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话民俗:二月初二是民间传统节日“中和节”,又称“龙抬头”

趣话民俗:二月初二是民间传统节日“中和节”,又称“龙抬头”

送走正月,迎来二月,二月的第一个传统节日就是中和节,也就是民间所说的“二月二,龙抬头”。据说,经过冬眠后的龙在春天到来之际就会苏醒过来,此时春回人间、大地复苏,龙王也精神抖擞地迎来了又一个春季。

在古代传说中认为,二月初二不仅是龙王冬眠苏醒的喜庆日子,而且还是黄帝诞辰的日子,是炎黄子孙们的共同节日。这样一个大日子,人们自然十分重视,在唐德宗贞元五年,中和节正式制定下来。

每逢中和节,皇帝要象征性地举行耕种仪式,还要赏赐一些谷物的种子给百姓,让他们明白努力耕种的道理。在民间,大家到了中和节这天多是聚在一起喝酒,而且还要祭祀勾芒神。

早在六千多年前,中国就已经产生了对龙的崇拜和信仰,像什么玉猪龙、龙盘等等,都是明证。到了商周时期,龙的形象就丰富多了,在人们平时用的酒器、礼器、装饰品等上面,就有许多龙的图案。

趣话民俗:二月初二是民间传统节日“中和节”,又称“龙抬头”

自从佛教传入中土以后,龙王的故事又在民间盛行开来。有些地方把二月二称作“春龙节”,大家还要在地上画龙。春天一到,龙也该苏醒了,回到人间了。只有龙王才能兴云布雨,保证农业获得丰收。而且龙还是百虫之神,有它在,百虫就都躲起来了,就不会出来伤害人了。可见,龙对人们的生产生活起着多么重要的作用。

在古人看来,龙不仅是一种祥瑞的神兽,而且它外形很奇特,又能腾空,又能下雨,还能潜水,人们自然是崇拜得不得了。

趣话民俗:二月初二是民间传统节日“中和节”,又称“龙抬头”

龙抬头这一天的礼俗

既然古人那么崇拜龙,那么到了龙抬头的日子,自然少不了各种仪式。

在江苏南通,人们总要在二月二这天用面粉做出牲畜、寿桃等形状,在蒸熟之后插在一根竹签子上。到了晚上,一家老小就来到祖先的坟前,或者来到田地里,把这些食物供奉给祖先和龙王,请求他们庇佑自己,在一整年都平平安安的。

到了中和节,也算是进入了春耕时期,雨水自然是不可缺少的。所以,求雨也成为了中和节的一项重要活动。为了讨好龙王,让他老人家能按时下雨,人们还耍龙戏,这也是一种祭祀活动。

作为一个节日,中和节并没能延续到现在。可是,二月二龙抬头的相关习俗和神话传说却流传了下来。

趣话民俗:二月初二是民间传统节日“中和节”,又称“龙抬头”

专门给龙王设立的节日

在女皇武则天时期,人们得罪了玉皇大帝。玉皇大帝一时恼怒,就传口谕给四海龙王,要他们在三年之内不许给人间撒播雨水。

没了雨水,天下闹旱灾,粮食不够吃,很多地方都出现了饿死人的事情。天河龙王实在不忍心看到这样的惨景,便违抗了玉皇大帝的旨意,给人间降下了一场春雨。

玉帝知道后就把这个龙王给压在一座大山下,玉帝对老龙王说,如果想重新回到凌霄殿,除非是金豆开了花。可是,这金豆怎么能开花呢?这分明就是要让老龙王永远被压在大山下嘛!

人们听说老龙王为了给人间下雨而受到惩罚,心中很是不安,为了把老龙王给救出来,大家就到处去找开花的金豆。不过这开花的金豆可真难找,许多人都没有找到。

后来,有个十分聪明的人,他在晒玉米种子时觉得这玉米就很像金豆,而炒玉米不就是金豆开花吗。这些爆米花,金灿灿的,很是好看。于是大家就开始爆玉米花,还在院子里焚香上供,供桌上摆的就是那开花的金豆——其实就是爆米花。

老龙王知道人们在救他,就开口对玉帝说:“金豆开花了!金豆开花了!”

