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人与阿拉伯人的血缘关系

古埃及人有阿拉伯人的血统,不是从伊斯兰教传入埃及后才开始的。早在古代,生活在阿拉伯半岛上的人因灾荒曾多次向周围较富庶的地区迁徙。近些年,一些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发现了大量的历史资料,进一步证明了古埃及人和阿拉伯人有血缘关系。他们是从人种学、语言文字和宗教信仰等方面来论证的。

一、人种学方面

阿拉伯史学家盖勒盖山迪在其《夜盲者的黎明》一书中提到:“根据代代相传的古老传说,洪水在全世界泛滥后领导大家重建家园并开垦种地的第一个古埃及国王,名叫柏萨尔·本·哈姆·本·努哈(娜亚),即努哈的孙子。他死后,由他的儿子继承王位,名叫米斯尔(“埃及”一词的阿拉伯语音译),他以自己的名字给他统治的地方命名,这就是埃及一词的由来。过了许多年,来自阿拉伯沙摸的一批居民到了埃及,从米斯尔国王的后代手中夺取了统治权,这批人就是以后埃及法老的祖先。”

古史上记载:早在公元前2213~前1703年,阿拉伯人通过红海和西奈半岛到埃及定居。后来他们人口增多,势力强大,就夺取了埃及法老的王权。第一个阿拉伯人国王叫塞拉提斯(又译塞托斯),他的后代继任埃及王直到公元前1703年,后被埃及人阿美斯(又译阿摩西斯)赶出了埃及。这些人分散在阿拉伯半岛上,建立过一些小王国。6个世纪后,即公元前935~前730,一个由阿拉伯人和利比亚人混合的部族夺取了埃及法老的王位,在埃及建立了第22王朝。

阿拉伯历史学家哈姆达尼在《阿拉伯半岛的特征》一书中说:“在西奈半岛上早就居住有阿拉伯部落、他们的地盘扩展到尼罗河东边的支流上。”

现代埃及历史学教授阿巴斯·穆斯塔法在其专著中说:“在伊斯兰以前,位于尼罗河东部的城市,如腊法、阿里什的居民,绝大部分是信仰基督教的阿拉伯人,他们有的务农,有的经商,放弃了游牧生活,乐于过定居生活。在他们的生活习惯上,还保持着贝杜因人的特点。”

美国的威林斯顿博士在其《闪米特语史》一书中说:“早在伊斯兰教传入前,埃及北部的居民和阿拉伯人就有密切交往。在尼罗河三角洲一带有个古城市叫做“盖法特”(已不存在,地址位于现在基纳省),城市居民一半是阿拉伯人。在上埃及,有个阿拉伯部落名叫“玛扎”,埃及纸草上对该部落的称呼为“玛兹尤”。

所以,不论在南方或北方,埃及人很早就和阿拉伯人有血缘关系了。

二、语言文字方面

法国古埃及学者利德,青年时代在柏林攻读埃及象形文字,后来任哈佛大学教授,入了美国籍,长期在埃及进行考古工作。他说:“古埃及人就是由阿拉伯人和利比亚人混合而成的。古埃及语中有几个字母和阿拉伯语是一样的。”他还说:“古埃及人源于生活在古埃及相邻国家的贝杜因人,古埃及语和阿拉伯语有许多共同点,如:

1.古埃及语和阿拉伯语的动词和名词都有双数,在表示阴性的名词时,词尾加“Taye”;

2.词根为三个字母的动词居多;

3.动词句动词在前,主语在后,强调性的名词句前加“Enna”;

4.名词词尾加字母“Yayi”,表示第一人称;

5.把“Kafe”放在偏次的地位,代表第二人称;

6.在单词上加字母“nun”或加字母“waue”,使该词变成复数。

古埃及语和阿拉伯语还有许多共同的动词和名词,此外,还有些代名词也是一样的。从上述例子中不难看出,古埃及语和阿拉伯语同出一源,都属闪米特语系。

三、宗教信仰方面

东西方一些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认为:“古埃及人和古阿拉伯人在宗教信仰上有相似之处。”例如,阿拉伯人在伊斯兰教以前所崇拜的偶像最著名是拉特、乌扎和马纳特。拉特在阿拉伯半岛,是古代阿拉伯人最著名的神灵,掌管丰收和生育,古埃及人对此所见略同。乌扎是古埃及人和古阿拉伯人共同的女神,仅发音略有区别。马纳特在阿拉伯人那里是掌管人类命运的女神,古埃及人则称她为命运女神。

在伊斯兰教以前,居住在西奈半岛的阿拉伯人常向埃及运香料。有的香料用于木乃伊制作,有的香料则在神庙里搞献祭活动时用。在也门发现的木乃伊干尸,用白麻布缠裹,这和埃及的木乃伊几乎一样。这证明古阿拉伯人和古埃及人在宗教信仰上有相同点。

谈到古埃及人和古阿拉伯人的血缘关系时,有个有趣的小故事值得一提:被称为众先知之父的易卜拉欣(圣经上的亚伯拉罕),在埃及时,使用一个埃及女奴,名叫哈洁尔,后来易卜拉欣娶她为妾,生下易司玛仪,他就是北方阿拉伯人一一阿德南人的祖先。难怪埃及人说:“埃及人是阿拉伯人的舅舅。”

伊斯兰教传入埃及后,大批的阿拉伯人到埃及定居,和当地的土著人融合。所以阿拉伯语很快就在埃及普及了。

原载《阿拉伯世界》

古埃及人与阿拉伯人的血缘关系
古埃及人与阿拉伯人的血缘关系
古埃及人与阿拉伯人的血缘关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