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的名勝古蹟與肥沃土地:1937年從西安至銅川(上部)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四月,國民政府確定每年清明節為“民族掃墓節”,公祭黃帝陵。1937年清明節,國共兩黨各派代表前往黃帝陵共同祭奠。

一路的名勝古蹟與肥沃土地:1937年從西安至銅川(上部)

《建國月刊》1937年第16卷第5期

《恭謁橋陵記》發表在《建國月刊》1937年第16卷第5期,記述了1937年國民政府派往祭拜黃帝陵的人員在沿途遊覽的古蹟名勝。

一路的名勝古蹟與肥沃土地:1937年從西安至銅川(上部)

《恭謁橋陵記》

本文是《恭謁橋陵記》中的一部分,為1937年4月4日祭拜黃帝陵的中央政府人員從西安前往橋陵沿途所見所聞。

本文所有重要古蹟名勝當時均拍有照片,十分珍貴。

一路的名勝古蹟與肥沃土地:1937年從西安至銅川(上部)

行程路線

恭 謁 橋 陵 記

遁 羊

漢唐故址

四月四日晨,天已晴朗,七時,張委員即赴西京招待所,會晤各人,決定七時四十五分出發。(按西安時差較南京遲四十五分,七時四十五分即西安七時正。本文為便於記載計,均用南京時刻。)同行者除中央代表張委員、國府代表孫主席蔚如外,有廣西國內考察團張任民、梁朝璣、尹承網、王贊斌、王遜志、梁壽笙、黃學禮等,載運行李,並作預備車之用。

全體人員在招待所進早膳後,準時啟行。汽車十餘輛,魚貫前進,過新城,出北門,幸喜新雨初晴,塵土不揚,車輛雖多,尚無擰鼻掩口之苦。

一路的名勝古蹟與肥沃土地:1937年從西安至銅川(上部)

西安北門

出北關,道之左右,土堆頗多,蓋路東為大明宮故址,路西為漢城遺址,乃漢唐之禁苑地也。

一路的名勝古蹟與肥沃土地:1937年從西安至銅川(上部)

未央宮遺址

一路的名勝古蹟與肥沃土地:1937年從西安至銅川(上部)

漢長安城遺址

當時溥泉先生戲稱之曰四朝路。然宮殿森列,鞠而為茂草,園囿棋佈,荒而為平野。所謂“金闕曉鍾開萬戶,玉階仙杖擁千官(岑參詩)”,“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王維詩)”。

當年盛景,於今何在?躅躑(徘徊)憑弔,令人感慨系之!

由此北行,地勢較低,仗(憑藉)渭水灌溉,農作頗佳,復以昨晨見雨,隆畝油碧,憑窗遠眺,胸襟為開。

八時半,近草灘鎮,駐軍一營,迎候於道,張委員下車少傾,仍登車進發。遙望嵯峨九嵕,屏立西陲,勢極雄偉。

一路的名勝古蹟與肥沃土地:1937年從西安至銅川(上部)

渭水木橋

過渭水,有木橋通行。渭水發源甘肅鳥鼠山,自天水入陝西,經寶雞會汧水,經眉縣、咸陽、西安至華陰東北,率洛水以入黃河,東西長千五百里,為黃河第二大支流。關中記載:渭與涇、洛為關中三川,近由水利機關闢築河渠,亦以涇渭三渠為最巨。

過渭水,入深峽,路仄僅容一車。未幾上坡,遙見路右有一高堆,近而視之,乃漢景帝陽陵,眾乃下車往謁。

一路的名勝古蹟與肥沃土地:1937年從西安至銅川(上部)

漢景帝陽陵

陽陵高十丈,方百二十步,陵前畢沅所建碑碣,上刻“漢景帝陽陵”,與之相併者有景泰、嘉靖、天啟等四碑。陵之四方,各有土堆二,宛如陪冢,考之漢時陵制,此實四門遺址也。後漢書禮儀志中,引皇覽曰:“漢家之葬,方中百步,已穿築為方城,其中開四門,四通足方六馬。”

一路的名勝古蹟與肥沃土地:1937年從西安至銅川(上部)

西漢帝陵分佈圖

漢代陵寢,除文帝霸陵、宣帝杜陵外,西漢九帝陵墓,悉在渭水北岸之高原上,東由高陵縣之惠帝安陵起,其間景帝陽陵、高祖長陵、昭帝平陵、元帝渭陵、成帝延陵、哀帝義陵、平帝康陵、迄興平之武帝茂陵、自東徂西,綿延九十里,如登未央宮遺址而瞻望,可歷然識別之。予(我)等因須趕程,陽陵東之安陵,未及往視,仍登車前進。

