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路軍的作戰目的及編制情況

1936年11月8日,以一方面軍,二方面軍組成南路軍出陝南,四方面軍河東2個軍組成北路軍,待機入晉,河西紅軍組成西路軍,在河西建立根據地,打通去蘇聯路線,西路軍因此正式成立。

西路軍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控制陝甘寧同河西走廊鏈接蘇聯的陸地生命線,打通蘇聯軍援的西北通道。


西路軍的作戰目的及編制情況

總指揮:徐向前,政委:陳昌浩,副總指揮:王樹聲,參謀長:李特,政治部主任:李卓然,政治保衛局局長:曾傳六。


西路軍的作戰目的及編制情況

西路軍下轄三個軍:

第五軍:軍長董振堂,政委黃超,參謀長李屏仁,政治部主任楊克明,轄2師4個團,3000餘人,槍1000餘支,平均每槍子彈5發。第九軍:軍長孫玉清,政委陳海松,參謀長陳伯稚,政治部主任曾日三,轄2師6個團,6500餘人,槍2500餘支,平均每槍子彈15發。第三十軍:軍長程世才,政委李先念,參謀長黃鵠顯,政治部主任李天煥,轄2師6個團,7000餘人,槍3200餘支,平均每槍子彈25發。


西路軍的作戰目的及編制情況

因西路軍孤軍作戰,沒有後援而最終以失敗告終。只有李先念帶領的一支七百餘人部隊經過祁連山、抵達新疆;其餘河西西路軍全軍覆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