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表现风景画的灰色调?

田治彬

色调是风景画的灵魂,首先要明确何谓之色调,我们又怎样能在写生实战中巧妙而又灵活地运用,并且精准捕捉到这神秘的色调灵魂。

灰色调是写生风景画中常用到的一种处理技法。道理很简单,写生中各种景物的固有色、光源色、环境色之间交相辉映相互作用。表现景深空间变大,色彩纯度和明度就会相对降低,相应灰度就会变高。

影响景物色调的具体客观条件有时间、季节、天气、地域风貌等等,其中创作主体的审美倾向和情感因素以及固有的语言风格也是非常重要的主观能动。

昏鸦简单为大家介绍几种控制色调的有效办法以供参考。

一:风景写生最好事先铺好底色,根据自己实际需要可以是冷灰或是暖灰。干性色底可以适当厚些,湿性底子一定要薄且即兴。

色底的作用一是可以在快速衔接色彩之间的色差关系,即便因为笔触未到而产生的缝隙也不会因“露白”而破坏素描关系和色调和谐。

二:根据观察与实际体会来选择自己的“辅调色”。这是昏鸦的发明,比如冷灰色调就可以选择群青、普兰、橄榄绿,暖灰色调可以选择赭赫、土红和土黄。任何景物的色相“主调色”配置一定比例的“辅调色”必定会形成统一和谐的灰色调。

还有一点尤其重要的是表现微妙的各种“弱对比”关系,素描明暗对比(明度)要减弱;冷暖对比微妙;纯度对比降低,总之一切关系处理都要关注微妙对比关系。

最后昏鸦要说一切关系都基于适合自己和符合对象的角度出发。灰色调也有多种多样,艳丽调子、沉郁调子等也未必就不高级,灵活运用和掌握才是王道。
郁特里罗

的亮灰调子营造出巴黎灰白的建筑和忧郁的情愫,他是巧妙运用各种亮白的高手。

带有古典的
静穆色调,来自于巴尔蒂斯的粉灰,各种弱对比关系令人耳目一新。

色彩纯度被古老的蛋彩技法中对素描的强调所替代,
重色变化还能如此微妙就是怀斯的过人之处。

综上所述灰色调的变化也是丰富多彩呢,需要结合实际去灵活运用与掌握。希望昏鸦能给你带去一些有益的角度和思索吧,恕不多言,昏鸦飞掠而去。


疾飞昏鸦

绘画,尤其是西方的油画,把风景画和人物画分得特别明显,也分得特别开,但是国画就不然了,由于国画本身的特点,它往往是将人物和风景联系在一起的,这与我们的审美有着很大的关系。

因为我们的审美和传统的文化就是寓情于物,而这些物就是山水,就是风景。

在西方油画中,不管是风景画和人物画,大都是明亮的色调的,这也是油画的一大特点。当然了,其中也不乏灰色调的。
由于油画大多是色彩明亮的,所以灰色调的风景油画就比较少,上面这幅油画就是为数不多的灰色调风景油画,这可能是画家表现这幅画的自然环境就是如此,也有可能是画家独特的审美。

那么如何表现风景画的灰色调,我想也就是上面的两点,一是表现的自然环境,二是画家的审美和心境。

但是西方的人物油画却是色彩明亮,浓墨重彩的,这可能也是人物画表现的需要,可以看到不管是印象派还是写实派,人物画都不是灰色调的,因为人物油画就是要表现清楚细节,因此在色调上都很明快。
这是一幅写实人物油画,这幅画相对来说,也有一些灰色调在里面,但是只是做了背景的处理。


这幅人物油画就是明亮色系的了,因为有光线的辅助,所以看起来就明丽得多了。

一句话,绘画的色调在于画家所表现的实际景物,还和画家当时的心境有关,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留言,感谢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