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的高管拿走80%的薪資,金融圈你得讓自己值錢!

金融圈一直以來都被稱作是高薪高獎金的代名詞,所以無論是券商還是銀行、保險、信託等行業都是人們爭相入職的對象,但人越多,入職門檻也越高,而且哪怕入了行,薪資間差距也是天差地別,因此進圈難、高薪難,也成了金融人一直被困擾的問題。

金融圈高薪高獎金,但兩級分化嚴重

金融圈問題多,這在職場中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而其中最為厲害的要數薪資兩級分化嚴重。有數據表明,在全國從事金融行業的人數已超過八百萬人,但站在金字塔頂尖的人數不足8%。

而關於薪資,據21數據新聞實驗室統計,在2017年A股上市的62家券商、銀行、保險、信託公司中,其中高管(含已離職)的稅前報酬在年薪百萬以上的有532人(在股東或關聯單位領薪的部分高管未計入,數據來自於上市公司2017年報),但就是這532人,他們的總薪酬達到了14.62億,即25%的高管拿走全行業管理層報酬支出的80%。(不在上市公司領取報酬的部分高管未計入)。

而與高管們年薪百萬薪資相對比的,是底層金融民工們不斷爆出的4000到5000的低薪,由此也可以看出,在金融圈內,薪資的兩級分化已經非常嚴重。

25%的高管拿走80%的薪資,金融圈你得讓自己值錢!

高能力匹配高薪資,讓自己成為職場被需要的人

儘管金融圈的薪資兩級分化特別嚴重,但高薪資匹配的是高能力,畢竟只有創造了財富才能收取盈餘,所以高管們的高薪資也是無可厚非,而要想在金融圈成為高薪人員,唯一要做的就是提升自己實力,使自己成為金融圈被需要的人。

那什麼是金融圈需要的人呢?看準科技集團創始人、BOSS直聘CEO趙鵬的一番言論,給這個問題做了最好的解答:以上海為例,根據平臺的樣本調查和分析,目前三類金融人才在上海最為緊缺,這三類人才的就業競爭力也遠超行業均值。

這三類人才分別是:有前沿技術背景的複合型金融人才、金融管理人才、擁有國際職業水平資格認證證書的強專業化金融人才。

25%的高管拿走80%的薪資,金融圈你得讓自己值錢!

三類緊缺金融人才,只有國際證書性價比最高

針對公佈的這三類金融人才,雖然都是金融圈緊缺,但若從性價比出發,對大多數金融人而言,最高的一定是國際證書人才。因為從圖中顯示的數據可以看出,其中金融管理人才雖然仍是緊缺型人才,但從2017年到現在,競爭力指數已經呈現下降趨勢。

而最為緊缺的有前沿技術背景的複合型金融人才,是因為近年來,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雲計算、區塊鏈、5G等新興技術對金融行業的重新賦能,使得金融業正處於急速變革期,因此也急需具有金融相關知識,並能通過技術手段使金融科技持續迭代的複合型人才,但這類金融人才,不僅專業性要求較高,而且還需要掌握多種前端科技,一般人還真學不來。

最後,唯有擁有國際證書,才是當下最適用於大多數金融人的提升之道。因為就職場中競爭指數而言,從2017年到現在一直在晉升,且未來這個狀態會繼續保持,這點從上海十三五規劃中對國際證書人才的規劃中就能看出,其次就結果而言,國際證書也是三者中最易達到的。

拿下國際證書,增強自己的底氣

金融圈的證書很多,但若加上國際的前綴,含金量最高的當屬CFA特許金融分析師,而且作為國際金融第一證,CFA已經被170多個國家認可,近年來,在國內CFA也越來越被看重,所以無論是個人知識提升,還是在升職加薪時,CFA都是很好的助力。

提升專業能力:孔曉,上海財經大學金融專業,大三時參加社會實踐,在某證券公司做實習生。金融圈向來不樂意培養新人,而且時間緊,任務重,每個人也沒那工夫。

實習的前一段時間,孔曉每一天都是待到公司最後走的那一個,因為工作中很多東西都是一知半解,像報表、分析數據都只能用時間來磨效率,而實習時,主要做的工作又只能是整理材料、分析數據之類的外圍活。

有一次,在做一份分析報告時,孔曉一直在公司待到了凌晨2點鐘,等到做完走出公司大門的時候,附近連出租車都差點沒打到,但是,等第二天將報告交上去時,卻被指出很多專業性錯誤,被批評很正常,但一句“不用心”讓孔曉徹底崩潰。

報考CFA是前輩的推薦,基礎知識不紮實,有時間不妨去學習下CFA,那裡面的定量分析、財務報表分析等很多知識你以後都用的到,堅定了在金融圈發展的孔曉,第二天就去報了考,而且為了快速學習,她還參加了高頓CFA投行菁英計劃。

幾個月的學習,孔曉的進步有目共睹,不僅是財務報表分析、而且公司理財、投資組合管理、權益投資、固定收益投資、衍生品投資等知識都得到了系統提升,所以當實習期過後,大四拿下CFA一級的孔曉也如願以償的留在了證券公司。

如果說一張CFA證書增強的是孔曉的能力,讓她變的更自信,那CFA對李萌的改變就是給了她跳槽的底氣。

跳槽的底氣:李萌985重點高校金融畢業生,通過校招進了某城市國有銀行,培訓上崗後,才知道了銀行櫃員真的表面那麼輕鬆。

25%的高管拿走80%的薪資,金融圈你得讓自己值錢!

剛上櫃臺時,很多業務不懂,只能對照著筆記本慢慢摸索,但客戶根本不會理解你是不是新來的。有一次,在給一位五十多歲的女客戶辦理業務時,只是因為不熟悉流程耽誤了一會時間,結果客戶隔著玻璃在那裡大罵,後來待的時間長了,業務也在無數次的捱罵中熟悉了。

被當做業務精英調到大支行當櫃員後,生活更是每天像打激戰一樣忙得不可開交,一上午不喝水,因為沒時間去衛生間;吃飯時間非常快,因為中午只有半個小時,而最接受不了的是客戶的懷疑,有一次,一個四十來歲的男客戶來開網銀,單子遞進來後跟他說明要收30元的工本費,他臉色一下子變了,大聲嚷嚷說他在另一個網點開對公網銀時都沒有交30塊錢,還說這30塊錢一定是李萌自己想私吞。

隔著玻璃他在外面破口大罵,惹得大廳的人都來圍觀,指指點點裡彷彿百分百肯定這錢會被李萌私吞,難聽的話一句接一句,相信的人也越來越多,而這件事也成了壓倒李萌決定辭職的最後一根稻草。

辭職是在半年後,考下CFA二級的第二天,李萌就在招聘網站上投遞了簡歷,沒過幾天就收到了十幾家的面試邀約,985的學歷+銀行的經驗+CFA的證書,讓她成了金融職場裡的“香餑餑”。

金融圈,一直都還是那個高薪高獎金的“鐵打營盤”,而能拿到高薪高獎金的也一直是那些高職高能力的人,所以,要想成為那金字塔頂尖中一員,不妨先從考取張國際證書CFA開始,用CFA給予的底氣,朝著更高的階層奮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