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那麼多農業大學,還有農科院,可農民還用傳統方法種地,設立農業大學的目的是什麼?

尋覓不迷茫

先來說第一部分,這部分其實用中國農業大學的校訓就可以很好的解答,“解民生之多艱,育天下之英才”,不光中農,每一個農大和農科院所設立的目的,就在於通過科技研發,減輕農民負擔,同時也通過教育,讓每一位報考農大的學子都能成長成一位棟樑之才。

再來說第二部分,我國雖然有四十多所農業科研院校,但是卻有數以億計的傳統農戶,農業科研人員與農民的比例依然很低。其次,科技的研發成功到實踐的運用,也有很長的一段距離,除了政府的推廣之外,農民對於先進科技的可接受性其實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農業要想取得發展,農民首先需要接受現代化的教育,而在這一點上,農業大學與農科院確實存在侷限性,更多的是需要地方組織培訓。

在改革開放40年的時間裡,我國的農業科研與教育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不足,並且在一些落後地區尤為明顯,這是我們需要正視的事情。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推進,我國對農業人才的需求更加旺盛,未來更需要加強農業大學教育與科研投入。不僅培養大學生和研究生,也需要加強新型職業農民等新農人的教育和培訓。


韓一軍

然後,這個問題問的不怎麼樣!

一、說一下農業大學

為什麼要有農業大學,那是因為農業是一門技術行業,也需要傳承、需要保留。

1、學生

很多人都誤解了農業大學的作用,認為農業大學出來的學生將來都是去從事農業相關工作的,先不說那些英語、文學專業的,就直說農業專業的。

這些農業大學的學生,讀了四年大學,幾年的碩士、博士,到農村當技術員、當農民,會去嗎?

當然不去!因為技術要追求高回報,中國農村小農經濟沒有可能支付高價讀大學後所需要的回報。結果就是有農業技術的大學生遠離農民、遠離小農經濟。

比如楊凌的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據2016年的統計,有全日制本科生21868人,各類研究生8923人。不管你信不信,這三萬多人中回到農村去的不會超過500人。

這些學生上了農業大學,學了知識和技術,當他們要指導農民科學用藥的,會有多少農民聽他們的?

比如他們在農村的父母,當他站在科學的角度,指出父輩們的錯誤時,父母會理直氣壯的說,我都種一輩子了,這樣也挺好的,幹嘛要聽你的……

2、老師

農業大學的老師大致分為兩部分,一是教書育人的,而是科研研究的。

這些年來,各大科研院所、大專院校專家教授的研究成果層出不盡,可是大多數的成果卻只停留在試驗階段,為什麼不向農民推廣呢?

其實,不是專家教授們不想推廣給農民,而是成果的運用有時是有償的,而農民生產的現實需求與對成果成效的認識卻有很大差距。

有些農業大學經常會組織農民培訓,但是也只有部分附近的農民和某些農業企業參加,稍微遠一點的農民想去就得考慮車費、伙食費、住宿費怎麼辦?花了這些錢值不值?

雖然這些錢對於學校來說不算什麼,但是也不可能讓學校給你掏啊,可是讓農民掏錢,那去的人就寥寥無幾了。

二、再說一下農民用傳統方法種地

我不知道你是從哪裡得出這個結論的,你說的傳統方法種地可能是指與美國、以色列這些國家相比吧,但是我得說,如今的農民他們也是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一起在進步的。

比如溫室種植、農機應用,這怎麼可能是傳統方法種地呢?只要比較一下以前每畝地能產多少糧食,如今的每畝地又能產多少糧食的,你就能得出結論了。

當然,有部分山區,可能是因為道路崎嶇、貧困等原因還在刀耕火種,但是他們也不算是傳統方法種地啊,他們用的種子是不是雜交的?他們是不是也用了化肥?打了農藥?

現代農業不止是國外那些很高大上科技感十足的農業科技,它是包括各方各面的,只要提高了生產效率,你用了化肥,打了農藥,收穫了更多的糧食,它就是現代農業!

