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倾倒东北张少帅的“四绝菜”

沈阳市宝发园名菜馆创办于宣统元年(1909年),至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当年,河北省宁河县北塘村有一家农户姓国,老国家有国钧璋和国钧瑞哥俩儿,因家乡兵荒马乱,连年闹灾,民不聊生,便“闯关东”,来到盛京城外落脚谋生。兄弟俩在沈阳小东门外开了一家小饭铺,起名叫宝发园,其意为聚宝发财。


舌尖上的中国,倾倒东北张少帅的“四绝菜”​沈阳最古老的商业街“城内中街”东头儿,这一座不起眼的老店,装璜古色古香。门口一幅巨幅牌匾,牌匾左侧书写“四绝菜名扬天下”;右侧书写“宝发园美誉百年”;在正中的“中华老字号”印下,牌匾上端端正正地写着“宝发园名菜馆”几个刚劲有力的大字,穿过门廊,一副对联映入眼帘,上联是“四绝菜--倾倒 东北张少帅”;下联是“宝发园--名扬省城上百年”横批“中国名菜”。

如果你跟当地人打听“宝发园”,大多数朋友也许还真不知道,但是只要你问“四绝菜”,上岁数的人立即就能告诉你准确位置。作为一个饭店,名字很少有人知道,但是拿手菜却家喻户晓,这是为什么呢?原因还要从上个世纪说起。
舌尖上的中国,倾倒东北张少帅的“四绝菜”​话说20世纪20年代末,一个夏日的傍晚,天是一片淡淡的蓝,时而浮云朵朵,一团团似洁白的棉絮。这时打西边中街方向走过来一男一女,男的英俊潇洒、一表人才;女的妩媚动人、亭亭玉立……谁啊?不是旁人,正是少帅张学良跟赵四小姐……张学良字汉卿,号毅庵,乳名双喜、小六子,那是奉系军阀首领东北王张作霖的大公子……这时张学良正好陪着赵四小姐逛完中街,本打算回府用膳,无意间抬头看见一坐饭店,大红的门脸,三层的牌楼,宝蓝色的金字招牌上书“宝发园”三个烫金大字在夕阳下闪闪发亮。


舌尖上的中国,倾倒东北张少帅的“四绝菜”​二人一时兴起,推门入座,问小二道:“可有拿手好菜,尽管上来。”小二道深施一礼道:“二位客官一定要尝一尝小店的四道拿手好菜--熘肝尖、熘黄菜、熘腰花、煎丸子。”张学良点头默许,一袋烟功夫,“三熘一煎”端到桌前。只觉得刹时间,满屋飘香、回味无穷。尤其是熘黄菜,是把鸡蛋蒸成糕状后在保持原形状的前提下爆炒并浇以浓汁,入口爽滑、奇香无比,那里是一个“嫩”或“香”字可以形容。
舌尖上的中国,倾倒东北张少帅的“四绝菜”​张学良嗞溜一口酒、吧哒一口菜,片刻功夫,四盘菜居然一无所剩。赵四小姐同样赞不绝口,对张学良道:“汉卿,此三熘一煎,真是这世间的四道绝菜珍品啊。”只听得张学良频频点头,于是命店家取来文房四宝,刷刷点点,写下了“四绝菜”三个大字挂在店中……至此,“宝发园名扬沈城上百年,四绝菜倾倒东北张少帅”的佳话流传至今。

舌尖上的中国,倾倒东北张少帅的“四绝菜”​经典菜:煎丸子、熘肝尖、熘黄菜、熘腰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