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之前的計算機|博物館

計算機之前的計算機|博物館

從原理上講,凡是電路能做的,機械都能做,只是體積大一些罷了——其中表現最突出的,就是計算工具了。

當代最普遍的計算工具是電子計算器,但是在邏輯電路成熟應用之前,人們巨大的計算需求就只能用各種機械計算器滿足——從最複雜的科學計算,到最繁榮的財會數據。

本期節目將非常體現博物館特色,我們將會重溫舊時代巧妙的智慧,同時慶幸現代生活的便利快捷。

-文字稿-

在自然科學崛起讓數學變得重要,而電子計算機又尚未出現的歐洲,人們用什麼計算複雜的數據呢?——那當然是一些迷人的機械計算器。

第一個重要的輔助工具出現1617年,蘇格蘭數學家約翰·納皮爾(John Napier,1550-1617)發明了“納皮爾的骨頭”(Napier's bones)——構造非常簡單:一個方木盤左邊寫著行號,一大套算碼的頂端寫有編號,下面依次寫著行號與編號的乘積。

這套工具主要用來計算乘法,計算時先用算碼湊成一個因數,再根據行號讀出與另一個因數每一位的乘積,格子裡的斜線錯位相加列在紙上,最後的總和仍要口算加法——顯然,中國人根本不需要這樣的工具,漢語的九九表實在太容易背誦了。

但約翰·納皮爾的數學貢獻不只是一副“骨頭”,他還提出了對數概念:即

若y=logaX,則x等於y個a連乘。

乍看上去非常複雜,但如果不考慮直接計算,就會發現對數能化冪為乘除、化乘除為加減,實在美妙。

拉普拉斯(Pierre Simon Laplace,1749-1827)因此讚歎道:“發明對數,把耗在計算上的時間減少了數天乃至數月,這倍加了,可以說,天文學家的壽命。

然而對數表龐大得二郎神都會看花眼——而且大部分對數值不需最終保留。

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很快在1620年到1630年之間發明了滑尺,將繁瑣的數值改成直觀的刻度,有效解決了這一問題。

仍以最簡單的乘法來說:兩根滑尺上的刻度是1到10的自然數的對數值,那麼要計算2×3,就只需滑動上方那根尺子,用1對齊2,在右邊找到log2+log3對應的刻度,果然是log6。

同理,尺上可以看出3×3=9;1.5×1.2=1.8,等等。

對數尺讓複雜計算變成對來對去——這就是中文“對數”一詞的由來。在隨後的兩個世紀裡,工程師和數學家不斷為計算尺引入新的刻度,並添加了滑動的遊標,可以計算乘除、乘方、冪次、三角函數等等複雜的計算,在20世紀70年代出現電子科學計算器以前,計算尺都是工程師的身份象徵。

然而應用數學發展到這個地步,人們開始渴望一種能連加減都能免去的計算工具。

1642年,法國數學家、物理學家和化學家帕斯卡(Blaise Pascal,1623-1662)跨出了第一步,他的“帕斯卡計算器”(Pascal's calculator)是一個長方形的黃銅盒子,上面開了一列讀數窗,下面對應著一行帶輻條和指針的齒輪。先持續轉動齒輪逐位輸入一個加數,這將顯示在上方的讀數窗裡;再用同樣的方式輸入另一個加數,讀數窗裡就會顯示出和了。

這是第一款不需要知道計算原理的計算器,意義非同小可。

在此基礎上,德國的萊布尼茲(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1646-1716)於1672年到1694年之間發明了一種“步進計算器”(Stepped Reckoner),採用了他獨創的“萊布尼茲輪”(Leibniz wheel)——把刻度播到幾,齒輪就轉幾個齒,相當於數據輸入功能。除了普通的乘除法,它還能計算結果在10的16次方以內的乘除法。

步進計算器奠定了歐洲機械計算器的研發基礎。在18世紀,各種機械計算器在歐洲雨後春筍般的湧現出來。

終於到1820年,法國的“四則計算器”(Arithmometer)成為第一款商業化的辦公計算器,在它的帶動下,一大批臺式機算器進入了會計師的辦公室,許多品牌一直沿用到20世紀。

其中,19世紀70年代以後的手搖式計算器流傳最廣——它用齒數可變的齒輪作為輸入,用跳針製成精緻的進退位機構,累加器也是一套齒輪,套在滑桿上左右移動反覆加減以實現乘除法;滑桿上還有一個同樣的寄存器記錄乘除的因數;三套齒輪互相撩撥,可以勝任9位數的加減乘除四則運算,對於一般的財會計算相當適用。

然而撥號手搖也太費事了——機械計算器在20世紀開始大幅簡化操作:按鈕鍵盤開始代替撥號,並結合了打字紙帶作為輸出,會計除了按鈕搖桿什麼都不用做了。

到了戰後,機械計算器利用電池驅動小馬達走向了輝煌的巔峰:輸入所需的算式,一按等號,計算器就能在紙帶上給出完美的計算結果——然而剛剛進入80年代, 第四代電子計算機商用化了,機械計算器一夜之間在西方淘汰,對於今天的工程師來說,即便僅僅看懂它們的工作原理,也幾乎成了絕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