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高铁上班很时尚?我觉得很搞笑,也很悲哀

"打高铁上班"一族:坐着高铁做着梦

他们活在一张标准的时刻表里,一分钟都不能耽搁。路上哪怕只是稍微出个神,就有可能赶不上火车,回不到那个100公里以外的家。

身体上的疲惫

坐高铁上班很时尚?我觉得很搞笑,也很悲哀

最终我也没有买下北京的房子。同样,坐高铁通勤的伙伴们也有相似的想法。

有一个年轻人跟我说,他已经不想在北京买房了,因为那意味着再也不能休假,再也不敢轻易辞职,再也不可以毫无顾忌地做决定,还要背负30年的债务。

这种感觉就像是坐牢一样。

他问我,那还是生活吗?

住得离北京近,通勤压力轻一点,但房贷压力重;像我们通勤压力比别人重三四倍,可是房贷压力可能在数量级上差了一个零。

对我而言,最重要的是能够和家人一起舒服地生活。

我5年前花了80万在武清买了这个100多平米的房子,就是为了这个目的。

我选择了身体上的奔波疲惫。

最初决定在武清买房是2012年,当时我还开车量了一下,从公司楼下开到小区门口,整整100公里。

早上天蒙蒙亮就得出门,晚上8点多才能到家。但推开门的时候,看到他们在等我一起吃晚餐,我很满足。

住在这里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不知道武清的白天是什么样子的。我总是在早上天刚刚亮的时候就奔向北京,晚上回来的时候已经天黑。

好不容易熬到周末,稍微睡个懒觉大半天就过去了。

白天的武清是什么样子的?我花了好一段时间才开始慢慢熟悉。

活在时刻表里

坐高铁上班很时尚?我觉得很搞笑,也很悲哀

我住在天津武清区,工作地在北京光华路上的嘉里中心。每天早上先骑车到武清高铁站,坐火车到北京,再从北京南站换乘两次地铁到公司,通勤时间一趟下来要两个小时。

我的第一个起床闹钟设定在每个工作日早上的5点45分,但我大多会让自己再眯一会儿,等两个10分钟的"稍后提醒"再起床。

因为我知道,从睁开眼睛的那一刻起,就得时刻提着一口气,梳洗、化妆、熬粥、跟家人一起吃早餐,然后分秒不差地奔向100公里外的北京上班。

我每天早上赶7点44分发车的高铁,看着火车开进北京南六环的时候就要离开座位,起身到车厢门口排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8点9分列车缓缓进站的时候,我能排在距离门口最近的前10个人里。

当车门在8点10分开启的那一瞬间,以最快速度冲出车厢,在后续人流没有挤过来之前奔向出站口,避免人多排队,迅速刷卡出站换乘地铁——要知道,那又是一场需要精准计算时间才能赶得上的战斗。

看吧,一分钟其实可以做很多事情。

在这样的时间管理下,我每天几乎都能在9点之前踏进办公室大门。直到那一刻,我才能稍稍松一口气,至少今天没有迟到。

到了中午吃饭的时候,我又得开始为下午回家买票,做好赶晚高峰火车的准备。

有时候看着列车时刻表,我会想,其实我也是活在一张标准的时刻表里,一分钟都不能耽搁。

路上哪怕只是稍微出个神,就有可能晚跑一步,被汹涌的上下班高峰人群超越,赶不上火车。

如果因为加班要坐晚上8点56分的末班高铁回家,就更要绷紧神经,因为稍一疏忽,就会错过回家的最后机会,回不到那个100公里以外的家。

坐着高铁做着梦

坐高铁上班很时尚?我觉得很搞笑,也很悲哀

坐在从武清到北京的高铁车上,我常常看着窗外做梦。

我常常想,以后我的生活会是什么样?

我想做一个日间照料机构,就像是日本的养老院。在路上,我总在为它勾勒更细致的蓝图,假装自己真的已经开始运作这件事情了,想到高兴的时候,还会拿手机记下来。

在这个梦实现之前,我必须及时地醒过神来。

30分钟的车程很快就会到站,每天提醒我的是车窗外北京南六环一个高楼小区。两年前我去考察过那个小区,是一个在北京边上、坐着地铁就能上下班的房子。

我挺喜欢,但没有下手。

每次看到它,我就知道,我该走了。

列车会在早上8点9分准时驶入北京南站站台,而缓慢驶停的30秒,是我最后的休息时间。

4号车厢门打开的那一刻,我知道自己又得开始聚精会神,奋力向前奔跑。

高铁不能承担通勤

坐高铁上班很时尚?我觉得很搞笑,也很悲哀

有媒体报道称:每天,中国高速铁路上开行的动车组多达4200多列,运送旅客450多万人次。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城市群,高铁让不少人享受到"公交化""通勤化"出行的便捷,"打高铁"上班成为新时尚。


然而,坐高铁上班还需要考虑很多问题。早在2008年京津城际开通之时,否定北京人置业天津依靠高铁通勤,高铁只能是城市间商务交流工具。

1 乘坐高铁通勤要考虑工作地到高铁站的时间与成本。

2 高铁站安检与等候时间,大站安检时间越来越长。

④工作安排变动,临时更改返程时间,热点城市很难订到票。

⑤高铁频率与票务原因,始发列车第一站第二站停车并不多。

⑥到达目的地城市后,高铁站到住宅小区的通勤时间。

⑦高铁夜间开行列车并不多,年轻人工作后应酬稍晚,很难归家,只能住在办公室和快捷酒店。

⑧最佳通勤工具只有高速与地铁,跨行政区域地铁难度太大,高速自驾当为通勤首选。⑨所谓大城市通勤,必须考虑自驾车到工作地点的距离,30至50公里半径为宜。

坐高铁上班很时尚?我觉得很搞笑,也很悲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