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犬相闻的弄堂还是老死不相往来的楼里邻居,你会选择啥样生活?


《弄堂生活》是一组江南水乡进行系统记录的故事,2018年5月底,摄影师 陈亮 凭借这组作品,获得了吴印咸摄影资助计划。2011年6月19日,无锡吴桥西路,梅雨季节,大雨过后,居民们在弄堂里烧煤炉,从窗户里探出头来聊天。图文/陈亮

最早知道江南是从鲁讯先生的《社戏》;戴望舒的《雨巷》;白居易的《忆江南·江南好》;张继的《枫桥夜泊》等诗词和文学作品上认识江南水乡的。这些经典的文学作品让我对江南水乡更充满了无限浪漫诗意的憧憬。2010年9月3日,无锡大通弄,在弄堂里烧水的大爷被煤炉里冒出的浓烟熏得睁不开眼睛。图文/陈亮

2007年,无锡离市中心约二公里处的清名桥古运河边。这里在我看来算是残留下来真正的江南水乡吧,这里也是城里所谓的贫民区。2010年9月4日,无锡坝基上,秋日清晨炊烟袅袅,老人在看报,妇女在买菜,弄堂里格外的清闲与宁静。图文/陈亮


时间住长了,我慢慢与居民们成为邻居、好朋友,也更多了解他们,并开始用相机记录着他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2009年12月1日,江苏无锡大窑路,一位男人在家门前为妻子补老布鞋。图文/陈亮

世代临水而居的江南人至今依然保持着原生态的传统生活方式,他们淳朴善良,邻里和睦相处,真诚信任,相互帮助、彼此尊重,过着质朴恬淡自足平静的生活。2010年9月1日,无锡小三里桥北泗路,两位相遇的老邻居在诉说着家长里短。图文/陈亮

原汗原味的古朴的江南水乡正以非常快速的方式在消失,江南人这种传统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也随之消失,甚至是江南文化。那时的家园、那时的邻居、那时的生活……也慢慢成为我们难以忘怀的追忆2009年7月13日,无锡丽新路三弄,三位小朋友在比拼翻跟斗。图文/陈亮


那些还残留在繁华城镇中的江南水乡,如垂暮的老人,坚守!还是拆呢!还是......城镇发展与历史文化,如何权衡,我不知道!2013年8月9日,无锡蜻蜓浜,一对老夫妻在弄堂里晨练。图文/陈亮

2010年6月1日,无锡后界泾桥弄,弄堂里的六一儿童节。图文/陈亮

2009年12月6日,无锡伯渎巷,一位路过的邻居假装用石头扔向紧跟他身后的小狗,女主人真急了,赶紧过来制止他以免爱犬受伤。图文/陈亮

2010年9月18日,无锡东升里二弄,男人洗衣服,老伴给小狗喂早饭,刚清洗过的马桶整齐排列等待太阳光。图文/陈亮

2008年11月5日,无锡锡沪弄,主人用烧好的温水在老井旁给爱犬洗澡。图文/陈亮

2009年6月19日,江苏无锡八间头,天气炎热,小宝宝在弄堂里泡澡。太奶奶与及一家人在旁侍候着。图文/陈亮

2010年6月30日,无锡盛新里,炎炎夏日,一位老人光着身子在弄堂里洗澡,一位妇女从他身后走过。老人用的木浴盆和装肥皂的搪瓷盆现已很少见。图文/陈亮

2010年8月18日,无锡界泾桥弄,刮痧。两位几十年的老邻居分享着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图文/陈亮

2010年5月20日,无锡丽新工房,丈夫帮妻子洗头。溜鸟、捡菜、洗衣服......傍晚,居民各种生活在弄堂这种公共空间里进行着。恒大以32.6亿元竞得,楼面价一平方12322.4元。图文/陈亮

2011年8月5日,无锡界泾桥弄,两位年近百岁的老邻居,通过贴近对方耳朵聊天。图文/陈亮

2010年7月7日,无锡夹城里,几位下班的民工盯着骑车经过的女孩看。图文/陈亮

2011年1月18日,无锡通惠中路,做“五七”以超渡亡灵。图文/陈亮

2012年9月30日,农历八月十五,无锡寺前街,晚饭过后,吴友明和邻居朋友们,在运河边弄堂里设坛拜月。大家边吃月饼,边赏月,悠扬的口琴乐声在月光下宁静古朴的老弄堂里清脆动听。无锡老弄堂一直廷续着中秋祭月的传统习俗。晚宴之后,百姓便在弄堂里设案,供奉月饼、鲜果,烧香烛祭拜月神。这些食物都有不同的寓意,比如,石榴,寓意多子多孙。柿子蕴含着“柿柿如意”。图文/陈亮

2009年11月22日,星期天。天气晴好,无锡清名桥沿河14号居民曹听生一家,为了配合清名桥古运河历史街区的改造,他们一家开始率先搬出部分家具。一月后,曹家四代人聚在老屋吃过团圆饭后告别了祖祖辈辈已居住了上百年的祖屋。图文/陈亮

陈亮,广东东海岛人,现在工作生活于湛江。2011《弄堂生活》获首届全国青年摄影大展,《追梦人》获中国新闻摄影 “金镜头” 银奖。2014《包孕吴越》 参展第14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第五届济南国际摄影双年展优秀摄影师奖,2015《在水一方》入选索尼青年摄影师发展计划,第五届候登科纪实摄影奖提名奖。


《弄堂生活》是《江南水乡生活影像档案》中的一部分。《档案》从2007年始历时12年,涉及江浙两省的十几个城市,是对江南水乡进行系统记录的大型影像作品。《档案》包括六部分:弄堂生活、江南风景、十年变迁、江南人、江南人家、纪录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