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懷安話就是種特色鄉親

家鄉懷安話就是種特色鄉親​​你可還記得賀知章的這首《回鄉偶書》嗎?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小時候學習這首詩,詩中的意境很難體會,可當離開家後,才發現,這首詩將遊子的無奈與失落描繪的淋漓盡致!

我離開家鄉已經將近四十年了,當兵在外,很多時候都是用普通話和別人交流,但我個人並不喜歡說普通話,不是排斥,只是覺得普通話太過正式,生硬沒有感情。

長時間處在這種環境下,幸好有一起的懷安老鄉戰友,坐在一起喝杯淡茶,爽爽快快地說上幾句家鄉懷安話,就感覺心情能瞬間好很多很多!

前兩天,在紅山公園偶遇一位耄耋可親老者,便和老人閒聊起來。一開始我還以普通話攀談詢問老人的身體狀況,可他一口順溜的懷安家鄉話讓我瞬間打開了話匣子,我立刻切換語言,開啟了“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的模式,之後的幾天每每在公園能遇見老者,只要一有空閒時間我就想去公園和他聊聊天……

這不今天又在紅山公園巧遇,他和我開玩笑說:“小王,你咋把咱們家鄉話說的這麼地道,一點都沒變?”

我笑著回答他:“我在老家生長了十八年啦,家鄉話都在心裡生根了,說出來的話都是家鄉發出來的芽,當然原聲原味啦!”

有的人在大城市拼搏,有了成就後就覺得家鄉話太土氣,說出來怕人笑話,慢慢的就淡忘了!可從小說到大的語言真的能說忘就忘嗎,答案顯而易見!

不要覺得家鄉懷安話土,總有一天你會非常想念那種聲音的。人總是在不斷成長,不斷的發展,離開家鄉也是種無奈的選擇,當我們一旦踏出那個耳濡目染的環境,長時間與那個環境沒有了交集,陌生便會洶湧而至!

所以在和在外的老鄉、朋友、戰友聊天的時候,我都習慣說家鄉話,甚至在他們面前,我根本不會說普通話,老感覺特別扭。他們有的人說我做作,有的人嫌我麻煩,我的確麻煩,和我聊天時麻煩他們用家鄉話,不斷的切換著語言,只因為我想多聽聽這熟稔的聲音!

其實上面老者問我的問題我只答了一半,我說家鄉話一點沒變,其實也不敢變,就怕有朝一日回到家鄉懷安,面對孩童們“笑問客從何處來”時,我能從容的用家鄉話告訴他們,我不是鄉客,我是和他們一樣,在這片土地上長大的本土人!

所以,別給剛開始學說話的寶寶教普通話了,普通話上學就都會說了,可家鄉話是種特色鄉情,後天學起來很難的!說好家鄉話是種本分,少小離家、鄉音無改便是種情懷了,是對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最美的詮釋!
家鄉懷安話就是種特色鄉親


​​


分享到:


相關文章: