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印度、澳大利亞、日本願意支持美國的“印太戰略”?

杜達特洛夫斯基

這就是戰國時代最為古老卻是最為有效的解決地緣政治問題之戰略方法——“遠交近攻”。

首先,對於印度、澳大利亞、日本而言,這三個國家雖然地處於東北亞、南亞和大洋洲等三個不同的地域,但是以地緣安全的角度來說,都需要共同面臨一個新的大國就是中國。以目前綜合國力的對比而言,印度、澳大利亞或者日本,單憑一家之力那是無法與我們抗衡的,這一點大家心知肚明。

其次,如果印度、澳大利亞和日本三家抱團,形成一個跨地區的聯盟來共同對抗我們,但是結成一個鞏固的跨國之間軍事、政治聯盟,談何容易,彼此之間都有自己的小算盤,印度關注點還是在南亞,尤其是巴基斯坦;日本關注點在東北亞半島還有南方的小島;澳大利亞無非是關注於東南亞。三家之間實力均等,在管控內部分歧時缺乏一個有效的外部強力。所以,單純性的這三家形成的區域聯盟,那是一個相當鬆散和乏力的政治組織,無法形成有效的抗衡力量。

最後,遠交近攻的要點,就是把具有抗衡力量的遠方大國,也就是美國拉進來,通過美國來制衡中國。況且,美國也是有這樣的打算,在中東事務脫身之後,全力執行“重返亞太”戰略,強化在亞太地區的軍事、政治和外交影響力。對於此,正是這三個國家最為樂見的場景,當然就要抓住機會,與川普大爺簽訂一個賣身契。

所以,國際事務,抗衡是永恆的,和平是意外情況。


OK,關於問題就回答到這裡吧。😊

獲取更多軍事、航空知識,請關注“老鷹航空”。


老鷹航空

特朗普上臺之後,美國就直接把亞太戰略改為印太戰略了。顧名思義,就是美國要把亞太的戰略部署,擴大到印度洋-太平洋區域,覆蓋的區域將會更加廣泛,而體現的價值也會更加深遠。

特朗普

但是美國不可能全部依靠自己的實力去完成這樣一個戰略圈,所以美國需要在印太戰略覆蓋區域內找到多個支點,以確保這個戰略體系能夠高效運作。

日本和澳大利亞都是印太戰略區域內國家,而且都是美國的小弟,這倆國家被稱為印太戰略的“北錨”及“南錨”,重要程度不言而喻。而且在地理位置上,日本和澳大利亞剛好卡在亞太的關鍵位置,對亞洲和太平洋的活動起著重要的影響作用,所以美國重點要求日本和澳大利亞支持印太戰略的構建。

澳大利亞總理特恩布爾

至於印度,則是南亞次大陸迅速崛起的新戰略力量。印度以前發展核武器,美國曾經制約過印度,但是眼看著制約不成,美國就改為拉攏。儘管印度現在的社會問題不少,但是印度的經濟和科技實力也確實是在不斷增長,而且印度的軍事實力也已經逐漸進入世界前沿。國外網站現在普遍把印度排在世界第四軍事大國的位置,其排名甚至在法國和英國、日本前面,這樣的重要區域力量當然不能忽視。

毫無疑問,澳大利亞和日本對印太戰略基本上是持完全支持態度的,因為這兩個國家都和美國有正式的共同防禦條約,而且也是美國的小弟,沒理由不響應美國。印太戰略的確立對日澳兩國也確實有好處,所以基於利益交換的原則,日澳是支持印太戰略的。

安倍晉三和特朗普

印度支持印太戰略,則是因為印太戰略讓印度找到了更多的存在感。印度一直都試圖成為世界性大國,並渴望於參與全球事務,美國特意把亞太戰略改為印太戰略,無疑就有擺高印度位置的意思。連世界第一的美國都如此重視自己,印度心裡當然是美滋滋的了。

為了增強影響力,印度也一直在和美國進行軍事互動,最近開幕的馬拉巴爾-2018軍事演習,就是印度和美國共同主導的大規模軍事演習,演習區域介於關島和菲律賓海之間,這顯然也表示出印度對印太戰略的支持態度。

馬拉巴爾軍演

這說明印度對印太戰略是持保留態度的,印度總理莫迪在香格里拉對話會上曾經表示,印度認為印太應當是積極、包容、多元化、開放性的,印度不想成為某些國家或是集團的同盟,更不想被掌控。由此可見,對於印太這一概念,印度實際上有自己的看法,美國的意圖無法完全支配印度。

印度實際上是想要自己主導印太,而不是讓美國來主導。而日本和澳大利亞則是基於利益目的認同印太,但是這倆國家也在努力和包括中國在內的亞太國家發展友好關係。所以說印太戰略更多的仍然是美國的一家之言,世界必然還是朝著多極化、開放化的趨勢發展的。


白虎堂

這東西其實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的簡單道理,但是這四國最終的戰略目標卻是一致的,就是應對正在不斷崛起的戰略競爭對手。印度洋本身是國際航運當中的重要水道,而且該地區主要負責能源這一戰略資源的運輸,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三國連線)

奧巴馬政府的國家安全的戰略重心是放到了亞太地區,提出了所謂的亞太再平衡的戰略,力圖在東亞和東南亞地區維持戰略的平衡,強化第一島鏈的封鎖作用,減輕東亞以及東南亞盟友的戰略壓力。然而,隨著陸上軌道交通網的發展嗎,美國發現僅僅靠亞太地區的圍堵所產生的效果十分有限,出現了一個明顯的漏洞,就是印度洋沿岸地區正在發生著改變。所以特朗普政府上臺之後,在確保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影響力之外,強化了對於印度洋地區的控制,隨即在2017年依據生物地理學的一個概念提出了“印度洋-太平洋區域戰略”,強化美國在對於這一區域的掌控力,來修補漏洞。

(特朗普提出印太戰略)

印度、澳大利亞,屬於這一地區的內的大國,兩國甚至在這一區域存在著戰略競爭關係,都試圖攫取印太水域這一重要航運通道的“掌控權”。所以兩國一直都在不斷的強化了同東盟國家之間的關係。但是伴隨區域國家的不斷崛起,在印度的活動越來頻繁,這使得這兩個國家的感到了壓力,而且這種壓力還無法抗衡,地區印度和澳大利亞之間的戰略平衡正咋被第三方區域外國家所打破,所以兩國寄希望於美國能夠強化在這一地區的存在,發揮制衡作用。

(印太戰略核心四國)

對於日本而言,其本身也非嚴格意義上的印太暖水區域國家,但是印太卻是日本重要的能源通道。加之其本身所面臨的來自大陸國家的戰略壓力就很大,而且其還與印度、澳大利亞都有很好的合作關係。所以在美國的串聯下服務美國的印太戰略,加入其中,也符合日本本身的戰略利益。除此之外,印太地區是不但是一個重要水道,而且還是一大片的未開發區域,這對於日本對外投資和市場擴展有著巨大的吸引力。

(四國首腦)

對於日、印、澳這三國而言,他們支持美國所主導的“印太戰略”,是因為這裡面有巨大的共同戰略利益,彼此還可以相互支持,取長補短。所以說,“印太戰略”本身並不是一個單純為了恢復地區力量平衡的國家安全戰略,其更是一個雜糅了多方面利益合作的共同體。


古姿

10

意從容語輕柔

印太戰略,隨著美軍太平洋司令部更名印太司令部,算是火熱出爐正式粉墨登場,這就像美國把駐以色列大使館遷到耶路撒冷一樣,具有象徵意義,表明了一種態度。而這個態度,意味著美國在亞太的戰略轉型,拉進更多利益憂關方,擴大操作空間,增加博弈籌碼?

我們還記得奧巴馬時期,美國的重返亞太戰略,突出了美國在太平洋的利益,是一種大國間博弈的形式。而像日本,印度這種地區大國都有點旁觀者的感覺,不甘心被邊緣化,於是日印開始走近,竭力展示“實力”攪局亞太,凸顯自身在本地區的利益和影響力。

而後知後覺的美國,在特朗普上臺後,由於自身實力的捉襟見肘,加上務實的執政理念,也有點“獨木難支”的感覺,於是善於玩花活的美國人覺察到了其中微妙的差異,也可能是在日印的遊說下,覺得拉著印太盟友加上“跟屁蟲”澳大利亞,搞一個印太“小北約”保護在亞洲的利益,也許是比較現實的選擇。

雖說設想不錯,但這個準聯盟要想發揮效用還是比較難,就像大家都知道的,“各懷鬼胎”!