三、為什麼農村的科技水平看起來還是那麼落後

1、農民的問題

由於農村勞動力不斷轉移,大批年富力強、有文化、有能力的高質素農村青壯年外出務工和就業。

從事農業生產的基本上是老人和婦女,年齡偏大、素質偏低,對新技術、新事物的接受能力相對較弱,自我發展能力普遍不強。

這些農民對新技術新產品的市場前景信心不足、特別是降低風險的保障機制不明顯等原因,導致新技術、新產品推廣不開,許多農民群眾接受農技人員的服務既不迫切也不主動,有的農民甚至拒絕接受一些推廣服務。

2、推廣的問題

縣、鄉兩級農業科技部門經費緊缺問題普遍存在,財政投入的明顯不足,嚴重製約了農業科技的推廣。

這就導致通過實地進行技術試驗、示範、推廣的很少,大部分仍停留在走村串戶、田間地頭、口傳面授等傳統宣傳式的農技推廣模式上。

所以,如今農村的農業科教是有進步的,但是進步較為緩慢,還需各方面的努力!


大農圈

學校自古以來都是培養社會發展所需人才的地方,雖說社會是個大熔爐,但是學校的教育還是必不可少的,在那裡可以更有效的獲取理論知識,更純粹的師生情,同學情……這些在步入社會這個大熔爐後也是非常難得甚至是不可替代的寶貴財富。

如上種種,難道還不足以證明,農業大學設立的必要嗎?再看一下題目中說的“因為農民還在用傳統方式種地,所以設置農業大學沒有意義”這樣的論點還能成立嗎?現在的農民都會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宜的種子化肥農藥,沒有聽說誰在中苞米的時候還留有種子,都是買的農業育種人員培育經過國審的雜交種,已然不是傳統種植了,另外從整地、施肥、播種、除草……都多為機械化作業,這也非“傳統種植”。新時代的農民不僅僅是實戰家,更是掌握了豐富理論和實踐的農業從業者,這些倫理甚至實踐知識的獲得有很大一部分都有農業大學師生的參與。可見為了更好的發展農業,不但不能取消農業大學、農業科研院所,更應該有國家的大力支持,增加扶持的力度,調動農業科研人員的積極性,為農業現代化建設貢獻終身!


駿景農業

任何一個行業都需要針對其長期和短期發展制定相應的人才培養計劃,對於農業大國的中國來說,農業方面更是如此。而農業大學、農科院等農業相關組織機構的存在就是可持續地為其儲備人才。

有人說,農業大學裡面出來的也很少真正去到田間地頭搞農業啊,要他們種養個什麼東西怕是也行不通吧,其實對於農業大學裡的農學相關專業來講,多是先從理論出發讓學生從農作物本身深入瞭解到其內裡,然後在指導下在基地展開實際操作,比如說種子專業的,他們大部分的時間都是跟著指導老師在學校的實驗基地研究各種種子的生產效果,而起指導老師也多為農業研究人員,有著豐富的育種經驗,農科院就更加註重新型農業技術和品種等研發了,看到這裡你應該大致能夠理出這樣一條思路:

農業大學多為農科院、農業企業等機構提供儲備人才,以研發和生產更加符合地域性生產的農業產品出來,比如小麥品種,河南地區和東北地區,由於起氣候和地理位置因素的差異,在品種適用性上肯定是有所不同的,而且隨著外來品種的引進,在改良上也是需要這些人員花費大量的時間去各地區試驗,得出因地制宜的新品種,像近幾年比較受農戶和消費者喜愛的“秋月梨”就是經過農業科研人員十來年的試驗才正式在全國範圍內推廣應用的。

而農業的直接生產者——農民,則更多的扮演著一種執行者的角色(當然也有很多農業大學及農科院裡出來親自搞農業創業的人),將農業研究人員研究出來的產品應用到田間地頭裡,生產出更加高品質高產量的農產品。

傳統的農業耕作方法並沒有什麼不妥,事實上,雖然現在規模農業已經開始在農村地區紮根立足,但是要想全面實現農業規模化還需要一定的時間,小農經濟依然佔據相當大的一個比例,但是一些現代農業技術,農業機械也逐漸深入到我國各個農村地區,因此也並不完全是以前所進行的傳統手工農業,當然部分偏遠農村地區由於信息交通閉塞等原因仍然保留著以前的耕作方式。


