她,又怎麼會費心思的給她準備禮物。

平時很多人認為他人就是比自己幸福,就一直羨慕別人的幸福生活,而忽略了自己的幸福。在我們羨慕別人的幸福生活時,別人也在羨慕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