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事變後,奉軍為何不救張學良?

1936年12月26日,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張學良未聽周恩來等人的建議,毅然陪送蔣介石回到南京,隨即被扣,從此身陷囹圄54年。

西安事變後,奉軍為何不救張學良?

有人問,張學良被蔣介石扣押後,當時的20萬東北軍為什麼不救他們的統帥?其實東北軍是考慮過救張學良的,只是因為種種原因最終沒能採取營救行動。

首先,東北軍各派沒能形成營救的統一方案

西安事變前的東北軍表面上統一,實際上內部也是派系林立,主要分為少壯派和元老派。張學良被蔣介石扣押後,東北軍失去統帥,陷入了群龍無首的局面,進而在營救張學良的問題上出現了分歧:元老派主張和平解決,希望通過談判促使蔣介石釋放張學良,而少壯派則主張通過武力迫使蔣介石釋放張,最終兩派在中共和楊虎成的協調下,未能達成一致決定,在這種的情況下雙方矛盾激化,少壯派槍殺了元老派的主要人物王以哲,元老派的軍隊開回西安找少壯派報仇,在這種情況下少壯派被迫離開西安,東北軍公開決裂。

西安事變後,奉軍為何不救張學良?

其次,東北軍沒有能力營救張學良

蔣介石回到南京後,首先調集部隊對東北軍採取了分割包圍,並重金收買了部分東北軍的高級將領。隨後,他將東北軍分別調往豫、皖、蘇3省:第49軍(軍長劉多荃)調駐河南南陽、方城、新野一帶;第51軍(軍長於學忠)調駐江蘇淮陰、淮安及安徽蚌埠一帶。第53軍(軍長萬福麟)仍駐保定及其附近地區。第57軍(繆澄流)調駐河南周家口、淮陽、西華一帶。第67軍(軍長吳克仁)調駐豫鄂邊區正陽、羅山、武勝關一帶。騎兵軍(何柱國)暫時留駐陜西。在完成調防之後,又對東北軍進行了縮編改造,從此東北軍就分崩離析,不復存在。

西安事變後,奉軍為何不救張學良?

第三,張學良在東北軍中的威望不足

張作霖死後,張學良接管了東北軍,但是他本人威望不足以服眾,之所以能夠領導東北軍,是藉著他父親的餘威,而張學良對於東北軍的清洗,也使得一部分人對於他失去了忠心,因而西安事變後張學良被扣押後,一部分人是不願意營救他的。

最後,張學良被扣押後,東北軍部分將領擔心投鼠忌器,遲遲不能做出營救的決定,蔣介石也正是由於這個原因,勸說張學良給東北軍的將領寫信,勸他們放棄了救張的想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