土地論壇

本人是農業大學畢業的,專業是園藝,雖然工作後沒有從事農業領域,但對農業大學的感觸和理解有一些。

社會上對農業大學有很多的誤解,很多的事不是人們以為的那個樣子。

一、所有的實用學科中,估計也就農業實用類的高科技不是越高大上越好,反而屬於那種越“土”越有效。

舉個上大學時,教授分享的一個事例吧。

曾經南方出現旱災,某地多為山地,運輸不便,當地以種植金銀花為生。因為地形原因,抗旱十分艱難。

某農業大學的學生放假回家,家裡人就問他,你是學這個的,再這樣旱下去,金銀花要絕產,你能想想辦法不。

然後那哥們真想了一個辦法。

他讓村裡人先找了一堆的空飲料瓶,像礦泉水瓶、可樂瓶之類的。然後在瓶身上用針紮了一堆的小眼。

在山田的金銀花田中,每隔一段埋一個,然後向瓶中注水蓋蓋,埋死。每幾天加一次水。

然後這方法在當地迅速傳播,當地農業部門直接全縣推廣,那哥們也因為這上了媒體。

原理很簡單,就是人們覺得很高大上的“滴灌、滲灌”。

用傳統的漫灌法,在旱災時,因水有限,無法做到有效緩解旱災,灌多少、蒸發多少,而且人力運的水是有限的。

但滴灌、滲灌恰好可以最大化利用水資源。

但西方傳入的現代滴灌、滲灌設施成本高,在中國除了園林與科研,實用農業中極少有人用。

但上面例子中的方法就恰好是利用的滴灌、滲灌原理,但原材料隨處可見,且在農村有實用空間。

這是一個普通學生的實用例子。

說個高科技的吧。

有位院士得了國家科技進步獎,解決的是造林過程中因為缺水樹苗成活率很低的問題。

教授專門給我們講過那個例子。

那位院士研究了很多年,解決方法估計很多人看來絕對土掉渣。

方法與上面的那個例子很相似,但又不同。

在山地林坡中,樹林間距小道上,前後兩樹中間,每隔一定距離挖一深坑,挖到前後樹的樹根位置那片。然後向裡面扔一堆秸稈就行,幹雜草之類的也行。好像玉米秸稈最好,上面覆土。

方法土掉渣,但原理很厲害。

雨季,雨水滲到坑內,土坑的秸稈會吸水,而且秸稈有存水的做用,能存很長時間。到了旱季,土坑上面的土幹了,正好防止水蒸發,但下面的秸稈中是保存了大量的水分的,而樹根又恰好在那附近,會生出細根扎入坑中吸水。時間長了,秸稈又會腐化形成腐殖質同時為樹提供養份。

說出來一文不值,但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很多一線研究人員頭痛了幾十年。

農業上的高科技就是這個樣子。

簡單、廉價、實用。沒有高大上,只有土掉渣。

然後再說一個,大學時,有個教授研究肥料,為了研究一種含各種微量元素比較好的肥料,花了很長時間找各種原材料,最後弄出來了,大家一看,最好的原材料竟然是雞鴨糞。但那教授為了找原材料幾乎研究過各種奇葩的東西。最後才發現雞鴨糞中那些東西才最全也最廉價……然後又用了幾年發明了一種加工方法,能將雞鴨糞加工成一種很好的肥料。結果因為太土,沒商人願意合作。最後他一學生覺得不錯,和他合作搞商業化,最後竟然賣的不錯。

這些東西,如果我給你說完後,告訴你這是高科技,估計你會吐我一臉吐沫。

但是,這些真的是高科技,農業高科技就這樣,科技含量越高的,看起來越土,看起來像高科技的,大多反而在專業人士眼中屬於小兒科。

農業大學的很多教授在外形上也有這一特點,比如我上大學報到時,父親指著校園中一身灰布藍衫頭戴斗笠的一老農說,看見沒,這是個兩院院士。後來在迎新會上又看到了那老先生,西裝革履的倒是很乾淨,如果不是一開始見過他農民的打扮,差點以為是兩個人。