玉帝向人间一看,果然看到了开花的金豆,只好把老龙王给放出来。从这以后,民间便有了在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里爆玉米花吃的习俗。

在旧时,每到中和节这天,北方大部分地区的人们就早早起来到河边、井边打水、挑水,回家之后还要点灯焚香。这一天的节日食俗是吃面条和炸糕,吃面条寓意着“挑龙头”,吃炸糕则象征着“吃龙胆”,人们认为这样做可以保证一年内都有好运相随。

趣话民俗:二月初二是民间传统节日“中和节”,又称“龙抬头”

头牙(二月初二)

每年祭拜土地公公的第一天

每逢农历的二月初二,民间便有“龙抬头” 的说法。闽南地区把这一天称作“头牙”,每月的初二和十六,便是祭拜土地公公的日子,而二月初二又是每年第一个祭拜土地的日子,所以就叫做“头牙”。与之相对,腊月十六是一年之中最后一个祭拜日,因此叫做“尾牙”。

在一些地方,只要头牙一过完,那就表示着春节彻底结束了,人们便也在新的一年中开始了自己忙碌的生活,所以,人们总是要在“头牙”这一天祭拜土地公,同时也向上天祈祷,希望自己一年顺利,开商铺的希望自己广进财源,种植农田的则希望获得丰收。

在旧时二月初二这天,私塾弟子们还要穿戴整齐来到学馆参拜先生,并朝拜孔老夫子和文昌帝君。孔夫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在当时便被人们视作“圣人“,是当时最为博学的人之一。后世的读书人,自然敬重、钦佩这位大圣人,对他礼敬有加,那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那位文昌帝君在神话传说中又称作“文曲星”,人们说他掌管着一个人的功名、读书运,因此以前的读书人对这位文昌帝君很是崇敬,现在也有很多学子家中供有文昌塔,就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学习运势。在农历二月初二,祭拜孔子、朝拜文昌帝君自然是很多读书人最为重视的事情了,而家长们也乐于在这一天送孩子来到私塾接受教育。

趣话民俗:二月初二是民间传统节日“中和节”,又称“龙抬头”

二月二,春社好日子

二月初二,也是民间举办春社的日子。

春社本来就是祭祀土地公公的日子,在古时候,春社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日期,先秦的春社日期不同于汉代,而汉代的春社日期又不同于魏晋时期,只是在宋朝开始,才以立春后的第五个戍日作为春社的日子。

在宋朝以后,又有了官社和民社的分别。

一般来说,官社的祭祀仪式由国家主持,多是在社稷坛举行祭礼,祭祀土地爷。古代的春社日,不论是官家还是民间,都是为了祈求神明保佑丰年好收成,而且在祭祀时还有各种礼俗。

唐代诗人张籍在《吴楚歌词》中写道:“庭前春鸟啄林声,红夹罗襦缝未成。今朝社日停针线,起向朱樱树下行。”这说明在唐代每逢春社,妇女们都会停下手里的针线活,纷纷参与到民间春社的活动中。

在唐人王架的《社日》一诗中有这么两句:“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瞧,春社不仅是祭祀土地公公的活动,而且大家喝得都很有兴致,个个都喝醉了,足可见出人们当时那种喜悦、开怀的心情。

趣话民俗:二月初二是民间传统节日“中和节”,又称“龙抬头”

土地公公与酪酒的传说

据说,九江这地方的酿酒工艺在古时候就十分出名,这里酿造的酒,不仅味道醇美、香甜,而且喝后不易喝醉,适当饮用还能促进身体健康。

有一次,王母娘娘开蟠桃大会,各路神仙纷纷带着礼品前来参加。土地公公觉得九江酿造的酪酒很是不错,于是带了满满两大坛,也来参加蟠桃大会。

席间,各位神仙开怀痛饮,场面相当热闹!土地公公把酒坛盖子打开,本想自己先品尝一下,可谁料想这盖子刚一打开,马上就酒香四散,神仙们都停下手里的事情,瞪直了眼睛看着土地公公。