涇水涇陽

由此北行,入涇陽界,路左右各有一土堆,傳為蕭何、曹參二墓。未幾,臨涇水,亦從木橋上過。車上坡,涇陽塔已矗立目前。

一路的名勝古蹟與肥沃土地:1937年從西安至銅川(上部)

涇陽塔

行裡許,抵達塔下,眾均舍車往觀。寺門上書“重修古剎鐵佛崇文塔寺”。入門,大殿已圮(倒塌),兩廡改設小學。一塔儼然,高可二十丈,八角十三層,層各立佛像,仰首細視,雕鐫至精。塔內有梯,可至尖頂。惜以時促,未能登臨,一作涇渭流域之鳥瞰。

九時廿五分,復北行,入涇惠灌溉區域,越橋五六,水流至清,兩旁田畝,除偶見麥苗外,餘均留植棉花。陝西近年棉花生產激增,即恃(靠)此間涇惠灌溉之利也。

一路的名勝古蹟與肥沃土地:1937年從西安至銅川(上部)

鐵佛崇文塔寺

數年前,德人地質學家溪妥芬來陝考察,謂渭河平原其初原為一通海大湖,含鹽滷質甚多,後經水淹泥澱,土質逐漸轉良,始適墾殖。尚有數處如浦城、富平、渭南等滷泊甚多,不能耕種。又如涇陽、三原、大荔,雖掘井數十尺,猶含鹽質,不能用以灌田,每年雨量既不足用,故舍引渠灌溉外,實無他法。然中國水利事業,在西北興辦最早,收效亦最宏。

秦始皇時,使鄭國築渠,開鑿涇水,溉田四萬頃,名鄭國渠,關中遂為沃壤,無凶歲,秦以富強。漢武帝時復使白公引涇水灌地,名白渠,收利亦溥(pǔ,廣大)。故當時民歌有曰:

田於何所,陽地谷口。

鄭國在前,白渠起後。

舉鐘成雲,決渠為雨。

涇水一石,其泥數鬥。

且溉且糞,長我禾黍。

衣食關中,萬家之口。

迨(到)南宋以後,涇水低下,渠口高仰,溉田功用,遂以廢棄。故清(清朝)時劉獻庭論西北水利,有言:“西北非無水也,有水而不能用也,不為民利,乃為民害,旱則赤地千里,潦(澇)則漂沒民居,無地可瀦(zhū,水聚集的地方),無道可行,人固無如水何,水亦無如人何。”痛快淋漓,可謂近代西北水利情形之寫照。

一路的名勝古蹟與肥沃土地:1937年從西安至銅川(上部)

涇陽縣城牆

迨民國十七年後,陝西經三年長期之旱荒,民生凋敝已極,情勢慘烈,始由華洋義賑會發起,有興修涇惠渠之舉。自十九年冬興工,二十一年六月放水入田,實施灌溉,迄今四載有餘,八大支渠以次告成,受灌溉之益者,有禮泉、三原、涇陽、高陵、臨潼等縣,灌溉面積,據廿五年之報告,自五百頃增至六千四百頃。今後用水得法,則旱田新渠,久經侵潤,水量可節省,灌溉面積可望增至八千頃。陝西農村經濟之復興,此為首功。

過永樂店,道旁亦有駐軍迎候,予(我)等稍停即行。西望九嵕,本系獨峰,至此,因正側觀點不同,岐分為山,故鄉人俗呼九嵕山為筆架山。

鼎盛三原

九時無十五分抵三原,軍政學界代表及民眾八百餘人,鵠立歡迎,張委員等下車後,乃與各代表一一介紹握手。

一路的名勝古蹟與肥沃土地:1937年從西安至銅川(上部)

三原城東大橋

一路的名勝古蹟與肥沃土地:1937年從西安至銅川(上部)

三原城南公園

三原,以其地南有豐原、西有孟侯原、北有白鹿原,因以三原名縣。土城九里,白渠橫貫城中,商業之盛,冠於渭北。甘肅藥材與湖北土布,向以此為中轉站。湖北土布在三原過境,多轉運平涼、蘭州、甘州(張掖境內)、肅州(酒泉境內)、西寧等處。

一路的名勝古蹟與肥沃土地:1937年從西安至銅川(上部)

三原縣城牆

甘肅之藥材,則悉運至三原泡製,轉運鄭州,分銷東南華北各地。此兩項貨物,每年在三原過境者,約有一百餘萬公斤。進以涇惠渠完成後,鄰近棉產激增,三原覆成渭北棉花大市場。

一路的名勝古蹟與肥沃土地:1937年從西安至銅川(上部)