至於中年與年青的教授相對於老一點的教授而言好一點了,但很多讓人感覺也是一普通大叔,說話簡單實在。

曾經一教授也開玩笑說,同學們很有我們大學的特色啊,穿著都很樸實。估計覺得我們都不太打扮,外形太土了。玩笑話。

二、農業大學的教授主研究方法主要是育種、實用等很基礎的東西,與農業形態的關係不大。

工作後,我才發現,我們當地用的很多的種子都是我母校育出來的種。

每個地域的氣候都不一樣,所以每個地方對於品種的要求也不一樣。

比如,東北就要求抗寒,產量低點無所謂,總比沒有的強。

風大的地方就要求抗倒伏。

有的地方要求抗病能力強。

每個地方都是在品種適應當地的情況下要求最高產量。

然後包括,很多的如何用肥、如何應對一些病症、如何安排行間距、像怎麼選擇輪種、間種的品種也屬於那群農業研究人員的方向。

很多時候你查農業資料中很短的一個數據、簡單的一句話可能就是一個科研人員一生的成果。

另外,實用技術,很多是由一線農民發現發明的。

但因為農業大學的教授經常去一線,會將這些方法帶回學校,反推原理,有效的就進教科書。

像某地準備種什麼,當地沒經驗,政府會請這些教授去講課。

某地發生什麼病蟲害,教授也會去,看看是什麼病,然後給出解決方法。

1.以育種來講吧。

我大學時,大都教授的主研方向都是這。

像反季水果種植技術之類的也有。現在反季的東西很常見,但那個時代,這些都還不常見。反季果蔬的流行,與農業大學教授的努力分不開的。

但反季水果多種於大棚,除了對種植技術有要求之外,傳統品種不一定品質好,於是很多教授就專門研究大棚用的專用品種。

育一個種,至少也得十來年,不像有的科目,有些出成果很快,而且這十來年還可能打水漂。

很多育種的都去海南,因為一年可以收三季,能頂北方三年。

另外,育種這塊還涉及到國家利益的爭取。

其實就是大學教授間育種的“公開秘密”,偷種。

兩個國家在不同的時間點上,如果獨立的研究出同一品種,那麼雙方都擁有獨立的知識產權。

國外有好品種時,國內教授去參觀學習時,對方新種經常會少幾個帶芽的枝條。

同樣,國內育出的新種也經常會被一群老外偷偷掐上幾個枝芽。

無關品德,只是國家的利益而已,否則,你天天買國外的品種,賠不死你。

老外也一樣,不會因為他是美國人、歐洲人、日本人就不會偷,只要幹這個的都一樣。

中國有位教授去美國開會,結果因為“露餡”太多,被禁止入境。

當然這樣的老外也不少。

2.以實用技術來說吧。

上大學印象最深的就是波爾多液,絕大多的病蟲害都能用,廉價、高效、適用廣。

很多的實用技術其實不是大學教授與研究人員發明的。

很多都是一線農民發明的,但推廣大多是農業學校的教授做的。

比如,營養液吊袋就是一農民發明的。

教授專門說過這事,當時他去一果園,看到果樹上掛著一堆的吊瓶,就問那園主怎麼回事。

那園主說,人生病得打吊瓶,果樹移植後容易死,我就覺得是生病了,也得打吊瓶,就配了點營養液試試。

然後教授問效果如何?園主說,還行。

於是當年我們上課,關於移植成活率的非教科書解決方法中就出現了營養液吊瓶法,第二年,學校新移植的樹上就出現了專門的工業化生產出來的營養液吊袋。

畢業前集體去壽光看農業科技博覽會時,在農民大棚中看到了最原始的那個方法。

黃瓜植株邊上拉了一根繩,上面全是廢棄的醫用吊瓶,然後用打吊瓶的輸液線連到下面土裡,用閥門一調可以直接當滴灌滲灌設施用。黃瓜有病,瓶里加藥就行,施肥也可以用那個。每次直接換瓶就行。

當時博覽會,教授專門講了好幾個地方,比如一個桃樹的側拉扇面種植法就一農民發明的,還獲了國家獎。

有一個玉米新品種就是一農民種玉米時突發奇想,用雜交法,花了十來年育出來的。

裡面很多的無土栽培技術等等,其實有些雖然看著很高大上,但不適合中國農村的環境與生活水平。

三、農業形態與農業大學的關係其實不大。

農業大學只是提供了農業的基礎的種子、技術之類的。

農業的形態與農村的形態更多的是因為中國的社會環境與經濟環境的原因。

比如,玻璃溫室,在歐洲就很盛行,但中國就不行。十多年前上課時,教育就說過,玻璃溫室,一個投資要二十多萬,別說農民了,當時中國所有的玻璃溫室除了做科研用的,能做到贏利的僅有幾個。

而我家鄉恰好有一個能贏利的玻璃溫室,但主要是用來育種賣給當地農民用的。

像很多的工廠化生產,在美國、日本很流行,教授也講過,但中國的農村,人均土地也就一畝左右,沒有集中的土地這些就無法實現。

但這些技術,中國都有,很多的農業大學都研究過。

中國的農業大學更多的是,提供一些農業生產的基礎性的東西,然後為農業生產中出現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案,在大學中儲備著各種各樣的技術,一旦社會有需要就能拿出來。

然後將國外的先進經驗,研究其原理,本土化,實用化。

農業大學在這個年代不是很吃香,但對於一個國家而言,其實相當重要。很多的作用都是隱形的,其實已經融入我們的生活,但我們看不見而已。

這侃這些吧。


dd廣林鬼

農小二來了!關心農村、關注農業、關愛農民,說說農家事!