作為“帶頭大哥”的美國,真實意圖,只不過想借這幾國之力造勢,討價還價。自己本身實際拿不出什麼實力,也帶不動這幾個,錢緊的日子玩不出什麼大動作,而日印本身就是美國潛在的“敵人”,美國實際很注意控制日印的發展不失控,心有顧忌,當然不會讓日印搶了美國的風頭。

日本倒是想真心發揮作用,怎奈資源有限,實力不足,上有“主子”控制,下有發展經濟的壓力,加上強敵環繞,並不敢輕舉妄動。

澳大利亞,實際無足輕重,仰人鼻息之國,跟著狐假虎威而已,其實只不過想多分杯羹,加上路途遙遠,難以發揮。

至於印度,態度很曖昧,跟幾個大國都走的很近,哪裡有便宜就去哪,算的都是小賬,自身還頗有野心,註定不會打頭陣。真實意圖還是想接著美國的影響力,發展自身,換取更多籌碼。

這麼看下來,面對亞太的局面,日印都有點政治焦慮,害怕在本地區邊緣化,爭取合適的地位和影響力是他們的目標,而美國是他們實現這一目標的“跳板”,成功最好,不成功大不了轉向做“順民”,城頭變幻大王旗,也是常事。

創建於2018.6.17


意從容語輕柔

“印太戰略”是印度提出的,但現在卻被美國所主導,參與四國可以說是各懷鬼胎

2018年5月30日,美軍太平洋司令部正式更名為印度洋-太平洋司令部,此舉顯示美軍對印度洋的重視,也表達了華盛頓試圖加強新德里的防務合作。

隨後,在2018年6月7日至6月16日,美國、印度、日本在美國西太平洋的關島海岸外的菲律賓海舉行“馬拉巴爾2018”聯合海上軍演。

這場演習也讓“印太戰略”進一步浮上水面。

(美日印“馬拉巴爾2018”聯合海上軍演)

“印太戰略”概念其實最早由印度學者於2007年提出。

在2012年2月印度外交秘書蘭詹·馬塔伊在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發表演講時,首次以官方名義使用這一概念。

印度的“印太戰略”從根本上講是其“東進”戰略包裝名稱,其目的是將印度的勢力從印度洋延伸至太平洋。以此藉機對東亞大國形成海上制約,減輕自己在北方邊境的壓力。

而干涉太平洋事物也是印度大國地位的一種體現。

印度的“印太戰略”一經提出,便與日本西進的戰略理念十分吻合,都有圍堵某東亞大國的目的,因此得到日本的積極相應。

(安倍晉三上臺後多次會晤印度總理莫迪,試圖加強與新德里的防務合作)

而美國早在上屆奧巴馬政府時期就提出“重返亞太”的戰略,隨後美國開始不斷加強與日本、印度的合作,並開始主導“印太戰略”。

至於澳大利亞,作為本地區最發達的經濟體,澳大利亞近年來一直積極摻手亞洲和西太事物,向著地區大國的目標邁進。

並且由於澳大利亞在地理上東臨太平洋,西臨印度洋,是美國鏈接印太的一個重要錨點,所以在華盛頓對於堪培拉的拉攏十分賣力。

(印太戰略示意圖)

但是至於在“印太戰略”的具體實施上,四國的步調卻不是完全一致的。

這其中,日本最為積極,而美國作為域外國家本著“別人家著火我不愁”的態度,也是千方百計的在後慫恿。

可作為該概念的提出者,印度的表現卻不是很“熱衷”,並在“馬拉巴爾2017”的演習中就拒絕了澳大利亞的參與,這讓美國在整合亞太盟友的努力十分被動。

印度這樣的做法自然是處於本國利益的考慮,新德里不願過度刺激自己最大的鄰居,畢竟雙方之間在經貿和文化上聯繫已經越來越密切。

而澳大利亞也礙於與東亞大國之間密切的經濟聯繫,在外交戰略上多有搖擺。

這些不確定因素都讓“印太戰略”的前景不甚明朗。

可以說各自新懷鬼胎的“印太戰略”最終能不能形成氣候,現在評論還為時尚早。


千佛山車神

想搞清楚這個問題,就需要先知道什麼是“印太戰略”。該戰略全稱應該叫做印度-太平洋戰略,一開始是印度向東看的戰略,簡單的說是它想在太平洋增加存在感。



演變到現在,“印太戰略”已經變味了,在美日澳的添油加醋下變成了“印太之弧戰略”,

類似的之前的島鏈政策,目的為了誰可想而知。最近美軍把太平洋司令部變為“印度-太平洋司令部”更是把該戰略上升了一個新臺階。



該戰略受到了日本和袋鼠國的強烈歡迎,但是印度對其卻反響不大。現在印度和東亞大國的關係非常緊張,如果加入美國不僅會使雙方關係惡化,而且可能還會激怒俄羅斯。印度現在對於美國更多的是合作,它並不想當美國的盟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