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弄堂的“弄堂”二字,你真的会读吗?


弄堂,即小巷,上海人对里弄的称呼,是上海和江浙地区特有的民居形式。大多数人都将“弄堂“读作“nong tang”,其实“弄”字在这里读作“long”,四声。

据记载,由于19世纪五六十年代太平天国运动进入江南一带,前后三次进军上海,江浙一带的地主、乡绅、富商、官僚纷纷涌入租界寻求庇护,极大地刺激了租界内房地产经营活动。租界当局在指定的地块上兴建了大批简易木板出租房,便是后来上海弄堂的雏形。之后这种简易木板房屋因易燃不安全而被租界当局所取缔,被一种新形的住宅——石库门里弄所代替,从此,弄堂住宅开始登上上海的历史舞台

时至今日,上海市区内尚未拆迁的弄堂主要分布在黄浦、闸北、虹口、杨浦等区域。不同于北京胡同在规划上的整齐划一,上海的弄堂是由上百个单元组成的石库门一排排紧密地联体而立,组成一个庞大的房屋群体。老城厢里的道路错综复杂,有的窄到只能允许两辆脚踏车并排通行,有的却又宽敞得容得下几个大孩子在里面踢起足球。


弄堂作为上海的“城市记忆”,与上海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这些四通八达的道路组合成一片如蜘蛛网般的区域,不熟悉的人往往走着走着便迷失了东南西北。

它承载了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记录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欢声笑语。在弄堂里长大的年轻人们即便离开了父母,搬进了新居,依旧会回来穿梭于弄堂之中,寻找那些儿时美好的回忆、感受邻里之间的那份纯真而又浓厚的人情味。

在谢家亮的镜头里,光暗道窄的厨房间中做饭的阿婆,晒太阳的爷叔,奔跑嬉戏的孩子,朴实无华的土产杂货店,毛皮光亮的狸猫,纵横交错的电线……无不散发出生活的气息,市井的味道,而正是这样的气息和味道,才让上海更有世俗应有的温度。(2016年,闸北区山西北路一宅内-谢家亮 摄)


伴随着上海城市的高速发展,这座大都市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矗立起一片又一片冰冷的钢筋水泥森林,而曾经作为上海标志的弄堂在挖掘机的轰鸣声中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设想一下,如果只有耸入云霄的摩天大楼,只有写字间的西装革履电话键盘,城市就会缺少人情味和生活味,只是冰冷锋利的外壳,而只有谢家亮所捕捉到的这种市井的生活化的存在填充其中,城市才真正变得鲜活可亲。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对于那些日渐衰老甚至消失的老房子老弄堂老街道,总是会流露出感伤情绪,人们怀念的不是弄堂的逼仄阴暗拥挤潮湿,而是怀念旧的时光以及烟火气息的生活,怀念感情笃厚的弄堂邻居,怀念悠闲缓慢的生活节奏。

《长恨歌》中说,上海弄堂的感动来自于最为日常的情景,这感动不是云水激荡的,而是一点一点累积起来。是有烟火人气的感动。

那一条条一排排的里巷,流动着一些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东西,东西不是什么大东西,但琐琐细细,聚沙也能成塔的。

2014年,虹口区榆林路-谢家亮 摄

2014年,黄浦区松雪街-谢家亮 摄

2014年上海市黄浦区北京东路-谢家亮 摄

2015年上海市闸北区安庆路-谢家亮 摄

2014年上海市黄浦区拆迁中的董家渡路-谢家亮 摄

2016年上海市黄浦区董家渡路-谢家亮 摄

2016年上海市黄浦区黄家路-谢家亮 摄

2017年上海市黄浦区老西门一宅内-谢家亮 摄

2017年上海市黄浦区梦花街一宅内-谢家亮 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