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世間如夢如幻,愛為何物?如何去愛?

楊碩誠老師:

佛法不是讓人不愛,相反它是鼓勵人去愛。能愛人的人,他的心量會大,比較不執著。如果只是期待有回報地去愛人,這樣的人,他只會愛自己。所以佛法鼓勵要往外愛,這就是慈悲。

如果世間如夢如幻,愛為何物?如何去愛?

以下是“禪說心語”的第17篇文章

▲點擊上方音頻收聽,內容非常精彩哦~

(以下是音頻文字整理版,不方便收聽的可以點擊收藏,先看文字)

▼▼▼

學生:

我第一次參加禪修課,老師說讓我們嘗試去體會解脫者的心情。當時我能體會到的是沒有遺憾,也沒有恐怖和憂慮,就這幾個詞去體會我會覺得很幸福,覺得所有的一切都全然會接受。

後來老師讓我們嘗試用這種心境去面對生活、家人、病痛和生死時,我覺得我做不到,我想象不了,因為我不是一個解脫者,越具體越細節的情形,我就越無法想象。

在這個過程當中,有些東西無論好壞,我可以全然接受;但有些東西雖然從理論上我知道自己應該怎樣面對,但是我不願意,比如說有些人、有些感情我都放不下,我覺得它能讓我很開心、很溫暖、捨不得,所以,做解脫者也很不容易。

如果都是夢幻泡影,那這些情感是什麼?愛是什麼?我們又如何去愛?

瞭解因緣,解縛對愛的渴求

楊老師:

首先要說明的是,佛法當中的愛跟我們一般世間的愛有點不太一樣,這點我們自己可以停下來感受一下。

我們所謂的愛,基本上是建立在要有回應的立場上。從佛法角度來說,這樣的愛其實帶有渴求的成分。佛法並不是要人不愛,它是要去掉渴求,佛法的愛是自然的產生。

佛法也有愛,與世間的愛的不同在於:它不建立在需要對方的回報的基礎上,如果有回報,可以;沒有回報,也不會有遺憾。

從佛法角度來說,如果給予他人愛的時候,認為對方必須要有回報或回應,我才滿足,那麼我對這個愛就會產生抓取、控制、執著。佛法指引我們修行,要去掉的就是這個控制和執著,但其形式不是以“我要放掉我的執著”、“我要去除我的控制”來操作的,因為“我要”的本身就是另一種控制與執著。

它是如何去除掉的呢?是看清楚世間愛的一切對象都不是我們所能控制的。當他徹底地明白這件事後,他自然就沒有期待一定要對方的回饋。所以,它的給予是輕鬆的,有能力就給予,沒有能力給予時也不會糾結,因為這就是當下的因緣。

譬如我一次只能照顧十個人,第十一個人雖然我想照顧、卻有心無力時,也就只能如此,不會因沒能幫到他而感到愧疚,這是因為看透了因緣這件事。

慈悲地愛人

佛法不是讓人不愛,相反它是鼓勵人去愛。能愛人的人,他的心量會大,比較不執著。如果只是期待有回報地去愛人,這樣的人,他只會愛自己。所以佛法鼓勵要往外愛,這就是慈悲。

佛法不特別強調“愛”這個字,而用“慈悲”這兩個字代替“愛”,因為講“愛”的時候,容易讓人有錯覺,以為世間男女這種愛才叫愛,佛法講的慈悲叫同理心,是對人自然而然產生的那種關心,沒有目的,沒有渴求。這樣的“愛”可以用在親近關係裡,因為它的因緣較深;因緣較淺的,也有不同的“愛”的方式來對待。

我們不可能用對待自己家小孩的方法,去對待所有的小孩,因為因緣不同,可是我們也會去關心其他的孩子,只是以我們目前的能力只能先把自己的孩子照顧好。佛法用慈悲來闡述這樣的情感。

“慈”就是對人的關愛,“悲”就是對人的同理心。我們自己受過苦,所以人家有苦我們會感受,這就是悲心。我們自己有過小孩,我們就會對人家的小孩想要照顧,這種想要照顧人的心,就是“慈”,同理心就是“悲”。可是在這當中,去除了渴求、控制、需索、目的。

許多人認為佛法是斷情滅愛,這是對佛法的誤解。佛法要斷的不是情愛本身,而是要斬斷其背後對情愛的控制、執著、抓取、非要不可,以及太強的目的性。因為佛法是帶眾人離苦得樂的,而人的苦惱和煩惱正來自於這種非要不可、控制、抓取和執著。情愛本身不會造成煩惱,是對情愛的控制、非要不可才產生了煩惱。

當我們瞭解這些,才不會認為學佛會成為一個無情之人,非要斬斷六根才能學佛,這是我們的錯覺。

出家不是目的,而是工具

為什麼以前的人會選擇出家?這是因為我們的內心太容易被外界所粘連,所以我們需要一段相對封閉獨處的時間,加強我們面對外界影響的能力,就如同我們現在的禪修營。

所以,以前的出家就是長期的禪修營。在佛陀時代的出家,它不是人生的終點,它只是人生的一個階段。很多人不一定一直以出家的方式延續他的生命,他可以出家一段時間,然後再回到家裡,關鍵在於他是用出家這種形式來鍛鍊自己面對世間的能力。

現在我們理解出家,許多人都有錯覺,認為出家就是目的了,然而出家只是一個工具。

並且出家不是隻有到寺院才算是出家,如果一個人有能力到哪裡都不把這個地方當做家,他就是在出家。換言之,他到哪裡都可以把那個地方當做家,但是每次離開的時候,他都不會粘連其中。

我們對家都會有粘連,在這裡住久了,就會產生“這裡是我的”的念想,往往在離開時就會捨不得。

佛法鍛鍊的是:在這裡我馬上能住,我能適應;走的時候,我也能馬上離開。因為對我來說每個地方都一樣,如果能做到這樣的人,事實上,他當下就在出家。出家就是要離開我們對家的控制和粘連。

所以不是穿著僧袍才是出家,當然出家人都會嚴守戒律清淨,這非常好,我們要尊重,但要知道這些只是外表的顯現,如果身著袈裟、住於廟堂,而內心跟世俗無異,整天仍在斤斤計較人世間的事物,出家又有何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