这下可好,众位神仙纷纷把手中的酒杯放下,就连王母娘娘赏赐的玉液琼浆也顾不得喝了,大家全奔着土地公公这里来,那个一碗,这个一杯,没多久便把土地公公的酪酒喝光了。

王母娘娘心想,“这人间的酒竟然比天宫的还好喝,这若是传了出去,岂不是丢尽我天庭的面子。”她眼珠儿转了转,就让土地公把九江出产的酪酒全部封起来,以后谁也不许喝。

就这样过了十几年,民间有个胆子奇大的酒鬼,天不怕、地不怕。他听说九江这里有很美味的酪酒,就从千里之外专程来到九江。土地公公担负着看管封存美酒的任务,所以他生怕这个人会打开封条,坏了王母娘娘定下的规矩。可土地公公日防夜防,也没能防得住,这个胆子奇大的家伙偷偷扯下酒坛子上的封条,“咕咚咕咚”地喝了起来。

土地公公正要出言责怪,可他闻到酒香,也闹起了馋虫,于是把那些酒坛上的封条都给撕下来了。老百姓听说了这件事,都纷纷拍手欢呼。

土地公公心想,反正被封上的酒坛也开封了,索性先不让王母娘娘知道。他就一直隐瞒着这事,等下一年蟠桃盛会时,王母问起那些酪酒是不是还在封存着,土地公公这才说明实情。不过玉帝却说:“凡人有凡人的乐趣,天庭有天庭的快乐,何必管凡人呢。”王母娘娘这才没有责罚土地公。

老百姓们还以为是土地公出了很大力呢,所以十分感谢土地公公,又据说土地公公的生日是农历的二月初二,人们就干脆把这一天作为祭拜土地公的日子了。

趣话民俗:二月初二是民间传统节日“中和节”,又称“龙抬头”

“土地神”的由来

最早出现的“土地爷”是东汉末年的蒋子文。蒋子文是广陵人氏,他这个人是个十足的大酒鬼,但他认为自己超凡脱俗,必定是当神仙的料。据说他在汉朝末年被封为秣陵尉,有一次他追逐山贼来到钟山,没想到被山贼击伤了额头,由于伤势过重,不能救治了,所以没过多久就死去了。

一转眼到了三国时期,某天,蒋子文生前的部下出门办事,半路看到蒋子文骑着一匹白马,手中拿着白羽扇,那样子和生前并没两样。这下可把那个部下给惊住了,——要知道,蒋子文已经死去好久了,这大白天的活见鬼,能不把人吓着吗?

蒋子文就追着他说:“你不要害怕,你不要害怕!我死后已被封为这里的土地神了,我的职责就是造福这里的百姓。你回去就告诉老百姓们,给我建一座祠堂,要不然,这里的人可就要遭殃了啊!”

这个部下还以为是自己头脑发昏、大白天见鬼了,他根本没有把蒋子文的话听进去,而且因为害怕,慌慌张张地逃跑。

这一年的夏天,果然发生了瘟疫,这之后又发生了许多其他灾祸,当时人人都说,必定因为有人冤死在这里,所以应该对他加以安抚,这样才能让灾祸停止。可是,到底该由谁出面来修建祠堂呢?普通老百姓显然是不行的。所以,后来就由孙权出面给蒋子文建立了庙堂,还把钟山改名为“蒋山”。蒋子文在这之后还多次显灵。在一些文献古籍里还说,蒋子文后来到了阴间任官,在十殿阎罗中任职为第一殿秦广王。

在民间流传的说法中认为,凡是对本地有功绩的人,死后都可以获封为本地的“土地神”,比如岳飞死后就成为了临安太岳土地神。若说崇奉土地神之风在民间开始盛行,那恐怕要到明朝了。明朝的土地庙也比其他朝代要多。据说,这事与朱元璋有着直接的关系。因为朱元璋出生在盱眙县灵迹乡土地庙。

一座小小的土地庙,竟然有位皇帝诞生在这里,可想而知,这土地庙在明朝该是多么受人崇敬。明朝时期,不仅在各地各村都设有土地庙,甚至在仓库、草场中都设有土地祠堂。

趣话民俗:二月初二是民间传统节日“中和节”,又称“龙抬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