你好,今天有機會和你一起聊聊,非常高興。因為我也是農業院校出來的,只是沒有在農科院工作過而已,但是也有很多同學在那裡工作,對他們的工作還是瞭解一些。

第一你說,中國現在有那麼多的農業大學、農科院,可能認為是太多了。我可以負責任地告訴你,恰恰相反,不是多了,而是少了!為什麼這麼說?你知道我們國家是一個農業大國,以前是說十億農民,到現在至少也還有六億農民!我們國家的工業化進程再逐步加快,農業的規模化、現代化也在逐步實現,這些與從農業院校畢業出來的同學們的努力是分不開的。

(又一個農學院掛牌)

在農業院校學習,那個只是培養高級農業技術人才的地方,不是說在學校裡學習了就是高級人才,是他們這些在學校裡,主要是學習怎麼樣去認識問題、去發現問題、去解決問題的方法、技能和技巧。大家都知道,現在社會日新月異,新的問題不斷的出現、新的知識不斷的更新、新的技術不斷的研發,實際上我們都是在學習中,在工作中學習、在問題中學習、在成長中學習。

第二你說,我們農民還在使用傳統的方法來耕作。你可能看到的地方是一些交通不發達、信息還比較閉塞的地方,這只是一個側面。你可能還不知道,現在我們國家的農業生產的科技貢獻率已經達到65%以上,比如新品種的推廣、新技術的運用,已經大大的改變了原來的落後的耕作模式。遠的不說,像袁隆平院士雜交水稻的研發,基本解決了中國的吃飯問題;大棚設施的栽培技術解決了北方冬季蔬菜的供應問題等。我來說說身邊的農業技術人員的故事。

(為基層培訓技術人才)

我想你吃過西瓜,一定也知道“黑美人”這個品種,這個品種的研發培育者就是--瓜王李文信,1977年,畢業於廣西農學院園藝系果蔬專業。他先後培育了廣西1號、廣西2號、廣西3號、廣西4號、廣西5號無籽西瓜,還有桂紅3號雜交西瓜等優秀西瓜品種,總共推廣西瓜種植面積800多萬畝,總產值超過200多億元 ,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圖為李文信(中)研究院在工作中


當然,還有很多從農業院校出來後一直從事農業技術的研發和推廣工作,使得我們國家農業生產有了長足的進步,使得我們農村的面貌煥然一新。在這裡要衷心地謝謝他們,謝謝他們為了中國農業默默無聞的奉獻!


農小二來了

作為一個農業院校畢業的碩士研究生,我想簡單說幾句,恐有不周全的地方,希望大家批評指正!我母校是雲南農業大學。


雲南農業大學科研團隊的黑松露人工繁育松露。吃著廉價、更高營養的食品在抱怨農業院校無所作+死寫論文,也算是一大“特色”吧。😁

首先,【三農問題】,是個系統問題——為“三農”發展提供智力、人才、科研、技術支撐才是農業院校存在的目的。❤題目中所說的“種植業”只不過是“三農”問題的一小部分。鄉鎮管理、農村發展、農村區域規劃、農村職業教育、種植養殖品種科研、農業推廣、農業信息化、組分農業……都是農業院校和科研院所在乾的。❤只看到一小部分是“管中窺豹”,不全面得,正因為農業院校存在,中國農村才不是印度農村翻版!!!


農大園林園藝團隊參與的景觀設計。【旅遊景點】【民族特色】也有農業院校功勞。

第二,【商業問題】,種子推廣與應用在市場中是個商業問題——市場選擇是“只要利益最大的,不要最好的”。❤新產品、品種問題不是一個簡單“好不好”的問題,是一個系統問題。❤中國農村供銷社、合作社解體後,種子公司推廣成為主導,所以產學研不緊密是一定的。畢竟企業有利潤才能生存發展,既然有現成的國外的為何要國內科研新品。❤種子為例 : 跟國外種子商有利益關係的佔絕大多數……


雲南農大團隊參與【普洱茶龍珠】,漂亮又養生。【養生保健】也有農大功勞!——雲南農大普洱茶學院成果太多,不便一一展示。

第三,【具體科研】,現在農業院校科研是卓有成效的。❤以雲南農業大學的組分農業為例,三七、天麻、辣木……等著名本土中草藥的全基因圖譜都測試完畢,單獨分離成分技術也基本成熟。❤或許你會問有什麼用呢?舉例——天麻頭風靈用的天麻素,就是因為這些基礎科研才能這麼便宜、好用、高純度。


雲南農大參與的【申遺項目】——【哈尼族梯田】。【遺產、文化傳承】農業院校也在做!