三原民治小學

三原文風,亦稱盛關中,清時鄉試,不在省垣(指西安)而在此。民國後,學校遍設,教育普及,亦以三原為最著。於院長(于右任)創辦之民治學校,則更稱道於全國。

富平民團

由三原北行,十五里過瓦窯坑,亦有駐軍相迎。又十二里入富平縣境。富浦臨渭(富平、浦城、臨潼、渭南)為渭河流域四大縣,而富平三原二處,更為陝中革命軍之策源地,至今富平民團,辦理之成效最著,予(我)等車過之處,沿途均有團丁站立致敬,服裝雖不一致,精神頗佳。聞數年來赤匪騷擾陝西,未嘗一入富平城者,全恃民團之力。昔有關東出相,關西出將之諺,此一明證也。

一路的名勝古蹟與肥沃土地:1937年從西安至銅川(上部)

富平縣城牆

富平縣城在公路東北十里恃石川河之灌溉,繞城樹木頗盛。

一路的名勝古蹟與肥沃土地:1937年從西安至銅川(上部)

富平縣文星臺

惟以大車運輸過繁(顛簸),路頗崎嶇,故昔有高陵不高,富平不平之諺。今之公路,竟亦如是,甚望地方負責當局,嚴禁大車行駛汽車路,打破富平不平之語,造成陝中既富且平之邑。

耀縣河山

十一時廿分過疙瘩廟,廟祀(祭祀)宋(宋代)吳玠、吳璘,與嶽武穆同時抵抗金兵之民族英雄也。革命先烈胡景翼宅亦在廟東莊裡鎮,均以時促,未及往觀。十一時三刻越(跨越)沮水大橋,抵耀縣,縣長李書亭(書平)率各界代表數百人已迎於道旁。

自三原至此計程九十里。

一路的名勝古蹟與肥沃土地:1937年從西安至銅川(上部)

耀縣城垣

耀縣,昔稱耀州,以城東有鑑山,年豐則山中有光耀如鑑,故名。城週六裡,明景泰初建,步壽原控其北,鑑諸山翼其左,星原環其右,漆沮會流,乳山合抱,不僅土地肥饒,亦北山鎖鑰也。予(我)等以省府已規定至同官午膳(午餐),故未久留,約於返途往遊藥王山,即仍登車北行。

一路山嶺重疊,峰巒起伏,汽車盤旋蛇行於深谷中。聞耀縣西北四十里,有柳公權墓及故宅。今宅已廢,名柳家原,宅旁並有柳公權瘞(埋)筆冢。

千年瓷窯

未幾,過馮家橋,即入同官(今銅川)境,過黃堡鎮,鎮有瓷業試驗所,系第一屆民族掃墓節時所計劃創立之以事業。

黃堡鎮,以瓷器著於世,即俗稱之耀州瓷。據耀州志載:“同官縣南四十里,有黃堡寨,一名黃堡鎮,故有陶場,居民建紫極宮,祀(祭祀)其土神。宋(北宋)熙寧(宋神宗年號)中,封其土神為德應侯,以晉人柏林配享,蓋傳居民陶術者。今其地不陶,陶於陳爐,陳爐復廟,一如黃堡。”

一路的名勝古蹟與肥沃土地:1937年從西安至銅川(上部)

耀縣南門

考黃堡陶業,原始於晉之永和中,其器系以青泥為之,多作凹凸花紋,釉呈龍泉淡綠之色,亦間有帶黃者,光滑潤澤,製作殊精,考古家所謂唐之耀州窯,即指此種出品而言。宋明之制,雖仍其舊,然釉色遠遜,至明末陶製移於陳爐,所謂黃堡窯器,不復再製。

陳爐窯亦同官縣(今銅川)屬,距縣東南四十里,與黃堡相距,亦約四十里,自明末起始製陶,數百年來以白色藍花瓷,銷售於省內。只以株守成規,出品粗劣,又受外來各瓷之運銷,陳爐瓷業,一落千丈,已入於淘汰之過程。

一路的名勝古蹟與肥沃土地:1937年從西安至銅川(上部)

耀縣宋塔

民國二十四年四月,中委(中央委員)邵翼如、張溥泉、鄧孟碩、邵力子諸先生代表中央祭謁橋陵,道經黃堡,嘆黃堡窯器之失傳,並陳爐瓷業之不振,決加提倡,以謀挽救。

嗣後(之後)經中央國府及陝西省政府各籌款二千元,遂於是年十一月設立黃堡鎮瓷業試驗所,本恢復固有提倡新興之宗旨,以為當地瓷業發展之端緒。該所成立至今,一年有半,成績亦頗卓著。去歲由省府派該所主任陳洪藻君赴魯贛考察,擬定改進白瓷計劃,惜以經費困難,目下尚不能從事擴展。此次道經黃堡,亦以時促,未能入所參觀。

待續......

《一路的豐富資源與壯麗河山:1937年從銅川至黃陵(下部)》

本文由 “終南山故事”獨家整理發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