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歷代進士835名,明代佔一半,陳、林、蔡、黃等十姓佔六成

漳州,位於福建南部,系閩南金三角面積最大的城市,為閩南文化兩種組成之一的漳派文化所在地。

漳州歷代進士835名,明代佔一半,陳、林、蔡、黃等十姓佔六成

漳州,山水宜居魅力海西

歷史不長、人口不多、文化不盛、觸角不長,樸實無華的漳州上至帶頭人,下至黎民百姓,處處流露出別樣的習性,不愛出頭也不愛比較,自顧自過著田園、富足的桃源生活,這或許算是漳州讓人敬佩的地方。

漳州的科舉文化,在福建確實不出彩,與福泉莆這種動不動就殺入全國十強的城市相比,漳州的進士人數算是少的可憐。

少則少矣,傍著大樹好乘涼,既不惹關注,又不與人相爭,這對於漳州是極好的。

但,圭海君卻要深入的、全面的、高調的剖析一下漳州自唐宋以來產生的進士在人數、分佈上的一些有趣的東西,姑且稱它為漳州之最吧。

漳州歷代進士合計835名,共有85姓上榜。

由唐代開始,至清代滅亡,漳州全市共產生文科進士835名(該數據來自漳州市志的記載),共有85個姓氏名列其中。


按拼音排列,以此為蔡、曹、曾、昌、陳、程、戴、丁、董、方、甘、高、龔、郭、韓、何、洪、胡、黃、簡、江、蔣、金、康、柯、賴、蘭、李、梁、廖、林、劉、盧、陸、呂、馬、倪、歐、歐陽、潘、秦、邱、阮、商、邵、沈、施、石、宋、蘇、孫、湯、唐、陶、田、塗、汪、王、魏、溫、文、翁、吳、蕭、謝、徐、許、薛、顏、楊、姚、葉、遊、餘、俞、袁、詹、章、張、趙、鄭、周、朱、莊、鄒。

陳、林二姓進士人數分列第一、二,蔡姓竟然高居第三。

今日漳州人口十大姓分別為陳、林、黃、張、吳、楊、王、李、鄭、蔡。從大數據及概率論角度看,該十大姓應該也會是進士榜的前十位,當然歷代人口在姓氏分佈上可能會有些出入,但原則上應該差異不大。

從進士十強榜單上看,這些姓氏大都是老面孔,陳、林二姓作為千百年來的冠亞軍,地位是穩固的很,令人吃驚的是蔡姓竟然表現這麼突出,名列第三,與其人口基數差異甚大。第四~十位分別為黃、趙、張、李、王、吳和楊。

漳州歷代進士835名,明代佔一半,陳、林、蔡、黃等十姓佔六成

漳州進士榜十強

陳、林、蔡、黃、趙、張、李、王、吳、楊等十姓進士佔了漳州進士總數的六成。

漳州進士榜,陳姓有105人入圍,佔總數的12.6%;林姓82人,佔9.8%;蔡姓51人,佔6.1%,黃姓47人,佔5.6%;趙姓40人,佔4.8%;張姓34人,佔4.1%;李、王、吳姓均為32人,各佔3.8%;楊姓29人,佔3.5%;以上十姓進士佔全是進士數的58.0%。

明代是漳州科舉史上的峰值。

漳州為唐代陳元光平定“泉潮間蠻獠嘯亂”後奏請設立的郡,初立時滿目瘡痍百廢待興可謂一窮二白。當時的轄區僅漳浦及以南地區,後來併入原屬泉州的龍溪縣後,漳州才算是坐上了快車一路飛奔起來。

自唐代龍溪人周匡物首開進士先河後,漳州在進士榜的露臉機會總算是波瀾不驚的保持著。

經濟與文化,一向是兩個關係緊密的共同體,漳州經過唐宋兩代的緩慢發展後,在明代迎來了經濟上質的飛躍。當時,依託於月港販東西洋的繁榮,在漳州沿海及內陸初步形成了具有資本主義萌芽性質的集群式手工作坊,規模效應下,各地也在文武科仕舉上表現出與經濟水平相對應的文化昌盛現象。

漳州唐代進士5名;北宋78名;南宋188名;元代7名;清代139名;而明代高達418名,佔進士總數的50%。

朝代更替,對漳州科舉的影響可謂空前絕後。

漳州歷代進士835名,明代佔一半,陳、林、蔡、黃等十姓佔六成

趙家堡完璧樓

科舉中的趙宋,在漳州顯露的是輝煌與淒涼與共。

讓我們重新對漳州進士榜進行檢視,有心人應該會發現南宋時進士第一姓已然不是陳姓,而是當時的國姓“趙”。在榜單中,趙姓顯然是一支特別的存在,不顯山不露水的只在南宋出現,其他朝代完全不見行蹤。

這與偏安東南的南宋朝廷政策有關。

南宋治下的福建,乃當時天子的南庫與文化中心之一,南宋宗族在泉、漳兩地安居樂業,並受到完美呵護,其人口的增長可謂盛極一時,因而能在南宋的地方政權中謀得相當的地位。然而隨著南宋的滅亡及元廷對趙宋後裔的追殺,在泉漳兩地的皇家後裔基本改姓或被屠盡,以至後世不再有趙宋一族,唯一的倖存者還勉強留有一絲尊嚴者或許漳浦湖西趙家堡算是其一。

漳州陳姓,大而強的悍者。

而歷代盛極一時的陳姓,能夠自北宋始延續不斷,這與漳州為陳姓發源地有關。福建陳姓的源頭,不過三支,其一為開漳派(將軍派),其二為太傅派(南院派),其三為義門陳(南朝派)。

而前兩支陳姓派系均來自漳州。陳姓從肇居漳州開始,便以高起點開始四處播遷的步伐,其影響之深遠遍及整個南部中國,除了地方勢力的顯現外,陳姓進士人數更是無人能及。顯然,漳州的陳姓是一個神一般的存在,只有福建的九牧林能與之媲美。

漳州的進士之最,簡述如上,諸位漳州的小夥伴們,你們家宗祠門前的旗杆,有多少是這些進士們的傑作,不妨看一看回味一番。

此地半山半水,其人不夷不惠,更多閩南文史資訊,請關注“圭海四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