插一句 : 我碩士女友,三年研究生,一年至少180天在做實驗!做的是雲南本土甘蔗抗氧化成分分析、實驗!❤這只不過是【組分農業】一個具體分支的一個點,整個【農業大樹】是非常大的。


農大科研團隊參與的洱海生態系統修復。【綠水青山】也有農業院校的功勞。

第四,【具體產品】,我看有朋友提出幾個問題想說明農業院校沒用,主要是產品——“化肥是不是農業院校生產”、“農藥是不是農業院校生產的”、“收割機是不是農業院校生產的”、“拖拉機是不是”、“紅富士是不是農業院校搞得”,我來逐一回答。❤



農大參與的錦鯉新品種繁育與油菜基地油菜花綜合利用項目。【你的餐桌上就有一個完整的農業大學】。

1.【化肥】現代農業,就是要少用不用化肥、提高化肥效率!“水肥光熱”是基礎!❤緩控肥、氣霧栽培、營養液是農業大學在研究改進的,市面上產品多數是農業大學參與搞得,他們不負責生產和推廣,大眾見不到不怨學校院所!


雲南農大參與的地方鳥類保護研究。【物種保護】也有農業大學一份子!

2.【農藥】現在農業努力目標就是——爭取不用化肥!!提高農藥使用效率,多手段殺蟲也是正在研究改進的——滅蟲燈、重複利用的殺蟲板、天敵滅蟲、輪耕混種殺蟲、旱澇輪作殺蟲……❤你看得到的是他們在寫論文,我看到的是單獨一個不同🐛蟲子適應光線、粘蟲板重複使用就夠他們實驗幾年的!


雲南農業大學參與的古樹茶葉生產與工藝優化項目產品【特級滇紅金針】——出口到歐洲去咯!

3.【收割機】。聯合收割機機型優化、刀頭優化、使用效率優化都在做——你沒發現現在1臺頂過去2臺,現在1個刀片使用壽命是過去幾倍?❤這是農業院校應用科研的具體案例,單獨一個甘蔗收割機複合刀片,就需要一批人幾年去研究、不斷調試、反覆改進、摸清機理……❤。


雲南農大參與的地方院校幫扶,幫助地方院校提高教育教學與科研水平。【真正讓雲南地州有自己的大學】。【教育扶貧】才是發展之基、智慧之源。

4.【拖拉機】。手扶式輕型、迷你拖拉機、收割打包一體機……你覺得是誰在搞研發?拖拉機已經被髮明瞭,不可能再被二次發明。❤但是我們可以改進,可以研究出適應西南山區高原、西北高寒實用的農業機械。❤而每個機械原理、部件優化、生產設備改進、部件更新、使用優化……都是現在正在做的!


雲南農大參與的【麗江古城】建設規劃優化。

4.【紅富士】。山東來說,中國農業大學、山東農大在煙臺的蘋果研究所成果很多。在非轉基因前提下,品種優化更新、產業規劃、衍生品與深加工品開發……都在做❤。中國航天員吃的脫水蘋果乾、軍隊吃的脫水蘋果誰發明改進的???


雲南農大參與的【城市生態溼地】構建。

5.【雲南紅富士】。雲南農大和雲南農科院解決了高原種養蘋果品種和技術——讓雲南父老鄉親多少人致富,否則你我現在還在吃硬皮的咯。❤高產、適應高海拔、冬季高寒、大溫差、強紫外線、好口感、耐儲藏、易加工……特點的新品種紅富士,不是一句話的事。

最後,希望【厚德博學 明理尚農】雲南農業大學的校訓精神可以一直髮揚光大。

也祝願新的一年裡校友和父老鄉親們心想事成、萬事如意、芝麻開花節節高!


許雲松

設立農業大學有什麼用?農民還用傳統的方式種地,幾十年來中國農業的耕種方式,沒有太大的變化?

