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佔領故宮後為何沒有燒搶打砸,其實是日本人包藏禍心

日本人佔領故宮後為何沒有燒搶打砸,其實是日本人包藏禍心

在中國近代史上,北京城曾三次被外敵攻破,但每次紫禁城都能逃過一劫,沒有被毀於戰火之中。第一次是英法聯軍打進來時,因為當初清政府實行閉關鎖國政策,列強在中國的財富掠奪遇到阻力,所以決定給清政府一個教訓,便集結了大軍浩浩蕩蕩的開往北京城,掠奪並焚燬了圓明園,甚至還放言威脅再不開放沿海城市就要去紫禁城,清政府一聽也慌了,圓明園燒也就燒了,可以再重建,但是紫禁城沒了,那就是大清滅亡了啊。急忙和英法聯軍簽訂條約,使得紫禁城免去一難。

日本人佔領故宮後為何沒有燒搶打砸,其實是日本人包藏禍心

第二次是八國聯軍侵華時期,其主要目的還是要把清政府打怕,迫使清政府屈服。其中還有個小插曲,在聯軍陳兵紫荊城下時,一個日本人四處遊說不應該武力進攻,而應不戰而入城,利用談判來解決問題。果真他一喊話,清政府立馬投降,聯軍在宮內搞了個大閱兵,彰顯一下武力之後撤軍了。

日本人佔領故宮後為何沒有燒搶打砸,其實是日本人包藏禍心

​最後日本人全面侵華時也曾佔領了北京城,但是,早在民國時期紫禁城已經作為博物館了,開戰之後,國人聞風把裡面的文物等都轉移了。所以,想搶都搶不到什麼了。再說了當時日本人和清朝遺族還有合作關係,要是瞎弄,不僅搶不到東西,還破壞合作關係。還有一點就是日本人早就心藏禍心,把全中國當成了日本的新領域,想著佔領中國後紫禁城可以當成是安放日本皇室的處所。所以故宮得以在日本人手下保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