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你就是個昏君,連隋煬帝都不如!皇帝:真乃忠臣,必須重用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一個人的度量,往往決定他能達到的高度,古今成大事者,大多都有寬闊的胸襟,最具代表性的莫過於唐太宗。儘管他是通過玄武門之變奪得皇位,手段看起來殘忍一些,但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如果他不這麼做,估計死的人就是他了,不可能有之後的貞觀盛世。

大臣:你就是個昏君,連隋煬帝都不如!皇帝:真乃忠臣,必須重用

作為古代最有作為的帝王之一,唐太宗算是個全才皇帝,武能上馬定乾坤,大半個江山都是他打下的;文能提筆安天下,精通治國之道,親賢臣而遠小人,書法也相當不錯。最讓後人津津樂道的,是唐太宗善於納諫的胸懷,把魏徵視作銅鏡,從不會因大臣的諫言而發怒。

除了魏徵之外,還有一個敢於直諫的大臣,他曾經怒懟唐太宗,甚至說他是連隋煬帝都不如的昏君,簡直比魏徵還要囂張,若是換作其他皇帝,就算此人有九個腦袋也不夠砍的。然而,唐太宗非但沒有生氣,反而當場接受了他提出的建議,並且說:真乃忠臣啊,必須重用。

大臣:你就是個昏君,連隋煬帝都不如!皇帝:真乃忠臣,必須重用

如此勇猛的大臣就是張玄素,隋朝末年河北滄州人,當時官職不高,卻深受百姓愛戴,竇建德攻陷城池後,本打算把張玄素斬首示眾。為官清廉的張玄素,沒有任何畏懼,甚至喊出了十八年後又是一條好漢的遺言,但城中百姓得知此事,聯合起來為張玄素求情,下屬也勸說道:“此人清慎若是,今倘殺之,乃無天也。”

就這樣,竇建德親手為他鬆綁,並授予他一個不錯的官職。後來,張玄素跟隨老大竇建德一起投靠了大唐,李世民久仰其大名,親自召見了他,並且問他如何才能成為堯舜那樣的賢德之君。張玄素貌似是有備而來,滔滔不絕地講述了自己的觀點,總結起來就三點,一是用賢臣,二是體恤百姓,三是開張聖聽,不可剛愎自用。

大臣:你就是個昏君,連隋煬帝都不如!皇帝:真乃忠臣,必須重用

張玄素的這番話,贏得了唐太宗的賞識,升遷自然是水到渠成之事,先是當上了侍御史,不久後又被提拔為給事中。雖然官銜只有五品,卻有資格參與討論朝廷大事,向皇帝提出各種意見和建議,甚至有權指責皇帝的過失,實際上的權力不小。

有一年,唐太宗考慮到之後會巡遊洛陽,就命人起草了在洛陽修建宮殿的聖旨,並讓戶部準備所需要的銀兩。儘管多數大臣都認為,太宗的此舉會勞民傷財,卻沒有人敢直接提出反對意見。張玄素就坐不住了,連夜入宮面聖,怒氣衝衝地說:“如今百姓瘡痍,若是此時修洛陽宮,襲亡隋之弊,就是不如隋煬帝啊。”

大臣:你就是個昏君,連隋煬帝都不如!皇帝:真乃忠臣,必須重用

張玄素話猶如醍醐灌頂,讓太宗意識到了自己的過失,當著滿朝文武的面稱讚道:“玄素所言誠有理,宜即為之罷役。後日或以事至洛陽,雖露居亦無傷也。”除了口頭表揚之外,還賜給他不少布匹、銀兩,並讓他擔任太子的老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