用有限的耕地養活十四億人,對傳統的刀耕火種而言,根本無異於天方夜譚。所以以袁隆平為代表的科學家,其貢獻是巨大的。總會想起袁隆平那句話:"小時候我有一個夢,就是在稻子下乘涼…”


△袁隆平

知識總是有用的。就如家家都做飯,為什麼還要去學烹飪?設立農業大學是為了科字、高效從事農業生產而培養人才。

如果你經常看CCTⅤ7農業節目,你就會發現,很多特種養殖的經營戶,都離不開相關技術人員的指導。而且基本上就是農業大學裡的老師或農科所技術員。我們今天的農產品市場極為豐富,離不開科研人員的努力。


我們經常聽到棉花某某號,水稻某某號,小麥某某號。這些新品種優質的種子是從哪裡來的呢?最早也是從試驗室和地裡優選出來的吧!當然和我們印象當中,科學和實踐相結合的典範袁隆平,也是一個科研團隊的工作,只是他最著名,取得了比較大的突破,所有這些農業科技工作者,從哪裡來呢,當然是大學。

種了一輩子的農民,很難把莊稼種得好的經驗數據化。手把手教和大規模推廣是有區別的。如同一個大廚,做得一手好菜,但他教出來的徒弟,每個人炒的菜都不同,因為傳統中餐鹽少許,香油少許…不如鹽5克,香油20克容易量化執行。營養學家除口味,則更講究科學食材的配比。


△現代化養豬場

但是題主的意思並不僅於此,更想表達的是科學技術,如何更好的轉化為生產力。

的確在今天,年輕的大學生怕苦怕累,直接深入基層的少了。二來就是從事農業研究的人員的待遇問題。實際上據我所知,比如川農每年的畢業生就業都是很好的,就業率也很高。

當然,現實的問題還有一個,就是中國農業面臨的現狀。傳統的農業耕種方式,已經不太適應科學技術的發展。農業生產的規模化、現代化、企業化,也許更能促進新的技術的應用和發展。

有一年飼料公司,請了一位川農的技術員,從從事新飼料的開發,待遇還是相當優厚,給他年薪10萬,另外按銷量有提成。當時一般的工人才拿三四百塊錢。結果按他的配方生產出來,吃了這種鴨飼料的鴨,生的蛋變成了鴿子蛋一樣秀珍。公司前後投入接近十萬元,(還不算養殖戶的損失)就打了水漂。最後他也就解騁了。



這裡想說的是,農業生產週期長,任何一項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都不可避免的需要資本的支持。一家一戶的經營方式,很難實現科技創新。經常會遇到失敗的情況,農民對於新技術的運用,也是心有餘悸的,認識推廣起來就不那麼容易,不能夠承擔相應的損失。今天農民仍然按照傳統的方式來生產,也有這個原因。

有個親戚,她報考的是川農的畜牧獸醫專業。全家人都嘲笑她:"你一個女生,天天要給豬接生牛看病,怎麼弄啊?會臭死你的。"這代表了大多數人的看法,學農科又髒又累沒前途。她畢業以後,最終還是報考了公務員。卻因為是畜牧獸醫專業加分不少,成了一名村官。據她所說,從來就沒有真正想做過一名農村獸醫。當初她不過是喜歡貓狗,一心想要做個寵物醫生。

還有一點呢,就是傳統觀念在作怪。農家的孩子好不容易越出農門,畢業又回去做農民,實在是心裡難以承受。其實這都/是過去的落後觀點。

△"中國青年女科學家”來自四川農業大學玉米研究所的盧豔麗

農業作為個國之根本,隨著國家農村政策的優化,對農民的大力扶持,農村土地流轉的實現,大農業的發展,農業耕種方式一定會有翻天覆地的變化。農大學生作為高科技農業人才,從長遠來看,農村廣闊天地大有所為,必將成為新農民的主力軍。

(一花一世界。元元,金沙江邊的小閒🐟,與你共品百味人生。)

元元的天下

與國外相比,中國農業大學和農科院的數量和人數確實是多的;與其他學科相比,比如化工行業,在中國農業大學和農科院的數量和人數也是多的,為什麼這樣?設立中國農業大學和農科院的目的是什麼呢?本人從事生物農業十年多,從國內外工業研究和教育做到工業應用,當過國企工業和私企工業一把手,十年前改為農業;又從國內超級大城市走入農村,幹過農業領域重大科研項目和農業產業化公司,拿過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成立國內第一家生物農業公司,並經歷了六年,從15萬起步三年掙了500萬,用自己深入一線的工作實踐談談上述問題。第一為什麼國內農業大學和農科院數量和人數多?這個現象與新中國建立和改革開放後國家政策密切相關。毛澤東時代是以農業為基礎的,為了改變舊中國傳統落後的農業,讓中國人吃上飯,農業教育和科研必須大力發展,形成了每個省都有1-2農業大學,每個省和地區市都有農科院,並且在政治上和經濟上給予重要地位和基礎,比如農業大學像其他大學享受副部級或正廳級待遇,農科院與當地政府農業廳/局行政級別一樣,直接由當地最高政府管理,與當地農業部門平級,農業大學和農科院人員都是幹部,像政府幹部一樣所有費用直接財政撥款,那時的農業大學和農科院確實為國家做了大貢獻,因為他們是在舊中國一張白紙上建立了中國農業的教育、科研、生產和組織管理一套中國特色的農業體系,世界上任何國家都沒有這種情況。改革開放以後,隨著教育產業化,農業大學不斷地增加和擴大,目的是符合市場經濟,通過教育爭取國家經費和從學生上掙錢。中國的農科院在改革開放後也進入了市場經濟改革,但是體制和運行方式變化不大。由於國內農科院的從業人數巨大,在改革開放前期經濟狀況非常不好,工資低、沒有科研費用,政府就給足他們政策,通過買地和爭取與農業相關的有錢行業合作維持原有體制下農科院的運行。感謝毛主席時代無償給了農科院大量用於農業試驗和教育基地,往日的郊區農田已經成為當今城市中心的商業用地,每畝價值幾百萬或上千萬。菸草行業從八十年代實行專賣體制後是改革開放以來最賺錢的行業,它由兩個行業組成,一是農業上的菸葉生產,二是工業上的捲菸製造,八十年代菸草幾乎沒有什麼高等教育和科研,在菸草行業能找到一箇中專生或大專生都很難的。在市場經濟的推動下,農業大學開始創辦菸草專業、菸草公司也開始建立菸草研究院,大量的博士和碩士進入到這個行業。由於錢的作用,造成了當前國內農業大學和農科院數量和人數多的歷史和現實原因。不管是歷史和現實的政策和經濟原因,農業大學和農科院的目的是把中國農業建立起來和搞好中國農業生產。改革開放之前應該說是達到了目的,就是從空白建立了中國特色的農業組織體系、水利工程和具體農業研究,走上了農業大學與生產實踐相結合,因為那時的大學生基本都在農業生產的第一線—農村,農民與大學生有著互敬互愛的關係。改革開放以後,農業大學是以市場經濟為目標—掙錢,教育和科研的目的是掙國家的錢、學生的錢和與農業相關企業的錢和農民的錢,這沒有對錯,造成這樣的結果是市場經濟的必然規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生物農業第一人

【我不贊同你的觀點!】

我國這麼多農業大學和農業研究機構每年為國家培養那麼多農業技術領域的緊缺人才。這些農業科研人員培育出高產優質的良種為農民增產增收提供了基礎;

這些科班出身的農技師儘可能的提高土地肥力為增加糧食產量貢獻力量;

這些農業機械領域的專業人士為我國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水平逐年增高做出了重大貢獻。

這些都沒有被你看在眼裡,你就輕描淡寫的一句,設立這麼多農業大學沒有什麼作用?

你可知道,讓無數人能夠吃飽了飯“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科研成果就是在研究所的試驗田中走出來的?

你可知道,我國糧食產量逐年在攀升是誰的功勞?

你回家問一問老一輩的種地人,50年前每畝地的糧食產量是多少?你再問問現在的種地人,每畝地的糧食產量是多少?

你回家問一問老一輩的種地人,50年前每逢收穫時節用什麼方式來收割?你再問問現在的種地人,到了收穫的季節用什麼方式來收割?

你回家問一問老一輩的種地人,50年前一般人是否能夠一日三餐吃得飽吃得好,你再問問現在的種地人,是否還有人種地打的糧食不夠自家吃?

如果問完這三個問題,你還說農民在用傳統方式種地,你還說我國這麼多農業大學和科研機構無用的話,那麼我真的沒話可說了!

《糧油市場報》官方賬號首發於在悟空問答!01.2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